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卦 | 一線思考:銀行數字金融進程究竟怎麼推進?

作者:潘雁(江蘇銀行信息科技部 九卦金融圈專欄作家)

編輯:金明正

來源:九卦金融圈


從1993年金卡工程開始近三十多年的時間裡,商業銀行從未停止過數字化的變革。從早期的會計電算化、電子銀行、網絡銀行、互聯網銀行、直銷銀行、開放銀行、智慧銀行等,到現在的5G銀行、物聯網銀行,本質上都是以金融科技創新推動商業銀行數字金融的發展,實現降本增效、提升金融供給能力的目標,如果將數字金融進程進行簡單概括,大概可以分為以下四個方面:


01 基礎設施的數字化


商業銀行的基礎設施建設經歷了傳統網點櫃檯、自助設備、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不同發展階段,隨著社會科技發展的不斷推進演化,帶動了商業銀行業務辦理的不斷重構和迭代。目前金融服務的主體正處於從移動互聯網向物聯網的過渡期,隨著5G技術在國內的快速應用,會進一步加快以IoT技術為代表的的金融科技創新。比如浦發銀行與華為最新發布的物聯網銀行在零售金融領域的金融服務創新,江蘇銀行與感知集團物聯網應用在企業金融領域的服務創新。


02 金融產品的數字化


以網貸產品為代表,商業銀行將原先依託線下手工辦理的金融服務,通過對風險管理的數字化改造,實現貸款產品流程化的智能服務,大幅度的提升服務效率並降低了運營成本,實現零售信貸業務的快速增長。


九卦 | 一線思考:銀行數字金融進程究竟怎麼推進?


03 服務流程的數字化


商業銀行服務流程的數字化,是目前商業銀行創新重點。從線下數字化流程改造,到全線上數字化渠道服務,再到一體化場景服務,服務流程數字化大致經歷了三次跨越發展:


交易渠道數字化發展

網銀、手機銀行、電子票據等金融創新,實現了客戶交易的數字化改造,目前商業銀行交易離櫃率都已接近90%的水平,部分先進銀行已超過98%。

獲客渠道數字化發展

直銷銀行、聯合網貸、線上營銷等,拓展了多元化的互聯網獲客渠道。但由於對客戶管理數字化改造能力有限,但互聯網獲取的客戶也變現出持有產品較少,客戶黏度較弱等不足,金融產品主要偏重於小額資產類、生活服務類以及標準化理財類等,商業銀行對此部分客戶的進一步深度服務的轉化難度較高。

展業渠道數字化發展

近期包括銀聯發佈的無限卡,平安銀行發佈的空中櫃檯等產品,其核心目標是對銀行展業環境進行深度數字化改造。綜合運用了自2015年起全社會“互聯網+”的發展成果,在客戶數字身份服務、電子證照服務、一體化作業服務、電子存證、互聯網司法處置等基礎服務平臺上,構建商業銀行新型線上線下一體化展業體系,逐步探索提升商業銀行全數字化金融服務能力。


九卦 | 一線思考:銀行數字金融進程究竟怎麼推進?


04 營銷獲客的數字化


商業銀行努力構建更便捷、更智能、更突出個性化的營銷獲客環境,通過與新型直播平臺、短視頻、微信私域流量運營、精準線上平臺廣告投放等,以實現對群體化客群的營銷覆蓋。從原來撒網式泛式營銷,向更精確群組式營銷轉變。例如:頭條客群、微信客群、抖音客群等。觸達目標客戶後,藉助在展業渠道數字化改造的成果,為客戶提供更全面更便捷的一體化展業環境,直接對接提供更具體驗的個性化服務。以此,逐步建立B2C2C的新型營銷模式,由銀行支持客戶經理建立數字化營銷的個人品牌入口,例如華夏銀行客戶經理雲端營業廳等。

綜上,數字金融的核心目標是降本增效,而商業銀行數字金融能力的具體表現,為所有金融場景數字化的總和。商業銀行的數字金融發展應以全數字化客戶旅程為遠景目標,按數字金融能力範式進行模塊拆分,綜合分析自身目前各領域數字金融能力,結合現有目標客群,信用卡客群、消費信貸客群、零售資管客群、特約商戶客群、中小企業客群等的數字金融業務發展訴求,制定整體發展規劃以及交付里程碑節點,統籌管理、分佈實施、創新引領,逐步推進數字金融能力建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