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陶谦称霸一方的丹阳兵,后来为何消失了!

三国时期,群雄割据,英才辈出,但想要称霸一方,仅有将领谋士是不够的,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最重要的还是手中要有一支骁勇善战的精兵才行,丹阳兵就是这样的一支部队,其可谓是两汉时期精兵的代表,天下闻名。

让陶谦称霸一方的丹阳兵,后来为何消失了!

“丹阳兵”指出身扬州丹阳郡一带的士兵。丹阳郡建制于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领17个县(东汉时曾增至19个县),地域大致包括今皖南、苏南西部和浙西北一带,郡治即是今宣州。其实丹阳兵在西汉时就已闻名天下。天汉二年(99年)九月,汉武帝令名将李陵率五千精兵出居延,至浚稽山迎战匈奴。

让陶谦称霸一方的丹阳兵,后来为何消失了!

匈奴单于召八万多精锐铁骑围攻汉军,竟连遭败绩。单于惊叹道:“此汉精兵,击之不能下。”无奈之下打算退兵。此时一个汉军叛徒告密说,李陵军箭支将尽,并且没有后援;匈奴这才拼死恶战。汉军伤亡惨重,五千军兵仅四百余人撤回关内。然而此战却令匈奴胆寒。这五千精兵的主力就是丹阳兵,小部分是楚地士兵。

让陶谦称霸一方的丹阳兵,后来为何消失了!

徐州刺史陶谦是丹阳郡人,徐州管辖兵马五万,而陶谦能掌控的只有自己的“老本”:三万丹阳精兵。陶谦手下并无大将,就是倚仗着三万子弟兵打败了黄巾军,坐稳徐州。后来曹操三攻徐州而不克,终于领教了丹阳兵的厉害。刘备增援陶谦抗曹,而当时刘备的势力极为单薄,陶谦便赠送给他四千丹阳兵;这支精兵成了刘备的“家底”,后跟随刘备转战千里,立下赫赫战功。

让陶谦称霸一方的丹阳兵,后来为何消失了!

作为一股外来势力,为了能够顺利的统治徐州,陶谦一定会对徐州的本土士族势力进行打压,由此也必定会产生诸多的矛盾。这也就不难理解史书中关于很多徐州名士在陶谦的幕府中以“忠直见疏”的记载。而陶谦将丹阳兵交给同为外来势力的刘备,以及任命刘备为自己的接班人,或许也是希望能够中和进而结束这种矛盾。

曹豹本是陶谦故将,被用为下邳相。在刘备依附陶谦的初期,陶谦给了刘备四千丹阳兵。而这些兵开始正是由曹豹所率领,并且在曹操为报父仇所发起的第二次攻打徐州的战争中,与刘备一起在郯东屯驻,以抵御曹操,不过由于作战不利被曹操打败。个人在对《英雄记》和《三国志》中关于曹豹背反刘备,叛迎吕布这件事的前因后果捋顺了一遍,大体应该是这样:

让陶谦称霸一方的丹阳兵,后来为何消失了!

首先袁术起兵来征刘备,并且与刘备在盱眙和淮阴一带陷入鏖战,历经一个多月也未分胜负。而被刘备派去接管下邳以及丹阳兵的张飞,却遭到下邳相曹豹的拒绝。于是两个人开始相互攻战,终于迫使曹豹决定叛迎吕布。与此同时,袁术暗中结好吕布,并且许以二十万斛粮草,希望帮助自己进攻刘备的后方,于是吕布就领兵来攻打下邳。

当走到距离下邳还有四十里路程的时候,正与下邳城中丹阳兵的另一个首领中郎将许耽,所派遣来向吕布投诚的军司马章诳相遇。章诳对吕布说道“张益德与下邳相曹豹共争,益德杀豹,城中大乱,(互)不相信。丹阳兵有千人屯西白门城内,闻将军来东,大小踊跃,如复更生。将军兵向城西门,丹杨军便开门内将军矣”结果吕布非常顺利的拿下了下邳,并且击败张飞,虏获了刘备的妻子并军资以及部曲军吏的家属。

让陶谦称霸一方的丹阳兵,后来为何消失了!

因为,刘备出兵救北海孔融这件事,使得他在徐州士族当中口碑很好,也得到了徐州士族阶级的支持。可是,刘备在接管徐州以后并没有很好的处理这种矛盾,当然也可能是还没有来得及去处理,因为很快吕布和袁术就先后跑来抢夺徐州的利益了。这就需要刘备尽快解决这种矛盾,以稳固后方。而最快的办法就是直接接管丹阳兵的兵权,这才发生了前面张飞与曹豹争夺下邳的战事。

让陶谦称霸一方的丹阳兵,后来为何消失了!

刘备任用行事鲁莽的张飞去接管下邳以及丹阳兵,其本身存在用人不当的问题,当然很可能也是无人可用的原因。而曹豹作为丹阳兵的首领不能够对当前的局势做出最起码的判断,对刘备与袁术之间的战争估计不足,对吕布更是缺乏了解。最终不但导致自己的败亡,也将陶谦的这支称雄一方的丹阳兵带入了迷途。

许耽和章诳率领的这支丹阳兵投诚吕布以后,并没有得到重用,史书中也没有了相关的记载。这支丹阳兵也自此消失在历史的迷雾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