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时光 | 百年清华池里的“双足呵护者”

非遗时光 | 百年清华池里的“双足呵护者”

清华池修治脚病传统技艺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脚不仅是立足之本,更是健康的写照。具有传统诊断技术和治疗技术特色的清华池传统修脚术,在传承百年后的今天,已经越来越为百姓所熟悉和接受。

清华池传统修脚术采用中国传统医术、刀法相结合的疗法,施行修、挖、切、劈等技巧,对症运刀,治疗足部疾患。2009年,“清华池修治脚病传统技艺”入选北京市级“非遗”名录,2014年底“中医诊疗法(清华池传统修脚术)”又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

今天,文旅君就带您走进清华池,了解百年老店里的“双足呵护者”。

澡堂里的“京城一绝”

坐落在北京虎坊桥的百年老店清华池久负盛名,这里的脚病治疗中心,让很多病人不远千里慕名而来。王建生是这里的首席专家,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第四代代表性传承人。

“中医有望闻问切,我们叫视问触摸。视就是看,来了我看看病在哪儿;问就是了解你疼痛的程度;摸就是感觉,包括深度、硬度、大小;肉眼看不到的就用工具去触,拿工具一触看有没有夹刀现象,一触到底那说明修尽了。这就是视问触摸。”

清华池传统修脚术弥补了西医外科治疗脚病手段比较单一的情况。

“我们的刀各有不同的作用。像灰指甲比较厚,厚甲没法直接修,必须用抢刀抢薄、抢透之后,再用轻刀劈断。另外片刀是用来片割脚垫的。”

修脚这个行当,在京城自打清代就有,南城尤其发达——这里大多是达官贵人的休闲娱乐场所,穿官靴的人多,所以得脚病的也比较多。当时的清华池,可谓达官显贵、社会名流络绎不绝,清华池的修脚术也成为“京城一绝”。

新中国成立后,人人都能进出公共浴室,泡澡修脚也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那个年代工作环境特别简陋。浴池是主业,修脚是副业。十几平方米的小屋里坐着4位师傅。那边有客人泡完澡要修脚,师傅就拿着小方凳到里边去。到现在,修脚已经形成了一个行业。”王建生说。

从抗拒到自豪

现在说起修脚这份职业,有着满满自豪感的王建生,当初也经历过一番心理斗争。

1976年,王建生结束插队生活返城等待分配工作,正赶上清华池来地区挑选修脚工。虽然清华池也是国企,但是一想到要捧着别人的脚丫子工作,王建生愣是躲在家里40多天,没去报到。最终他抱着试试看的想法,硬着头皮走进了修脚室。可没想到刚到的第一天,他就在屋外坐了一天。

“那时候小脚特别多,正好我参加工作的时候是夏天,那个气味就别提了。我在屋外那大排椅背上一坐,根本进不去屋,熏脑袋。”

最开始一段时间,王建生到了修脚室就是干点杂活儿,那个充满了难闻气味的工作室,他没有正经进去看过一眼。不过,王建生慢慢发现,那些进来时还是一瘸一拐的客人,出来时都眉开眼笑,修脚的工作难道这么神奇?他渐渐升起了好奇心。

按照王建生自己的话讲,等到想学了,身上哪哪儿都带着一股劲儿。后来,王建生正式拜传统修脚术第三代传承人杜德顺和刘振英为师,成了他们的关门弟子。那时候,王建生每天的工作就是练习基本功。

“我们的基本功是推手削竹牌。要先推手,让手指有力,这样才能捏住刀。趾甲脚垫比较硬,手没力的话会跑刀。手指力和腕力叫指腕工。”

“还有一句话叫‘吃刀要稳,清线看准’。动作要轻,腕活灵敏。甭管修趾甲、修脚垫,都要做到摸起来圆滑、光净,不能有毛茬儿。要是修完的脚会剐袜子,那就是功夫没到家。”

渐渐地,王建生在清华池能独当一面了。1980年,他在技术大练兵活动中获得了北京市技术操作能手称号。他每天接待的病人最多时超过100人。

没有终结的工作

随着后来新型洗浴中心的迅速崛起,当时洗澡为主、修脚为辅的清华池经营跌入谷底,修脚师傅只剩下五六个人,很多人都转行了。王建生也动摇过,但还是留了下来。

“我师父他们一直想把修治脚病这个行业发杨光大。我就想成立一个脚病专科医院,把这技术用起来、传下去。”

为了有朝一日能成立脚病专科,王建生买来医学专著,包括皮肤病学、药物学、卫生学等等,不懂就找专家讨教。他把修脚技术与医学理论相融合,开创了脚病治疗新天地。

现在,“清华池修治脚病传统技艺”也有了第五代传承人。对于弟子,王建生都是倾囊相授。王建生已经60多岁了,到了退休的年纪,他却说:“这种工作没有终结,还得干下去。”

如今,很多老顾客离开的时候,都会与王建生握手告别,正是这双手呵护了人们行走千里的双足,握住这双手,也是人们发自内心的尊重与感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