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卻鮮為人知“二百五”的故事

"二百五"是我國流傳甚廣的一個俗語,幾乎傳遍了整個大江南北。

如今在本山大叔的小品中又簡化成了“二”。它的含義大家都心領神會,不用再做解釋。但是,其中的歷史故事卻鮮為人知。

歷史上卻鮮為人知“二百五”的故事

據說,是因戰國時期身掛六國帥印的說客蘇秦被人暗殺了。齊王盛怒之下,發誓要給他報仇雪恨,但是久久查不到兇手。

於是他想了一個計謀。他讓人割下蘇秦的頭顱,懸掛在齊國國都(今臨淄)的城門上,張貼出告示說:蘇秦是內奸,殺他是為齊國除了一個定時炸彈。

應該賞黃金千兩,望義士前來領賞。

歷史上卻鮮為人知“二百五”的故事

榜文一貼出,就有四個人前來聲稱是他們殺的蘇秦。

齊王說:“你們可不許說謊。”這四個人一口咬定是他們所為。齊王說:“好,真勇士也,賞給你們黃金千兩。可你們打算怎麼分呢?”

四人回答:“平分,一人二百五。”這時齊王變臉了,他拍案而起,厲聲說道:“來人,把這四個‘二百五’拉出去砍了!”

歷史上卻鮮為人知“二百五”的故事

還有一種說法很牽強。說“二百五”俗語的由來,很可能與古代錢幣有關。

古錢幣外圓內方,中間有方孔,所以古錢又曰“孔方兄”。

古人為了攜帶方便,就用繩子從孔中把錢串起來,一千枚為一貫,後來叫一串。到了清朝,一串又稱一吊。

歷史上卻鮮為人知“二百五”的故事

《紅樓夢》裡鳳姐就說過,襲人月銀是2兩,晴雯等大丫頭月錢是一吊錢。一千枚錢稱一吊,一枚錢又稱一個大子,五百錢就是半吊,用半吊不夠一吊的數,比喻人的心眼不靈透。

歷史上卻鮮為人知“二百五”的故事

楚劇曾有一出傳統小戲《半吊子賣鞋》,是一個綽號“半吊子”的鞋匠臘月三十賣鞋過年的故事。那時就有了“半吊子”一說。

現如今濟南話還經常說某人說話辦事沒準頭,是“半吊”或“半吊子”。“半吊的一半”就是“二百五”,原指二百五十文大子。後來卻經過發揮,成了形容“比半吊還半吊”的罵人話。

還有第二種說法是,這句話來自“推牌九”。牌九是舊時的賭具,其中有“二板”(四個點)和“么五”(六個點)兩張牌。

這兩張牌和在一起是十個點,在推牌九時被稱作“斃十”。

歷史上卻鮮為人知“二百五”的故事

“斃十”在牌九中是最小的點,誰都比它大,它什麼牌也吃不了,所以牌局上的賭友就用二板和么五的簡稱“二板五”來形容那種什麼也幹不了的無用之人。

久而久之,在流傳過程中發生音變,“二板五”成了“二百五”,它的含義也變成諷刺那種自作聰明,辦事不靠譜,腦子缺根弦的主了。

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不錯,請別忘了點贊關注我們哦!!

如果有更多看法,歡迎下方評論區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