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掖市定向發力打造促發展保就業“快車道”

周建龍 楊培福

張掖市堅持保就業就是促發展理念,緊盯高校畢業生、農民工、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多渠道開發就業崗位,多形式促進就業上崗,著力將疫情帶來的就業影響降至最低。

助力企業穩崗,用足扶持政策“大禮包”

減負增效保就業。把釋放政策紅利作為援企穩崗的重要抓手,認真落實疫情防控期間減免社會保險費、緩繳社會保險費、職業技能培訓補貼等政策,為全市1041戶企業2.53萬職工發放穩崗返還資金1213.63萬元,預計2至6月為3683戶中小微企業減免養老、失業、工傷保險費1.45億元。同時,動態監測受中美貿易摩擦影響企業用工情況,落實結構性調整獎補資金225萬元,切實緩解疫情影響與經濟下行雙重壓力。創業創新添動力。重點著眼扶持創業主體,從創業者最關心的房租、融資等關鍵政策入手,全市18家創業孵化基地為入孵1031戶企業減免房租633.47萬元,落實2019年創業孵化基地補助資金490萬元;為284名創業者發放創業擔保貸款4130萬元,為9戶小微企業發放創業擔保貸款2400萬元,創業帶動就業800人。人才支撐增活力。鼓勵市內企業藉助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發佈的54家職業技能培訓平臺,組織職工免費參加職業培訓,全市完成職業技能培訓6124人,其中線上培訓704人。進一步保障疫情期間高校畢業生就業穩定,落實2842名高校畢業生生活補貼1141.2萬元,涉及企業1100多戶。

線上線下結合,按下用工保障“快進鍵”

就業日常服務“不打烊”。積極實施“百日千網網絡招聘”專項行動,組織開展春季網絡招聘會、春季退役軍人暨現役軍人隨軍家屬、殘疾人、婦女網絡專場招聘等活動,發佈招聘信息3100多條,參與招聘企業730戶,提供崗位3.16萬個,對接企業與求職者在線溝通6129人,推薦就業2056人,幫助3424名求職人員與用人單位達成意向性就業協議。重點企業用工保障“一對一”。圍繞智能製造產業園、大數據產業園和海升集團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園等5個新興產業園和張掖碳纖維裝備製造、丹霞現代有軌電車等371個重點項目建設,建立24小時用工調度保障工作機制,對接儲備就業崗位3.2萬個。對市屬五大投資公司、臨澤七彩丹霞等33戶用工需求較大的企業,組織專場網絡招聘活動予以重點保障,為34戶市外大型用工企業委託招聘1250人。疫情防控物資生產用工“急速配”。實地摸底市內疫情防護物資及生活必需品生產重點企業生產經營和用工狀況,跟蹤解決企業用工難題,為醫用物資生產、重要生活必需品、重要醫用物資收儲等68戶企業解決用工需求270人,確保企業全面復工復產。

立足市場需求,實行返崗務工“點對點”

鼓勵就地就近輸轉就業。堅持先近後遠、先市內後市外的輸轉思路,大力開展市內和周邊市州企業用工摸底調查,瞭解掌握企業用工需求及務工人員選擇意向,主動對接儲備就業崗位4.6萬個,引導7.27萬名農村勞動力就近轉移就業。建立返崗務工綠色通道。積極與江蘇、浙江、安徽、新疆、青海、酒泉等地對接,組織勞務中介、勞務經紀人和用工企業,通過專車護送、專派醫務人員護理、專派管理幹部全程服務等方式,組織返崗專車293車次、專列包廂31次、包機2架,分137批運送6160人赴外地務工。認真落實輸轉獎補政策。統籌使用就業補助資金和扶貧資金,認真落實疫情期間勞務輸轉交通補貼、勞務獎補、生活費補貼等政策,發放獎補資金42萬元,支持298個勞務中介機構和973名勞務經紀人有組織、規模化帶動勞務輸轉16.77萬人,全市有組織輸轉率達81.8%。

緊盯困難群體,打造就業增收“新引擎”

扶貧車間吸納就業。把“扶貧車間”作為就近吸納貧困勞動力的重要載體,及時宣傳發布“扶貧車間”用工信息,積極落實帶動就業獎補資金和穩崗補貼,現全市64家“扶貧車間”已全部復工,吸納就業3610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717人。公益性崗位託底就業。在原有3375個共管共享農村村級公益性崗位的基礎上,採取“縣定、鎮聘鎮管、村用”措施,新增保潔環衛、防疫消殺、巡查值守等臨時鄉村公益性崗位907個,優先安排119名殘疾人就業。進一步圍繞水電保障、愛心理發、養老服務、安全管理等鄉村公共服務領域,預備落實公益崗位870多個。優化服務促推就業。積極制定《張掖市加強公共就業服務工作方案》,先後組織開展“春風行動”、民營企業招聘周、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月等線上線下公共就業服務活動,全方位開展就業幫扶工作。針對下崗失業人員、城鄉低保家庭、貧困家庭、殘疾人等弱勢群體,採取信息推送、崗位推薦、創業指導、兜底安置等措施,精準開展就業幫扶3500多人次,幫助困難人員就業128人,失業人員再就業4520人,確保疫情防控期間全市就業服務不斷檔、全覆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