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定陵出土的絲織品雖毀壞嚴重,但不應由科學的考古發掘來背鍋

  • 文物實拍·稽古賞珍

北京昌平坐落著明十三陵,其中唯一被主動發掘的,就是萬曆皇帝朱翊鈞的定陵。對於定陵的發掘,從一開始就存在著巨大的爭議,學術界有全力支持的,也有強烈反對的。

定陵的發掘,對於明史的研究、對於皇家喪葬制度的研究、明代社會的研究、明代手工業的研究等等,都提供了大量的資料,很多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文物,豐富了人們對歷史的認知。

在定陵出土的3000餘(套)件文物中,絲織類文物佔了五分之一,計有各種袍料、匹料和服飾等共644件,數量之大、品種之齊全、紋樣之豐富、色彩之絢麗、用料之考究,均為前所未見。

當然,這次發掘也造成了不可彌補的損失,因為缺乏必要的保護技術,以及使用錯誤的方法,使出土的絲織品遭到極大的毀壞,乃至編寫考古發掘報告時,都沒有完整的樣品可供拍照。

首博曾經舉辦過“回望大明”展,裡面展出了幾件精美的絲織品和服飾的複製品,請看:

明定陵出土的絲織品雖毀壞嚴重,但不應由科學的考古發掘來背鍋

回望大明展·四庫全叔拍攝

這種紅織金妝花奔兔紗,當初出土了整整20匹。紗為紅地,上有織金奔兔紋,兔子的嘴裡銜著靈芝,背上還揹著靈芝,在流雲中奔行,整個體態靈動活潑。

明定陵出土的絲織品雖毀壞嚴重,但不應由科學的考古發掘來背鍋

紅織金妝花奔兔紗局部·四庫全叔拍攝

明定陵出土的絲織品雖毀壞嚴重,但不應由科學的考古發掘來背鍋

紅織金妝花奔兔紗局部·四庫全叔拍攝

絳紅織金妝花喜字串枝並蒂蓮花緞,在兩朵蓮花之上織一金“喜”字,花頭用紅、藍、綠、紫四色。每個花頭為兩種顏色,以紅藍、紅綠、紅紫相配合。蓮梗為艾綠色,葉芽飾駝色,花頭和花梗均用扁金絞邊。

明定陵出土的絲織品雖毀壞嚴重,但不應由科學的考古發掘來背鍋

絳紅織金妝花喜字串枝並蒂蓮花緞局部·四庫全叔拍

此為黃曲水紋地串枝菊花錦,整匹長10.765米,外幅寬66.5、內幅寬65.1釐米。菊花一排呈現花心,一排無花心。兩排一個循環,六則,整剖光。這些絲織品上面的破損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褪色之後,已經完全看不出剛出土時的樣子了。

明定陵出土的絲織品雖毀壞嚴重,但不應由科學的考古發掘來背鍋

黃曲水紋地串枝菊花錦局部·四庫全叔拍

這件是織金纏枝蓮妝花紗“靈仙祝壽”補方領女夾衣的複製品,原件出自孝靖皇后棺內。形制為方領、對襟、寬袖,前後有方補。織金纏枝蓮妝花紗地,胸補紋飾為左右各繡一兔銜靈芝,靈芝託上承一“壽”字。

明定陵出土的絲織品雖毀壞嚴重,但不應由科學的考古發掘來背鍋

女夾衣的複製品·四庫全叔攝影

明定陵出土的絲織品雖毀壞嚴重,但不應由科學的考古發掘來背鍋

女夾衣的複製品局部·四庫全叔攝影

明定陵出土的絲織品雖毀壞嚴重,但不應由科學的考古發掘來背鍋

女夾衣的複製品局部·四庫全叔攝影

明定陵出土的絲織品雖毀壞嚴重,但不應由科學的考古發掘來背鍋

女夾衣的複製品局部·四庫全叔攝影

這件是繡六章黃素羅裳的複製品,出自萬曆帝棺內,殘破較甚。古人穿的遮蔽下體的衣裙作裳。此件裳為黃素羅地,腰有四層,內兩層為羅,外兩層為紗,下襬有羅貼邊,寬5.5釐米。

明定陵出土的絲織品雖毀壞嚴重,但不應由科學的考古發掘來背鍋

繡六章黃素羅裳的複製品·四庫全叔攝影

在裳的前片下部釘有絨繡的六章,均未金線絞邊,左右各二行:火、宗彝、藻為一行,米、黼、黻為另一行。

明定陵出土的絲織品雖毀壞嚴重,但不應由科學的考古發掘來背鍋

繡六章黃素羅裳的複製品局部·四庫全叔攝影

明定陵出土的絲織品雖毀壞嚴重,但不應由科學的考古發掘來背鍋

繡六章黃素羅裳的複製品局部·四庫全叔攝影

明定陵出土的絲織品雖毀壞嚴重,但不應由科學的考古發掘來背鍋

繡六章黃素羅裳的複製品局部·四庫全叔攝影

據《大明會典》卷十六“皇帝冕服”嘉靖八年定製:“裳,黃色,為幅七,前三幅,後四幅,連屬如帷。凡繡六章,分作四行:火、宗彝、藻為二行,米、黼、黻為二行。”此裳與記載相符。

明定陵出土的絲織品雖毀壞嚴重,但不應由科學的考古發掘來背鍋

繡六章黃素羅裳的複製品局部·四庫全叔攝影

明定陵出土的絲織品雖毀壞嚴重,但不應由科學的考古發掘來背鍋

繡六章黃素羅裳的複製品局部·四庫全叔攝影

明定陵出土的絲織品雖毀壞嚴重,但不應由科學的考古發掘來背鍋

繡六章黃素羅裳的複製品局部·四庫全叔攝影

這件是明代萬曆定陵紅素羅繡龍火二章蔽膝的複製品,原件出自萬曆帝棺內。蔽膝是古代圍於衣服前面,遮蓋大腿至膝部的服飾。

明定陵出土的絲織品雖毀壞嚴重,但不應由科學的考古發掘來背鍋

紅素羅繡龍火二章蔽膝的複製品·四庫全叔 拍攝

此蔽膝呈梯形,上窄下寬,紅素羅面,紗裡。上部有腰,兩側及下部用紅羅鑲邊,接縫處釘有用藍、黃、綠三色十二股絲絨編結而成的扁絛帶。

明定陵出土的絲織品雖毀壞嚴重,但不應由科學的考古發掘來背鍋

紅素羅繡龍火二章蔽膝的複製品局部·四庫全叔 拍攝

面上釘有繡製得龍、火二章。龍繡藍色、三暈色。龍上下繡紅、藍、綠三色四合雲河骨朵雲紋;下部是三個桃紅色的火章。蔽膝上部兩端殘留有釘掛鉤的絲線。

明定陵出土的絲織品雖毀壞嚴重,但不應由科學的考古發掘來背鍋

紅素羅繡龍火二章蔽膝的複製品局部·四庫全叔 拍攝

此件蔽膝為神宗著袞冕時所用,定陵另出有一件蔽膝,為皮弁服所用。

明定陵出土的絲織品雖毀壞嚴重,但不應由科學的考古發掘來背鍋

紅素羅繡龍火二章蔽膝的複製品局部·四庫全叔 拍攝

這是柘黃織金妝花緞龍雲肩通袖直身袍料的複製品,原件出自萬曆帝棺內。拓黃是用拓木汁染的一種赤黃色,自隋唐以來為帝王服色。

明定陵出土的絲織品雖毀壞嚴重,但不應由科學的考古發掘來背鍋

龍雲肩通袖直身袍料的複製品局部·四庫全叔 拍攝

整匹為織成料,分前後襟肩通袖、接袖、大襟、襯擺和衣領等十二部分,各部分紋飾、尺寸與成衣相合。

明定陵出土的絲織品雖毀壞嚴重,但不應由科學的考古發掘來背鍋

龍雲肩通袖直身袍料的複製品局部·四庫全叔 拍攝

滿織金妝花不露地,紋飾以大型的蘑菇狀雲紋為地,前後胸為二龍戲珠,兩肩各一過肩龍,二直袖龍下不為壽山福海、浪花和八寶紋。最下織龍襴一道,飾龍趕珠、海水江崖及八寶紋。

明定陵出土的絲織品雖毀壞嚴重,但不應由科學的考古發掘來背鍋

龍雲肩通袖直身袍料的複製品局部·四庫全叔 拍攝

龍身織圓金線;龍鱗外邊用暈色,有寶藍、紅或艾綠色;龍鰭、龍角用白色;龍鬚用藍、紅、淺紅、綠色;龍腹用綠、深紅、淺紅、黃、寶藍等色;火珠用淺紅、深紅、粉白色。

明定陵出土的絲織品雖毀壞嚴重,但不應由科學的考古發掘來背鍋

龍雲肩通袖直身袍料的複製品局部·四庫全叔 拍攝

匹料中間貼有腰封,殘存字跡為:“萬曆三十八年閏三月 日,織完……龍襴直……線邊雲地,紬絹一匹長五丈五……領全,織匠……”

明定陵出土的絲織品雖毀壞嚴重,但不應由科學的考古發掘來背鍋

龍雲肩通袖直身袍料的複製品局部·四庫全叔 拍攝

看到定陵這些絲織品的樣子,尤其WG中帝后的屍骨被焚燒、棺槨被丟棄等,確實很令人痛心,中國帝陵的發掘也因定陵的損失而被徹底終止。

現在的話,不要說帝陵,只要是古墓都受不主動發掘政策的限制。理由大致為墓中文物在地下的密閉空間,已經存在了幾百上千年,形成了相對穩定(分解進程較緩慢)的狀態(實際也存在著千差萬別的情況),而保護技術如果跟不上,一旦發掘的話,文物難免會遇到定陵出現的問題。

我覺得,定陵文物的損失,是那個極X時代,是不尊重科學的妖風,是愚昧至極的造X派和紅X兵造成的!是特殊年代的極端案例,不具有普遍性!如果在一切都步入正軌的年代,可資探討的,是保護技術和保護方法的問題。

其實相比於上世紀五十年代,文物保護技術早已經取得了重大的進步,更由於工作得法,遇到因基建、生產活動、乃至盜墓等原因必須對古墓進行搶救性發掘中,文物保護一直做得不錯。比如馬王堆墓出土的西漢服飾和絲織品,馬山楚國墓出土的戰國服飾,福建黃昇墓出土宋代服飾,通遼陳國公主墓出土的遼代服飾等,都進行了有效的保護。

此外,盜墓賊的猖狂也不容忽視!不知道有多少陵墓,被盜掘,文物被走私,比如近幾年的康熙帝景陵妃園寢盜墓案,山東滕州特大盜墓案,陝西淳化系列盜墓案,山西聞喜特大盜墓案,西藏山南特大盜墓案、青海都蘭熱水墓特大盜墓案等等。這些受到保護而不主動發掘的古墓,到頭來都便宜了盜墓賊,不單損失了文物,還喪失了能夠科學提取的一切有用信息,可謂得不償失!

故而,應適當調整不主動發掘陵墓的政策,在各項準備工作完善、充分的條件下,經過國家批准,有步驟、有選擇的對一些陵墓進行科學主動的發掘。

注:

文中照片皆為作者四庫全叔拍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