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父母的焦慮,源自不能正確的自我認知

中國的父母是最愛孩子的,但是中國的父母卻也是最不會愛孩子的。我們對孩子的愛往往過於感性並受到社會環境的影響。

中國式父母的焦慮,源自不能正確的自我認知

三十年前中國剛剛改革開放,在中國絕大部分的人們都只分為兩個職業那就是企業職工和農民,那時候的社會節奏和人們的生活節奏都是比價緩慢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農村更是一畝地兩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二那時候對孩子的未來也不存在過度擔心。為什麼呢?因為農村有地,可以一輩輩的傳下去,城市裡的職工可以來接班,爸爸媽媽幹不動了兒子女兒繼續來廠裡上班。現在為什麼有很多人羨慕朝鮮?就是因為他們的生活節奏慢,人的壓力也小。而反觀我國的人們,最近幾年確實是科技發展了,科技取代了人工,電商衝擊了實體,房地產更是掏空了人們幾十年的積蓄。當代人的壓力大、人心浮躁,所以沒有安全感,這種對未來的恐懼就要求這些人讓自己的孩子未來必須更優秀才能不被社會淘汰,所以我們中國的父母逼迫著孩子去努力學習,去上輔導班,去報特長班。以前的孩子有一門特長那就已經很出類拔萃了,而現在隨便哪一個孩子如果沒學一兩門特長那他的父母真是心大。就這樣,父母給了孩子壓力,然後陪孩子一起受罪。

中國式父母的焦慮,源自不能正確的自我認知

中國的父母是最愛攀比的,人家的孩子考了一百分我家的孩子考了九十分那就是不優秀,人家的孩子比賽得了一等獎我也要讓我的孩子去奪獎。我們小區就有這麼一個媽媽,看自己同一單元的一個女孩舞跳的好就也給自己女兒報了個舞蹈班,人家鄰居女孩按時上課在家也天天練習學的很好,而她自己的女兒學了幾天興趣下去了就不想學了,她也就慣著女兒三天打魚兩天嗮網的動不動就請假,結果最後自己的女兒跳舞學了一點皮毛人家鄰居的女兒都參加舞蹈比賽獲獎了,這位媽媽竟然賭氣不讓自己的女兒和鄰居女兒在一塊玩了。如此家長真是孩子的悲哀。

中國式父母的焦慮,源自不能正確的自我認知

現在很多社會上的不良商家看中了現在孩子在家中的地位,看出了父母對孩子的熱愛,喊出了“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口號,讓家長真的以為孩子小的時候就是孩子的起跑線,一定要讓孩子好好學習多去學習,在小的時候就變的十分優秀才能“不輸在起跑線上”。而那些喊口號的商家無非就是想躲讓孩子報幾個班,他們多掙一些錢。但這些話確實刺激了父母。

中國式父母的焦慮,源自不能正確的自我認知

很少有家長明白自己才是孩子的起跑線,也很少有家長意識到自己對孩子的影響才能決定孩子的一生。我們總是聲稱為了孩子可以付出一切,卻不願意到了晚上關掉手機陪孩子一起看書;我們感覺給孩子報那些亂七八糟的班是為了提升孩子的能力,其實那不過是家長的自我安慰;我們總以為努力掙錢是為了讓孩子生活的更好一點卻不肯抽出時間來多陪陪孩子。

中國式父母的焦慮,源自不能正確的自我認知

我們曾經做過一次活動,讓家長陪孩子讀一小時的書。活動開始以後孩子家長都認真的看書,但過了不到十分鐘就有幾個家長安耐不住的想要掏手機,然後還有幾個家長隨著時間的增長慢慢的如坐針氈,半個小時過去孩子依然闆闆整整的坐在那看書,但很多家長卻倚在凳子上或趴在桌子上用最舒服的方式熬時間。而有位父親還向老師申請可不可以出去抽支菸。難道陪孩子學習真的這麼難嗎?很多家長說爸爸媽媽上班辛苦,上班累。作為一個成年人每天八小時上班並不算超負荷,而對孩子來講在學校裡學習六個小時也並不是很輕快的工作。

中國式父母的焦慮,源自不能正確的自我認知

用錯誤的方法去教育孩子,得到的還是錯誤。當你為了讓孩子變優秀而盲目的給孩子報班逼孩子寫作業的時候,不僅讓教育環境影響了你,而且結果也會不盡如意。

中國式父母的焦慮,源自不能正確的自我認知

希望我們天下所有的父母都可以正視自己,我們努力工作之餘陪孩子一起學習,改掉自己的壞習慣,把自己變優秀然後再去影響孩子,並尊重孩子的愛好,引導孩子自己選擇自己的追求,不被社會環境所影響,讓孩子做好自己,只自己給自己比較,因為每一個孩子都是唯一。只有這樣我們的教育才能正常,我們的父母才能不焦慮,我們的孩子才能茁壯成長。

中國式父母的焦慮,源自不能正確的自我認知

堅持原創,不定期分享幸福家庭與親子教育小知識。我是實踐幸福家庭與親子教育從業者黃偉,歡迎關注探討。願天下所有家庭幸福溫馨,願所有孩子茁壯成長。

#暢談家庭教育##原創#

中國式父母的焦慮,源自不能正確的自我認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