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籍烈士黄翰学长眠广西壮族自治区烈士陵园,静待亲人

“向烈士致敬,为烈士寻亲。”2020年3月,头条寻人“寻找烈士后人”公益项目联合广西英烈褒扬事业促进会,通过互联网的手段,助力长眠八桂大地的英烈魂归故里。

烽火岁月,无数广西儿女长眠他乡,也有众多外省英烈将生命永远留在广西这片土地上。过去,受时代条件的限制,许多烈士牺牲时,无法联系上烈士的亲人;如今,在信息通畅、技术发达的互联网时代,为烈士寻亲有了更多可能。

本次要为这名烈士寻找亲人:

烈士姓名:黄翰学

生卒日期:1943-1968.8

烈士籍贯:广西南宁市邕宁区

政治面貌:中国共青团团员

入伍时间:1965年

部队任职:战士

具体安葬位置:烈士区9-4

广西南宁籍烈士黄翰学长眠广西壮族自治区烈士陵园,静待亲人

黄翰学烈士墓碑


广西英烈褒扬事业促进会自2019年10月成立以来,积极宣传英烈褒扬政策,保护英烈纪念设施,挖掘英烈感人事迹,弘扬英烈崇高精神,为促进广西英烈褒扬事业发展贡献力量。此次,广西英烈褒扬事业促进会积极拓展渠道,与头条寻人“寻找烈士后人”公益项目组达成合作,借助互联网和社会的力量,帮助广西壮族自治区烈士陵园尚未联系上亲属的烈士寻亲。

广西壮族自治区烈士陵园位于广西南宁市青秀区长堽路256号,始建于1961年5月,原名南宁佛子岭革命公墓。1986年6月,更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烈士陵园。同年9月,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园名。

广西南宁籍烈士黄翰学长眠广西壮族自治区烈士陵园,静待亲人

邓小平亲笔题写的园名

陵园占地面积约2360亩,水域面积近160亩,绿化覆盖率超过80%。湖光山色、绿草如茵、松涛成林,凝八桂万古豪情,养天地浩然正气。

广西南宁籍烈士黄翰学长眠广西壮族自治区烈士陵园,静待亲人

烈士公祭广场

公祭广场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是举行烈士公祭等大型纪念活动的重要场所;广场正前方是一座气势恢宏的仿清石牌楼,上面镌刻着小平同志亲笔题写的园名;广场中央屹立着革命纪念碑,碑体正面雕刻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碑身浮雕自下而上以“暴风骤雨”“红军之歌”“抗日忠魂”“希望之星”为主题,反映革命前进的曲折历程。

广场右侧是烈士墓园,取名“英烈苑”,正后方是以军功章为主体的烈士名录墙,镌刻着在漫长的革命斗争历程中牺牲的广西籍烈士英名。革命烈士为争取民族解放和复兴,为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奉献宝贵的青春和生命,军功章是对他们最好的褒奖。

广西南宁籍烈士黄翰学长眠广西壮族自治区烈士陵园,静待亲人

英烈苑

广西壮族自治区烈士陵园的建成,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更好的教材。它是国务院首批批准的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2005年11月,被中宣部列为第三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经过多年建设发展,陵园已成为社会各界缅怀瞻仰烈士、培养爱国情感的重要阵地。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烈士陵园高度重视红色教育和英雄烈士褒扬纪念工作,打造了“老兵向军旗再敬礼”“我爱你祖国”等多个红色文化品牌。近三年来,年均吸引超过35万人次来园参观学习,英雄烈士大无畏的爱国精神在人们心中扎根生长。这片红色热土,在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理想信念,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激发民族复兴力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广西壮族自治区烈士陵园英烈苑内安葬着177位烈士遗骸,其中外省籍烈士79位。经过整理和核实,尚有29位烈士没有找到亲人。头条寻人“寻找烈士后人”公益项目组将借助地理位置精准推荐技术,陆续把29位有明确籍贯地的烈士信息,弹窗推送到烈士的家乡,为烈士寻找亲人。


缅怀先烈功绩,告慰先烈英灵;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头条寻人发起“寻找烈士后人”公益项目,与广西英烈褒扬事业促进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烈士陵园合作,共同为烈士寻找亲人。在以往的成功案例中,媒体接力寻找烈士后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头条寻人诚邀全国各地媒体一起参与到“寻找烈士后人媒体志愿服务团 ”中来。

如有烈士后人相关线索,欢迎联系头条寻人(邮箱:[email protected])或广西英烈褒扬事业促进会(电话:19117535405 ),将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对信息进行核实和后续跟进。

广西南宁籍烈士黄翰学长眠广西壮族自治区烈士陵园,静待亲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