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伞头秧歌的特色

提前秧歌,估计品种很多,有山东大秧歌,有东北大秧歌,也有晋陕蒙秧歌队,各有各的特色,也各有各的风采,今天我们就着重叙述一下黄土地上的秧歌,吕梁的秧歌,一种活着的演唱和表演相结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伞头秧歌的特色

吕梁的秧歌特别有名,特别是临县的秧歌,在吕梁地区甚至省城太原都十分的有名,曾经临县的秧歌还上过中央电视台展演,为什么临县的秧歌这么有名呢?因为临县的秧歌别具特色,是连唱带扭的一种古老的文化。随着指挥员一声哨响,锣鼓响开始起来,唢呐也跟着吹起来,欢快的舞蹈随之扭起来,白羊肚手巾扎起来,各色飘带舞起来,几十人甚至几百人的大型舞蹈就在宽阔的路面动起来了!一会交叉缠绕,一会兵分几路,来来往往,煞是壮观好看,就好像是那久经沙场的步兵摆阵,又好像是那天上的云彩飘飘散散,实在看的人目不暇接,搞不懂是如何才能这般绚丽多彩,看完一场舞蹈,自己也好像身上有无穷的劲似的,让人久久难以忘怀。

非物质文化遗产,伞头秧歌的特色

临县的秧歌不光扭的好,而且也有自带的演唱,这种演唱是随机应变,临场发挥,如果光是唱还简单,关键是每句话的末尾用的字必须押韵,一般都是四句一段,唱歌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有一人独唱,也有两人对唱,还有三人甚至多人演唱,你唱一段,我接着唱一段,一个接一个,而且还要根据唱的内容来应答,听听是不是就感觉到头疼了吧!锣鼓一停,伞头就必须唱,唱的好的伞头,那就是十里八乡的名人了呢。说了这么多,估计估计还不明白什么是随口而唱吧,我就找几段秧歌简单的描述一下吧!“你这个后生真奇怪,胡言乱语还胡来,老郭我惹不起我躲得开,我拿起伞把我退下台”,“老郭你说我真奇怪,我看你是瞎使坏,你说我人不行瞎胡来,你说这话太见外”,对唱的内容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常常逗得观众乐开了怀。

非物质文化遗产,伞头秧歌的特色

扎根于农村,服务于乡村,在乡村的土壤里诞生的文化必将永远的能流传下来,比如东北的二人转,北京天津的相声,晋陕能的二人台等等。艺术来源于生活,是生活最贴切的表现,真正的艺术从来都不是水中捞月,竹篮打水,而是实实在在的根据生活而编制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伞头秧歌的特色

吕梁临县的秧歌,兴盛了一千多年了,而今仍然在不断地发展,不断的前进,不断的改革,不断的改进,因为艺术是与时俱进的,只有跟着时代,跟着生活,这样的艺术才是真正的艺术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伞头秧歌的特色

随着时代的号角吹响,传统的艺术逐渐有没落的风险,但只要这一方水土还养一方人,那么这种古老的文化一定会永远留存,世世代代流传下去得了!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