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女孩儿包丽还是走了,这段悲剧,到底告诉我们什么?

文/@杨蜜月很神秘

01.

2019年10月9日,北大法学院大三女生包丽,在北京一家酒店内服用200片晕车药自杀。被发现后送往医院抢救,一个月后,医院宣布包丽“脑死亡”。

但不幸的是,2020年4月11日中午,包丽最终室颤并停止了呼吸。

而包丽的母亲对其男友牟某翰恨之入骨,并表示一定会追究牟某翰的法律责任。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

整个事件,要从包丽认识他的男朋友牟某翰说起。

2018年9月,北大法学女生包丽陷入了爱情。在社团活动时,认识了自己的“白马王子”牟某翰。他是北京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的大四学生,高大帅气且出类拔萃,曾被评选为2015-2016年度北京大学三好学生。

那个时候在外人看来,女孩儿漂亮是法学院的学霸,男孩儿家境好,父亲又是银行行长,本人也很优秀。两人实在是非常般配。

大学里的爱情永远是那么浪漫纯粹,包丽和牟某翰之间的“爱情”自然也不可缺少浪漫。可是看似华丽的表面却有不为人知的一面。男方竟被曝出对包丽有严重的“PUA”行为。

很多人都对这个英文简称很陌生。

PUA全称pick up artist

通俗说就是“精神控制”,而控制对象是一些单纯又憧憬爱情的女孩子。

国外有一些专门的PUA机构。教授男生控制女生的话术和技巧。那些男生通过这样的话术,来控制喜欢他们的,或者他们想追求的女孩的思想。以实现自己变态的需求。其实说白了,就是一种精神折磨。

听起来,真的是一身冷汗。


北大女孩儿包丽还是走了,这段悲剧,到底告诉我们什么?


02.

这对情侣最开始的不正常,是对彼此的昵称。男方叫女方为“狗狗”。而女方称呼男方为“主人”

后来两人又变换了称呼,男方叫女方“妈妈”,而女方叫男方“宝宝”。

在我看来,这样的称呼只能让人觉得,在这段感情中,女方是男方的附属品,并不能看出情侣间的恩爱,这样的称呼在生活中,不仅不正常,反而映衬出女方的弱势和卑微。

2019年2月5日大年初一。牟某翰在给包丽发的微信上表示,回到北京后要用单反相机,给包丽拍一组裸照做为惩罚。但到底“惩罚”的事情是什么,牟某翰表示是因为包丽说错了话。

当时收到信息的包丽很无奈。并质问牟某翰硬盘照片要被别人看到了怎么办,说自己并不想拍。

牟某翰却说道:“我喜欢,我想拍。记住你的一切都是我的,不许再和我说不。只要你能做到我就会娶你回家的,记住了吗?”

在我看来,交往不到半年时间,牟某翰已经对包丽提出了如此过分的要求。我想除了两人交往初期,女方对男方过分要求的纵容之外。更多展现出来的,是男方“PUA”倾向的初露端倪。

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包丽在这段畸形恋情中,位置始终处于弱势的那一方。她甚至自卑,不敢反抗男友。这样的软弱性格,只会让另一方更加得寸进尺。但如果这个时候,包丽强势退出恋情。也就不会发生后来的惨剧了。

北大女孩儿包丽还是走了,这段悲剧,到底告诉我们什么?

包丽与男友的信息


03.

2019年7月14日凌晨,牟某翰给包丽发信息说:

“你为我怀一个孩子,然后就把他打掉,我留下病历单。”

包丽回信息质疑:对他(孩子)公平吗?

比较理智的包丽,拒绝了男友的无理要求。不过牟某翰当看到女友无情的拒绝他,并不甘心,提出了更过分的要求。

“那你去做绝育手术,然后把病历单留给我,这样呢?”

包丽只是无奈的回了一句:“可以。”就再没有回复。

“可以在下周内做完吗?我来帮你挂号。可以吗?我来出这笔钱...不能复通的永久绝育会切除一段比较长的输卵管,你不要把它扔掉,和医生说留下。带回来给我。我想留下它。”

包丽还是没有回复。

在我看来,7月14日凌晨的信息,让本已经受不了男友精神折磨的包丽,情绪上更加崩溃。这时候的她,已经不太愿意回复牟某翰的信息。可是男友对她的强烈控制,已经让包丽无所适从。

这时包丽的内心其实是复杂的,不安的。她认为自己还爱着那个折磨她的男人。她很无助,没有勇气说分手,又不知道该找谁倾诉。只能强忍着欢笑和牟某翰继续维持关系。


北大女孩儿包丽还是走了,这段悲剧,到底告诉我们什么?


04.

“此生最遗憾的事情莫过于此了。遇到了熠熠闪光的你,而我是一块垃圾。妈妈今天给你谢罪了。”

这是包丽在自杀当天,发给男友牟某翰的信息。

牟某翰后来回应到,他劝过她,但不管用。

在我看来,牟某翰不仅仅在恋爱中,做出了让包丽受辱的行为。再往深了挖,他骨子里根本就不尊重女性。为了满足一己私欲,对女方多次提出变态要求。这样的行为不仅给社会带来了负面影响,给自己本来美好的前途,也抹了一道黑。

而包丽是真的无辜吗?

她也有错。她错在身为女孩儿,不懂得好好保护自己。明明自己已经感受到牟某翰对她的精神折磨,却仍然不愿意逃离自我欺骗的怪圈。她一定很多次都在安慰自己,男友其实是爱她的,只是他特殊点儿而已。

最终包丽选择自杀,完全是无奈之举。因为到了那个时候,她是崩溃的。她已经清醒的认识到男友对她的侮辱和折磨。包丽只是想好好的爱一场,却爱而不得。但她已深陷泥潭,明明挣扎还有一线生机,却仍然选择陷入,在包丽心里,她只想好好休息,得到安宁。


北大女孩儿包丽还是走了,这段悲剧,到底告诉我们什么?

包丽生活照


05.

这是一场爱情悲剧。面对这样的结局,我们真应该思考一下,这场悲剧到底是该谁来买单。

那在现实中,我们应该如何在感情里躲避风险?实现自我救赎呢?

①收起自己悸动的心,理智的面对感情

20多岁时,我们总是很容易陷入爱情不可自拔。男朋友或者女朋友对你说:“我过生日了,用你的全部家当给我买礼物。”

以为遇到真爱的你,宁愿下个月泡一个月的方便面,也要把对方喜爱的生日礼物买到。殊不知,对方还会和他(她)的朋友说:“你们看到了吗?他(她)多听我话,完全在我掌控之中。”

在我看来,太多的感情里存在情绪的控制。头脑发热,便把自己的所有都付出给对方。可对方往往并不领情。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精神控制呢?控制着你的希望,控制着你的爱情。

你的人生,好像由他(她)说了算。

②感情里没有卑微,请昂首挺胸

有的人明明很优秀,却总在另一半面前,表现出唯唯诺诺的样子。问其原因,是怕失去对方。

朋友遇到这样的事儿,我总要说一句。:他(她)如果真的爱你,就不会创造自我优越感。

没错,真正的爱情是平等的,感情里没有卑微和高贵。如果对方会带给你困扰,让你从此不自信。那你又何必选择他(她)呢?

在我看来,包丽就是在爱情里缺失安全感的女生,她自认为条件不如对方,所以从来不敢反抗,甚至卑微的祈求对方的爱。那如果面对爱情,包丽习惯昂首挺胸,也许早就找到平等又幸福的爱情了。


北大女孩儿包丽还是走了,这段悲剧,到底告诉我们什么?


③学会反抗不良因素,懂得保护自己

现代男女最缺乏的意识,就是在感情中保护自己。

因为不是每段爱情,都可以给你带来希望和光明。

就像包丽明知道牟某翰会带着自己,慢慢走向噩梦和悲剧。却没有选择及时抽离这段感情。而是带着两人会结婚的希望,越陷越深。

在我看来,感情中明确的反抗对于自己不利的因素,是很难做到的。往往热恋中的男女,往往会用感性操控一切。忽略了黑暗,只看到光明。所以大脑中一定要自己设定一个危险开关,并及时提醒不良因素的到来。学会在感情里保护自己。

总结:

没有谁能为别人的错误买单,想要避免爱情悲剧的发生,就一定要学会在爱情里躲避风险,实现自我救赎。


我是每天给你讲故事的神秘美少女@杨蜜月很神秘

关注我更幸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