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里准备500口棺材,全连都知道,一笑置之,没人当回事

一缕硝烟06

1979年对越还击作战前,

我们11军来到金平,作战任务是:首先歼灭巴南棍、麻栗寨、布多地区的741团和第33公安屯,尔后以一部兵力攻占巴丹,前出至南臊,消灭316A师部署在巴沙山口以南的加强连,相机夺取封土县城,牵制316A师,待友邻13军从老街方向突破后形成合围,两个野战军聚歼谭文尉的王牌师。

得知中国的13军向河口方向机动,谭文尉又不敢贸然前进了,带着王牌师久久滞留在沙巴的三岔路口,直到战斗打响,经总部再三催促才率队匆匆赶往老街,一对老朋友终于相会在战火中——这就是后来著名的“代乃阻击战”和“柑塘攻坚战”。

军里准备500口棺材,全连都知道,一笑置之,没人当回事

惧怕13军,难道11军就好惹吗?真是狗眼看人低!不错,在我军的军级序列里,我们11军是最年轻的部队,1969年11月才以两个独立师为基础组建。

不过谭文尉们却不了解,在中国的几十个野战军中,擅长亚热带山岳丛林地战法部队的屈指可数,而11军则长期驻守云南,战术技术训练从没离开过热带雨林,更何况我们31师还是战功卓著的老资格!

“现在小瞧老子,战场上非让你好瞧不可!”上至军首长下至刚入伍的新兵,个个摩拳擦掌,人人憋着一口恶气。

关于这场战争的总体部署,虽然当年人人皆知,时间过去几十年,还是要简单交代一下:

越南与中国山水相连,广西和云南与越南的莱州、老街、河江、高平、谅山、广宁等六个省接壤,地处亚热带的1300公里陆地边境逶迤曲折。1979年爆发的边境战争,我们称之为“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整个战场分东西两线,广西方向为东线,云南方向为西线。打这场局部战争,中国只动用了战备值班部队,因此对外分别称“广西边防部队”和“云南边防部队”。东西两线的总指挥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

东线是广州军区司令员许世友,西线的最高指挥官是新调整的昆明军区司令员杨得志。

军里准备500口棺材,全连都知道,一笑置之,没人当回事

非常珍贵也颇具象征意义的一张照片:东线总指挥许世友(左)和西线总指挥杨得志手挽手出入会场

西线的作战地域东西长五百多公里,主要歼击对象是越345师和316A师,我们11军在金平方向执行的作战任务,仅是西线战场的一个局部。一个小小的连队政工副职,了解如此多战前态势实属不易。能获得这些情况,不仅来自机关工作时的一群朋友,更得益于半年多军教导大队的参谋业务学习。何况,收集和判断军事信息原本就是我的兴趣所在,知己知彼嘛!

晚上,王登科躺在我旁边,一直叨叨调整驻地问题,害得我也几乎整夜未眠,脑袋里反复过滤着边寨社情。十里村紧靠边境,调整驻地绝非简单地搬个家。

天刚蒙蒙亮,我拉着张开祥出去了解民情,顺便发挥卫生员的专长给村民看看病——做群众工作,也是连队副指导员的职责!

军里准备500口棺材,全连都知道,一笑置之,没人当回事

推开房门,大团浓雾扑面而来,三五米外不见人影,比昨天下车时的能见度更差。好在雨停了,我俩凭感觉深一脚浅一脚地顺着泥泞土路瞎摸,就近钻进一处民居,却是三班驻地,战士们正蹲在地上叠被子,冷建树站在一旁指挥:

“摆正摆正,内务是咱三班的脸面,条件再差也得把内务整好。”

张开祥进门就喊:“三班长,还整什么球内务,一会儿就搬家。”

话音刚落,排长丁克明跨进门:“打背包,你们和二班住到一起!”看来,各排已接到了集中驻扎的通知。

临近中午天才放晴,很快就艳阳高照,顿觉眼前一片清新,心情也随之开朗起来。放眼望去,这地方倒也称得上山清水秀:村寨掩映在竹林里,梯田层叠于山腰间,溪水流淌在路两旁。

军里准备500口棺材,全连都知道,一笑置之,没人当回事

按照司令部的指示,部队抓紧组织临战训练。临战,专指在十里村集结这二十多天,时间不长却轶事多多。

轶事之一,是秘密准备墓地。

驾驶班5辆汽车分散停靠在路边山坳里,不时被后勤处抽调去运给养。时常出车,驾驶员带回的信息五花八门,哥几个没啥紧事,传播新鲜事便成了主要娱乐。

春节前一天,驾驶班长老杜出车回来,神神秘秘地凑到我身边:“出事啦!金平县城北面的山坡让民兵围得水泄不通,所有人一律不准靠近,就连咱当兵的也被挡在外边,好像出啥大事儿了。”

我天性好奇,无论大小事情总好刨根问底,虽说军人保密守则第一条就是“不该问的机密绝对不问”,却还是按捺不住,借机拐到司令部打探究竟:

“老蔡,县城出啥事啦?有人回来说城北山头戒严了,民兵带枪执勤,不会是有越南特工摸过去了吧?”

老蔡叫蔡友华,是司令部的作训参谋。见我满脸问号,老蔡和司令部几个参谋笑得前仰后合,随后老蔡笑脸一收,轻描淡写地说:

“越南特工倒是想来,你过去问问,他有那个胆儿吗?放心吧,啥事也没出,你说的那是地方组织民工在烈士陵园挖墓坑,有啥可大惊小怪的?”

军里准备500口棺材,全连都知道,一笑置之,没人当回事

金平烈士陵园一角

原来,上级指示金平县抓紧修建烈士陵园,打响前要挖1000个墓坑,用于安葬这次作战牺牲的烈士。挖墓坑本是地方支前的一项任务,为了稳定军心,自然对军人格外保密。这个老杜,情况没搞清就瞎传,害得司令部的弟兄笑话咱少见多怪。

金平县城东北方向原本有座烈士陵园,建于1951年,安葬着一百多名解放战争及和平时期牺牲的人员,新挖的墓坑就在这里,一圈圈墓地围山而建,半圆形的陵区北有靠南有照,风水不错。

打仗难免牺牲,提前挖几个墓坑还搞戒严,太小瞧我们的心理承受力了!实际上,进驻十里村没几天,就听说军后勤部准备了500口棺材,不仅我知道这事,大概全连都听说了,弟兄们一笑置之,没有人当回事。

军里准备500口棺材,全连都知道,一笑置之,没人当回事

战后统计,我们在封土方向歼敌一个加强团,外加一个公安屯和316A师一个加强连,共击毙2000多人,我方牺牲684人。

如此看来,挖1000个墓坑确实多了点儿,而500口棺材显然又少了些!

(未完待续)

军里准备500口棺材,全连都知道,一笑置之,没人当回事

【作者简介】

许向斌,河北唐山人,1970年参军,历任指导员、副教导员。1979年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连队立集体一等功;1984年参加“两山”作战,所率营的二连获“者阴山钢刀连”荣誉称号。1986年转业。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兵说欢迎各方投稿,私信必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