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中提到的棋长什么样(二)狼吃娃

之前,我们说到《白鹿原》电视剧中出现的“媳妇跳井”,让我们回头看《白鹿原》的小说,作者对这一桥段有着更为生动细致的描写。

原文摘录如下[1]:

送走黑娃等一帮子农协会筹备处的骨干已经夜深,鹿兆鹏感到很累,伸开双臂连连打着呵欠,正想关门睡觉,不料田福贤推门进来说:“杀两盘。”鹿兆鹏也突生兴致:“好好好!我这一向对下棋兴趣淡了,咱俩玩‘狼吃娃’,或者耍‘媳妇跳井’行不行?”他们玩起了“狼吃娃”的游戏。除了这两种游戏白鹿原还流行一种更复杂的类似围棋的“纠方”游戏。这三种游戏都是在地上画出方格,选用石子泥团或树枝树叶为子儿,在各个村子风行不衰,一般人在小小年纪就学会入迷了。……田福贤嘴角叼着又长又粗的什邡卷烟得意地说:“兆鹏呀,看看你又输咧!我当狼你当娃,我的三条狼把你的十五个娃吃光吃净一个不剩;你当狼我当娃,我的十五个娃你只吃了俩,剩下十三个娃打死了你三条狼;不管当狼当娃你都赢不了嘛!”鹿兆鹏输急了说:“咱们耍‘媳妇跳井’。”田福贤游刃有余地说:“行呀!就耍‘媳妇跳井’。耍几回你肯定得朝井里跳几回。不是我吹大气,论洋学问你比叔高,论新名词洋码字你比叔说得多念得利;玩起乡下这一套套耍活儿来,你还毛嫩着哩不行哩!”鹿兆鹏在地上用粉笔画好了格子说:“你先甭吓人呀!到底是我这个小媳妇跳井还是你这个老媳妇跳井,走着瞧吧!”……田福贤不置可否,手下走出一步子儿得意地叫起来:“兆鹏呀,你又该跳井罗!跳啊往下跳!”连着耍了三回,鹿兆鹏输了三回,都是被对方逼堵得走投无路而跳进了象征着水井的方格。鹿兆鹏说:“你的耍活儿耍得好。你甭得意噢大叔!我总有一天要赢你的,非逼得你这个老媳妇跳井不可!” ——陈忠实《白鹿原》

作者实际上是借棋局的输赢隐喻鹿田二人(亦即国共两党)的命运:下棋这会儿,鹿兆鹏初生牛犊不怕虎,内心充满昂扬斗志却没考虑自身实力,而且心性急躁;田福贤则是老谋深算,对付鹿兆鹏“游刃有余”;但鹿兆鹏最后留下了“总有一天要赢你的”的预言,也预示着后来的时局变化,足见作者的良苦用心。

除了之前说到的媳妇跳井,小说中还提到了陕西关中地区流行的另外两种游戏——“狼吃娃”和“纠方”,这次我们来聊聊狼吃娃。

狼吃娃,有些地方也叫作狼吃猪。图1是相应的棋盘示意图。棋盘是典型的4米格棋盘,由5条纵线、5条横线和长短方向不同的6条斜线组成。

《白鹿原》中提到的棋长什么样(二)狼吃娃

图1. 狼吃娃的棋盘

狼吃娃的棋盘中共有25个交点式棋位,棋子共有18枚,代表狼的一方(图1黑子)3枚,代表娃娃的一方(图1白子)15枚。

游戏规则如下:

(1)布子。开局前一次性布子,代表狼的一方把棋子布放在底线左、中、右3个棋位,代表娃娃的一方把棋子分别布放在最上面3条横线上的棋位(即为图1),属于队列式布阵。

(2)走子。布子以后,代表狼的一方先走,双方轮流走子。走子规则如下:①每方每着棋走动1枚可走动的棋子。②可沿着纵向、横向或斜向走入相邻的空棋位,每着棋只可走1步。③狼与娃娃相邻并且娃娃的后方为空棋位时,狼可以吃掉娃娃,走到后方的空棋位上。④当两只狼都可以吃同一个娃娃时,娃娃是安全的,即所谓“双狼不掐娃”。

(3)终局与胜负判定。当娃娃只剩下2个时,则代表狼的一方获胜。当3只狼都被围困不能动时,则代表娃娃的一方获胜。

相比于媳妇跳井,狼吃娃游戏可能出现的情况更多,很难全部列举出来。这类棋和下棋人的心性很有关系,狼方要求穷追猛打,娃娃则要求步步为营。

与狼吃娃类似的游戏还有很多,比如二虎棋,它的棋盘与狼吃娃的一样(图2(a))。图中即为二虎棋开局时的布阵,属于分组式布阵:白子16枚代表犬方,分为4组分布于4个米字格的中心,多子一位;黑子2枚代表虎方,布于犬方各2组棋子之间的棋位。走子与狼吃娃一致,虎方先走;犬方棋子走散后不准再集中;虎方吃子为隔子跳吃,中间不管多少犬方棋子,只能吃1子。当犬方只剩下10枚棋子,虎方胜;虎方2枚棋子都被围困而无法走动,犬方胜[2]。

《白鹿原》中提到的棋长什么样(二)狼吃娃

图2. (a)二虎棋;(b)神虎棋

图2(b)中的神虎棋与二虎棋基本一致,改成犬方先走,加上此时虎方只有1枚棋子,因此棋力应当更强才公平。具体体现为:①隔子跳吃的数目不限,可以把跳过的犬方棋子全吃掉;②跳吃时虎方棋子和犬方棋子之间可以有空棋位,犬方棋子和目标空棋位之间也可以有空棋位;③1着棋可以连续跳吃(可以转弯),故曰“神虎”[2]。

图3中列出了民间几种常见的老虎棋,与前文所说的狼吃娃、二虎棋等也大相径庭。

《白鹿原》中提到的棋长什么样(二)狼吃娃

图3. 各类老虎棋((a)北京老虎棋;(b)内黄老虎棋;(c)平罗老虎棋;(d)永宁老虎棋)

以上各类老虎棋的规则见图4,其中不作特殊说明,则为虎方先走。

《白鹿原》中提到的棋长什么样(二)狼吃娃

图4. 各类老虎棋的规则

前面提到的7种棋,虎方吃子的方式均为隔子跳吃,当然也有别的吃子方式比如围狮棋。棋盘和布阵详见图5,布阵属于大包围式布阵,吃子方式为挑吃(即狮方棋子走入犬方2枚棋子之间唯一的空棋位时,可将犬方2子吃去)。黑棋吃掉10枚白棋,则黑棋获胜;白棋将黑棋困于上下左右四个角(陷阱区),则白棋获胜。

《白鹿原》中提到的棋长什么样(二)狼吃娃

图5. 围狮棋

这类棋也有脱离了动物名称的,如图6的梁山棋。顾名思义,这是以《水浒传》中林冲被逼上梁山的情节为原型的。图5即为开局的布阵,同属于大包围式棋阵:黑方只有1枚棋子,代表林冲,位于底下正方形的中心,也就是1号棋位——白虎节堂;白方有16枚棋子,表示围攻林冲的官兵。2号棋位为山神庙

,取自“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节;3号棋位为梁山忠义堂,黑棋被逼到此处无路可退,则白棋获胜。其他规则与围狮棋类似,黑棋可以挑吃白棋,象征着林冲枪挑了两个官兵,林冲杀死10名官兵则获胜。


《白鹿原》中提到的棋长什么样(二)狼吃娃

图6. 梁山棋(背景是水浒卡之豹子头·林冲,emmm好像又是动物)

总结起来,这类棋双方棋子数目不同:棋子少的一方棋力强,通常具有吃子的能力(隔子跳吃、挑吃等方式不尽相同),称为“虎方”;棋子多的一方棋力较弱,也无吃子的能力,取胜的方式是通过多个棋子来围困对方,称为“犬方”。双方判别胜负的方式也有所不同:虎方能够吃掉一定数量的犬方棋子,则获胜;犬方把虎方棋子统统困住,使对方无法继续走子,则获胜。所以,这类棋通常也被称为“老虎棋”。《白鹿原》中提到的狼吃娃,本质上其实就是一种老虎棋。

参考资料

[1] 陈忠实. 白鹿原[M].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

[2] 罗鉴江. 民间棋类游戏[M]. 农村读物出版社, 200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