這篇文章不適合你,只適合想要成長的人

80後的優秀者,已到了中層或頂層。剩下的人,開始兩極分化。

今天,一個在廣州的朋友失業了,現在只能偶爾做點零工,甚至是體力活。這是受疫情影響也好,是競爭力不足也罷。說實話,我挺擔心她的。

而今天,我們主管在8人的講師團裡,選了不算資深的我作為主講,將在電視臺和微視頻代表團隊推出。這件事讓我感悟頗深。

雖然不覺得這是多麼大的臺階,多大的成就,但我知道,很多事情就是這樣一步步地走上去的。每一個微小的臺階,都積累了不為人知的努力。

這篇文章不適合你,只適合想要成長的人

01

水清亦有魚說:努力和不努力差別不大,只有極致努力才有差別。

曾國藩天生愚鈍,六次落榜之後,付出超人的努力,第二年就考上了秀才,隔一年中舉人,二十八歲中進士,開始一段不一樣的人生。

在他科考前幾年,他很努力,但最後一年的極致努力,才是他突破的關鍵。

我肯定跟曾國藩沒得比,因為我的努力更像是累積出來的。

我在青少年心理志願服務機構,做了6年志願服務,第2年開始,就經常做主講老師的助手,從第3年開始,每年都在市團委組織的活動中,作為主講人,給各貧困地區的青少年兒童帶去拓展活動。

這些年,我是被孩子們的熱情和淳樸滋養著,吸引著走下來的,也因此積累了很多經驗,逐漸被大家看到。

這篇文章不適合你,只適合想要成長的人

感謝朋友們的信任,他們給我機會帶團體輔導,做分享,開講座,也給其他講師做主持人。我用時間累積努力的量,最終有了一點成果。

所以,從來沒有突如其來的機會,而是,你準備好了,才會有機會。

02

第二個讓我感觸很深的,是自信力的提升。

在中國教育環境下,很多人都形成不自信的性格,我也是。

以前,有老師帶我一起做夏令營,她非常開放和熱情,看我有一定的基礎,就讓我每天帶活動。但很可惜,我當時還是一朵沒有能量綻放的花朵。我畏縮,封閉真實的自我,機會也失去了。

我後來參加一些心理工作坊,不斷提升自己的自信力。

有一次,一直負責主講的老師到外地出差,我主動詢問主管,能不能讓我去講?他回我:可以。

這篇文章不適合你,只適合想要成長的人

那是我登上的第一個臺階,心情既緊張焦慮,又興奮激動。第一次帶活動雖然有點生澀,但把控得不錯,回來後大家都很讚賞,這件事提高了我的自信力。

後來越來越多的活動,都有我的身影,我變得自信、活潑和投入。以致後來,只要有需要上臺的機會,大家讓我做,我都能做好,而且挑戰的舞臺也越來越大。

從中看到,一個人就算努力,如果沒有自信力,是抓不住機會的。

而想要提高自信力,就要不斷肯定自己,每天滋養自己內心,在行動上一次次去突破,重構認知。你足夠自信,別人才會信你,給你機會。

這篇文章不適合你,只適合想要成長的人

03

第三個,我還是在意外界的眼光,但刻意告訴自己,不要去想。

剛才說到,這個講師團有專業的人,有投入時間更長的人,這些是我一開始沒有想爭取的原因。我怕德才不配這個位,不想讓主管為難,也不想去找和別人的矛盾。

這是我一直以來的態度,不找麻煩,不去搶,在自己的位置就好。

所以,在主管推我錄課的時候,我第一反應是擔心其他講師不高興的。我把這件事當成好事,可能別人也會,但其實也可能是大家不想要的。

不管怎樣,反正我心裡冒出了這個想法,擔心資歷淺冒頭多,不被接納和喜歡。

但這種想法太經常了,也就引起了我的警惕。為什麼我總是要擔憂這些?也許跟生活環境有關。小的時候,我媽媽帶我們三個孩子,家裡條件不好,我當時就想,少吃一口飯,少用一點錢,免得家裡其他人過不好,免得媽媽嫌棄我佔用資源,就不要我了。

一個封閉的家庭,只有那些可憐的資源,可是這個世界,開放而富足,並不會因為我用了這個資源,別人就活不下去。

這篇文章不適合你,只適合想要成長的人

這個社會大家都在搶奪資源,不是你不爭,這個世界就容納你。而是你不爭,世界才容納不了你。

不要妄想在精細的籠子裡當寵物了,就到野外去馳騁,學會真正的生存,才是正道。

我們都知道,不應該一直呆在舒適圈裡。可是圈外的生活經常會驚嚇我們,但只要我們再努力一點,自信一點,勇敢一點,我們才能慢慢走出舒適圈。

如果你經常被驚訝到,說明一直在成長。如果你覺得生活靜好,說明你的舒適圈在變小。做什麼選擇,過什麼生活,我這篇文章,適合那些,還想成長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