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识了一个公司由兴到衰的过程以后,我明白了三个道理

本人有幸在年轻时,经历过一个公司由兴到衰的过程。

老实说,我们大众往往更关注一家公司是怎么成功的,却鲜有人关心公司失败的缘由。甚至很多人对此事都是避之不及,仿佛自己一旦沾上了他们身上的晦气,便“近墨者黑”。

诚然,失败的经历是惨痛的,但假如我们能在其中领悟到其中的门道,便能获得宝贵的智慧。

所谓“痛的领悟”,说的就是如此。

我反思了之前的遭遇,发觉这家公司失败的主要原因,并非是没有得力的人才,而整个行业,也没有遇到突如其来的寒流。

相反,公司里面优秀的人并不少。

但恰恰是因为大家水平都不低,反而陷入到了互相扯皮、较劲的恶性循环中,每个个体单打独斗,难以形成合力,从而导致公司犹如一潭散沙。

见识了一个公司由兴到衰的过程以后,我明白了三个道理

下面,我将结合自己日常积累的管理学知识,和大家分享一下,那个公司失败的经验,希望能帮到您。

企业文化缺失

这家公司是国企,公司的企业文化仅仅是要求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却忽视了最根本的“人”的问题。

公司里面百分之七十的员工是托关系进来的,另外百分之三十是从外面招进来的人。

这两拨势力,可谓明争暗斗,水火不容。

久而久之,那百分之三十的人便觉得自己在此地屈才了,抛弃了对企业的忠诚度,跳到了更好的平台。

而剩下那百分之七十的关系户们,很难有积极进取的动力。

因此,公司的盈利能力持续下降,员工们之间也缺乏信任感和对企业的归属感。

见识了一个公司由兴到衰的过程以后,我明白了三个道理

最终,在上级单位的权衡利弊之后,公司解体了,相关人员被分流到其他兄弟公司里面。

假如公司有一个成熟、科学的企业文化引领着大家,形成一股合力;同时加大高端人才招聘的比重,那结局绝对不会这么凄惨。

领导推崇英雄主义精神,自己干到吐血,却忽视了管理的重要性

我曾经有一位被业内“封神”的领导,他的天赋体现在高超的交易技巧和敏锐的行业洞察力。

这个人光是单打独斗,就已经能养活一个公司了。

但毕竟我们公司是一个系统,需要各个环节的配合,来产生持续的效益。

另一方面,公司员工水平层次不齐,价值观也各不相同,导致彼此之间的配合颇为吃力,自然无法产生持续、稳定的效益。

而老板,光顾着自己冲在前面了,员工们的事他一概不过问,想管又管不好,最终导致自己“吃力不讨好”的结局。

见识了一个公司由兴到衰的过程以后,我明白了三个道理

尽管他心里很冤,但也没人同情他。

管理学的本质,是“激发善意与潜能”,倘若领导把目光放在整个公司层面上,给团队一些耐心,自己不冲在最前面,哪怕少挣一点儿,那么未来等这艘巨轮成长起来,收益岂不更加可观?

员工素质参差不齐,劣币驱逐良币,致使公司那座大厦轰然倒塌

这个问题,其实上面已经提到了,在国企里面也很常见。

就是“关系户”的比重,一定要给降下来。

就算没降下来,至少对方的能力、素质,是一定要在招聘时有所考量和筛选的。

否则,便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差的”把“好的”赶走了,或者同化了)。

假如一个公司里面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努力,都坐享其成,到最后那些曾经努力的人也会放弃努力。

因为不努力的性价比太高了,自己付出很多,结果却没比人好多少,那谁会当那个只知道付出的傻子呢?

我之前所在的“东家”,就是这样一步步地走向瓦解的。

见识了一个公司由兴到衰的过程以后,我明白了三个道理

后来那几个领导又各自成立了公司,据说还有互相挖墙角的故事发生。

这些奇葩经历在我前同事眼里,成为了八卦谈资。

但我却觉得这是一次宝贵的财富经验。

我们很多人,直到走向社会,才能看清楚人性,看清楚“世态炎凉”,倘若早一点儿知道背后的原理、规律,未来肯定能少走很多弯路,避免不必要的痛苦。

掌握了这些经验,我们不惹事,也不怕事。

人生,岂不快哉?

热爱美食,喜欢分享情感话题,愿我能给你带来幸运与快乐。

欢迎关注【睿语佳音】,共同探讨有趣的事情。

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