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讀完《百年孤獨》《霍亂時期的愛情》沒有get到這兩部書的點該怎麼做?

馮開朗


我少時也愛讀書,什麼書都讀,但許多書僅僅是知其意,不能領其會。後來文學性的書漸漸就讀的少了。因為文學性的書如果你不能領悟作者在文藝背後想要表達的意思,就會覺得文章枯燥。 百年孤獨也在其中。

前段時間再讀百年孤獨,這個時候我已經工作,每天在北京這個城市,一個人上班,一個人下班,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睡覺。雖然書裡的人名還是那麼長,人物命運還是那麼走,但這個時候你就能從裡面感受到孤獨,感受到人世間的悲涼。

類似的還有古詩詞。小時候哪懂什麼古詩啊,只知道考試網考而已。可是現在也開始能體會到古詩詞的那種美了。 我之前看過一篇馮唐自傳的文章。說他少時便能被許多唐詩宋詞。我想對於任何一個大家來說,這應該都是基本功吧。

所以你現在看不懂也沒事,毛主席看了17遍資治通鑑,每一遍都有新體悟。 以後的人生路還長,且行且看便是。


先豐的日常生活


中學生get不到很正常,許多非專業讀者也get不到。老馬的魔幻風也給大多數讀者設了門檻,閱讀起來不怎麼容易。《霍亂》最牛的地方在於無論是宗教般堅守的婚姻,還是毫無底線的浪蕩生活,都可以得到平等的解釋。這個境界不是一般作家能有的。


王小朋


這個問題其實還真的是挺讓人頭疼的~

怎麼說呢,其實讀書讀的是一種感覺,一種心境吧個人感覺,只是現在這個社會節奏太快了,經濟步頻過高導致當下人們無論是讀書還是學習都講求效率,或者更直白的說就是要把學到的知識變現!

現在普遍的觀點就是要多讀書,小時候是為了讓孩子成績好讓孩子背書;初高中為了升學考試讀書;上大學了更是有無數的老師讓學生泡在圖書館為考研讀書······諸如此類

其實我想說的是,多讀書絕對沒錯,帶著一定的現實目的讀書甚至會容易抓住書的重點,會更有效率,但是,總是這樣讀其實挺累的,反正我是這樣感覺的。

甚至讀到一定程度看到那些必讀書目都會感到頭疼,導致即使看了也是走過場,沒什麼收穫,所以,針對這個問題,我總結出了幾點個人感覺還可以的方法:

1、實在看不懂的就大致看看,隨他去吧~

無論什麼時期,多讀書是真的百利無弊,但是讀不懂可能會讓孩子積極性受挫,所以,中學時期讀書的話,都不懂得就讓它過去吧,不必太過掛懷,因為即使你現在不懂,你的大腦和視覺其實已經接收到了這些信息,你不懂只是因為視覺接收的信息沒有與大腦的反饋加工系統形成鏈接,隨著你大腦中存儲的信息不斷增加,當你再次看到有關某一塊內容的時候,就會對你大腦中的休眠區形成刺激,從而成功實現鏈接,這在心理學上也被概括地成為——頓悟,也就是外國心理學家經常提的aha moment!


2、“騙”你的大腦帶著問題看書

對這類難看懂的作品,有目錄的可以先大致看看目錄,沒目錄的可以從中間開始翻看,隨機的大致看一遍,給你的大腦從無刺激到接受刺激一個準備時間,從而提出反思,帶著問題看下去。

3、找方法讓自己更簡單的閱讀

先去網上比如百度百科找到這本書的簡介,大致瞭解一下這本書的梗概,去看的時候自己往這個框架裡面補充,這樣的話,你在瞭解了作者的寫作背景後去讀你就感覺這本書其實想要表達的基調你已經懂了,再去讀會事半功倍,效果很棒的噢!

4、讓手機和電腦從堅持讀書的阻力變成主力

初初最近就正在頭條做每日簡書,每日高效的閱讀,然後將值得推薦的書的主要內容定時發表,和志同道合的小夥伴們一起探討交流,通過寫每日一篇的書籍簡讀來督促自己閱讀。從堅持中得到滿足和成就感,個人感覺方法很不錯噢~如果有想要讓初初安排你們喜歡的書籍一起交流的小夥伴們也可以在評論區留下書名,我們一起閱讀,一起交流!

春光無限好,正是讀書時,加油吧小可愛們(ง •_•)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