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是跪坐,那麼現在怎麼是垂足高坐?源於南北朝遊牧民族的影響

魏晉南北朝時期正是由秦漢文明向隋唐文明的過渡期,這一時期禮俗變化很大。其中傢俱變化主要表現在由席地傢俱向垂足高坐傢俱的轉變,出現了魏晉以前從不流行的新品種。

南北朝時期突破了漢魏的傳統禮俗,形成新禮俗。

新的禮俗形成的過程中,與傳統的席地起居習俗相聯繫的跪坐坐姿受到的衝擊最大。漢魏時被視為極不合禮法的蹲坐箕踞以及垂足跂坐,對慣於遊牧生活的北方和西北的古代民族說來都屬正常的坐姿,並不認為有什麼失禮之處,不僅一般百姓如此認識,高官貴族甚至帝王也是如此。

漢代是跪坐,那麼現在怎麼是垂足高坐?源於南北朝遊牧民族的影響

鮮卑拓跋氏建立北魏王朝統一北方以後,南朝人士用傳統眼光去看北魏宮廷中生活習俗,有許多被視為不合禮數之處。《南齊書・魏虜傳》記:“虜主及后妃常行,乘銀鏤羊車,不施帷幔,皆偏坐垂腳轅中;在殿上,亦跂踞。” 因此在漢魏時難以流傳到中原地區的供垂足高坐的椅、凳等坐具,到十六國至北朝時期才得以流傳。

漢代是跪坐,那麼現在怎麼是垂足高坐?源於南北朝遊牧民族的影響

敦煌莫高窟第275窟交腳坐姿像

同時,佛教的流傳,也促進了高足傢俱的使用。信徒在寺廟中禮拜的佛像,其坐姿並非漢魏傳統的跪坐姿態,而是結跏趺坐、垂足倚坐,甚至是一腿下垂另一腿盤膝的思惟姿態,而且佛坐皆為高坐具,與傳統的席地起居無涉。這些被頂禮膜拜的佛像的坐姿,對信徒來說當然是合於禮法,自會對人們的日常社會生活習俗產生深遠影響。目前我們能觀察到的北朝時期描繪有高足傢俱的圖像資料,正是多數來自當時佛教的雕塑或繪畫,特別是山西大同雲岡石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甘肅敦煌莫高窟等石窟寺內的雕塑和壁畫。

漢代是跪坐,那麼現在怎麼是垂足高坐?源於南北朝遊牧民族的影響

雲岡石窟第12窟佛像的坐姿

在江南地區,東晉政權建立後,因戰亂逃亡以致舊儀多已失傳,甚至“朝臣無習舊儀者”。但東晉皇室仍力圖恢復漢魏傳統禮俗,只好由被認為“練舊事”的刁協、荀崧等“共定中興禮儀”。梁時沈約撰《宋書・禮志》時已指出當時“諸所論敘,往往新出。”雖然朝廷禮儀已非漢魏故制,但日常生活中仍維持席地起居的舊習俗。

漢代是跪坐,那麼現在怎麼是垂足高坐?源於南北朝遊牧民族的影響

河北曲陽東魏思惟菩薩

傳統習慣的阻力,使東晉南朝的上層人士極力排斥垂足坐姿和高足坐具,南朝劉宋時為僧人可不可以“踞食”(垂足踞坐進食)還引起朝中大臣與名僧的大爭辯,僅只輕便的摺疊凳——胡床時有使用。但是到了梁代,“虜俗”還是衝破了傳統的藩籬,梁武帝末年北朝降將侯景發動叛亂,奪取了梁政權,就隨意改變朝廷禮俗,在上朝時“床上常設胡床及筌蹄,著靴垂腳坐。”甚至乘輦時也在輦上置筌蹄而垂腳坐。這自然擴展了垂足坐姿和高足坐具在江南的影響。

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日用傢俱,一方面仍沿襲著秦漢舊俗,以供席地起居的傢俱組合為主。另一方面則出現了新的供垂足高坐的新式傢俱。同時在新式傢俱的衝擊下,舊式的傢俱的形體也有日漸增高的新趨勢。

內容整編自:楊泓《考古所見魏晉南北朝傢俱(上)》《紫禁城》2010年10月刊,感謝作者及雜誌提供資料,如有問題私信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