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魔化的帝王——隋炀帝(一)(平陈与张丽华事)

妖魔化的帝王——隋炀帝(一)(平陈与张丽华事)

说到杨广,由于一代又一代野史小说作者们的努力,他的形象集中到了几个关键词上:奢侈、享乐、荒淫好色。

世人的眼光似乎更多的在之后的盛唐身上,贞观之治,开元之治,盛唐高屋建瓴的气象将隋朝衬托的暗淡无比。

那么这个荒淫无比的二世皇帝,真的是我们了解的那个样子吗?

让我们摘掉有色眼镜,先从平陈开始。

一、平陈

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杨坚下令五十万大军南渡平陈。

五十万大军统帅,正是晋王杨广。当时,他年仅二十一岁。如此重要、如此显赫的位置会属于一个如此年轻的人,当然不是因为他有多么辉煌的才能,而是因为他的皇子身份:这等功劳,很懂得猜忌臣下的杨坚是肯定不能让给随便张三李四,等着让他们来功高震主的,如果没儿子他也得考虑自己上,更不用说他确实有几个成年的儿子,老大杨勇是皇太子,古有云“君之嗣适不可以帅师”,候补皇帝的主要职责是等着当皇帝,所谓国本,要求安全;那么轮下来,当然就是老二杨广了。

杨广就这么被历史扔下的馅饼砸中了脑袋。

其后两年多的时间,一个完善的作战计划在反复商讨和修改中制定下来,配套的交通工程山阳渎也按期完工,军需源源不断地运往前线。一切只等号令。

中国历经二百七十年分裂之后,再次统一。

宇文述、郭衍……无不是平陈时他的手下。只不过,培植自己的力量,这是暗棋。另外,他还下令清查并且封存南陈国库,金银财物无所取,都不动。更让江南百姓感到大快人心的是,杨广下令杀了南陈遭人痛恨的五个奸臣。这些举动,为他招来了一片赞美之声,一时间,“天下称贤”。

二、张丽华事

既然谈到平陈,那么绕不开的一点便是张丽华事。这也是杨广为后世人诟病的原因之一。

关于这件事,史书上有两种说法:

版本一:杨广早闻张丽华的美貌,垂涎已久。当他听说前锋已经攻下建康城的时候,连忙派人去传话:“留下张丽华!”这时候在建康主持事务的人是高颎,他是当时隋的左仆射,也就是国务总理

高颎听到晋王的命令,冷冷地回答:“这怎么可以?这妖女简直就是妲己,不杀了她怎么平人心?”不由分说,把张丽华杀了。

这段记载很符合杨广的形象,一个荒淫好色的亡国昏君。

民间口碑,称他“色中饿鬼”。从唐代开始,杨广就成为无数内容香艳的传奇小说主角,像《开河记》《隋炀帝海山记》《迷楼记》《南部烟花录》,到了明清更有《隋史遗文》《隋炀帝艳史》《隋唐演义》等。在这些传奇小说里,杨广在皇帝这个职位上几乎就没干什么别的事,主要就是到处寻访美女,整天寻欢作乐,其他的事情,包括修建东都洛阳,开大运河这些事,也是紧紧围绕着这个目的进行的。

这段八卦白纸黑字记录于正史——《隋书》。

这件事本来可以成为铁案的,但同时代的另一部史书《陈书》给出了另一种完全不同的说法。

版本二:张丽华是被“天下称贤”的五好青年杨广下令砍头的。这真是一个不懂得怜香惜玉的煞风景说法,顿时破坏了《隋书》为杨广苦心经营的“美好”形象。而且还说杨广进城之后,秋毫无犯,深受百姓拥戴云云,当然,关于这些,《隋书》用两个字就高度概括了:“矫饰”

几百年后,有一个重量级人物出来说话,这个人就是司马光。

《资治通鉴》从《隋书》。两种迥然不同的记载,使得迄今为止,围绕这件事依旧争议纷纷。

但我本人更倾向于第二个版本:对于杨广而言,争夺储位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当时他正忙着“形象包装”,一再“矫饰”,就会矫饰到底,连琴瑟蒙尘这种细节都不会放过,哪会因为一个张丽华就破戒,露出“色鬼”本相呢?何况,高颎本就是杨坚的心腹重臣,这件事只要一对高颎开口就不可能瞒过杨坚。杨广甚至还没进城,也就是说他连张丽华到底长什么样都没见过,可能为一个声名狼藉的女人轻易自毁形象吗

而有一个重要事实是:在平陈那年,张丽华的儿子陈深已经成年了,而那年杨广才二十一岁。唉……虽然猜想其实张丽华还是有可能未满三十,但自从知道了这个不幸的事实,美感立失。

不过有趣的是,杨广当时就看上了那位陈朝公主,也就是后来的宣华夫人。

三、图书事宜

魏晋南北朝分裂年间,尤其是五胡乱华时,可以说是中华文明的一次巨大灾难,无数图书流失,百家学说失传。一直到隋大一统后才有所改善,而杨广在其中甚至起决定作用。

进入建康后,杨广下令,立刻接收南陈国家图书馆。那个时候,经济军事力量是北方占据绝对优势,但文化却是南方更发达。其实道理也很简单,之前的几百年动乱岁月里,原来在北方的那些士人们(也就是有钱读书玩风雅的大爷们)一溜烟跑去了南方,把北方扔给了一帮“胡夷”折腾。

杨广好读书。他一生都热爱读书,并且持之以恒地致力于整理图书。从攻下南陈,接收图书馆,史书有了第一次关于此方面的记载,其后始终没有中断过,甚至到了大业末年,天下大乱的时候,他也仍然在坚持做这件事情。

那还是一个没有印刷术没有电脑的时代,所有的书籍文献整理要靠人一笔一笔地誊抄。延续数百年的战乱中,无数人的心血在战火中散失,当杨坚继位的时候,国家图书馆仅仅只有一万五千卷图书,到杨坚过世,经过二十年的时间整理,增加到三万余卷,而经过杨广在位时的大力扶持,这个数目飞跃性地增加到三十七万卷。这个数字蕴含的是华夏文化的传承。

不知道为什么我们的古人那么喜欢拿书出气,从秦始皇焚书坑儒开始(据说当时留了副本,不过就算留了后来也让项羽一把火烧了个干净),到梁元帝就比较夸张了,他自己是博学多才的人,亡国却怨读书,“焚古今图书十四万卷”。天!那时候印刷术还没发明呢,十四万卷聚起来要费多少力气!想想都让人心疼。

首先是当时南朝因为连年动乱,书籍散失特别厉害,再不整理很多书就没指望了;

其次就得刨根,从杨坚说起。杨坚确实是一个厉害角色,但他的文化水平,尤其他的文学审美趣味,那就有点……这里有首他写的诗: 红颜讵几,玉貌须臾;一朝花落,白发难除;明年后岁,谁有谁无。就是著名大老粗刘邦写的“大风起兮云飞扬”,那也是何等气派!

杨坚虽然也发展了一定的文化事业,但是总体来说,文化事业在他手上不是很受重视,晚年他更是关闭了学校,理由居然是觉得养活学校那区区几百号人是浪费纳税人的钱。另外,他认为文风轻薄是南朝亡国的祸端,当然这也不能不说有他的道理。不过在他执政期间,文学这玩意儿当然就没有什么出头的机会了。所以,杨广在江南笼络文人,并且整理书籍,未必是出于杨坚的授意,而更可能是自己的意愿。

因此从华夏文化传承的角度来说,杨广的形象是无比正面且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