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Q最后回到寄养家庭,获美满晚年,然而狗狗的第一归宿并不在那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许多德国士兵因为这场战争失去了自己的双眼,为了让这些军人能够继续度过生命中剩下的日子,第一所导盲犬训练学校在德国设立。转眼到了1986年,一只拉布拉多幼犬诞生在这世上,它就是可鲁,即将成为一只导盲犬的狗狗。或许可鲁也不会想到,它的一生会被出版成书,甚至翻拍成电影。2019年8月15日,电影《小Q》在香港上映,9月20号,大陆也相继上映。这只一生贯彻了导盲犬职责的拉布拉多犬,最后它回到哪里了呢?

小Q最后回到寄养家庭,获美满晚年,然而狗狗的第一归宿并不在那

小Q在出生不久就离开了自己的家人与主人,而这并不是它生命中唯一的分别。在这之后,狗狗又再次与寄养家庭的夫妇告别,去往导盲犬训练中心。在那里小Q度过了艰辛的岁月,虽然没有优良的导盲犬血统,却成为了令训犬师赞叹的导盲犬。接着小Q迎来了狗生中最重要的存在,《小Q》中的李宝庭。作为一只导盲犬,小Q充分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但由于主人的身体原因,小Q不得不提前退休。

小Q最后回到寄养家庭,获美满晚年,然而狗狗的第一归宿并不在那

一般来说,导盲犬一般由拉布拉多犬或金毛担任,它们在8岁到10岁的时候会迎来老年期,渐渐地失去了敏捷的判断力与行动力。因此狗狗无法再充当导盲犬,也就是时候退休了。不管是原版书还是电影,小Q最后都回到了第二个家庭,即寄养夫妇的身边。此时小Q的身体状况日渐恶化,只能躺在家中,一边看着窗外的天空,一边怀念过去的种种。李宝庭从一开始还不愿意接受小Q,到愿意为寻找被偷了的小Q独自上街,从一开始的隔阂,到最后的相濡以沫。

小Q最后回到寄养家庭,获美满晚年,然而狗狗的第一归宿并不在那

虽然小Q最后落户寄养夫妇的家庭,但事实上根据规定,在导盲犬退休之后,领养的第一优先级会让给失明的主人。朝夕相处的日子造就了主人与导盲犬之间牢不可破的纽带,即便是退休之后,相信主人与导盲犬都会希望陪伴彼此。但电影中的李宝庭根本没有选择权,无情的肾衰竭让他游离于鬼门关。虽然幸运的是他最后治愈回国,但在他眼前的却是即将逝去的小Q,而狗狗只能在李宝庭的哭声与拥抱中离世。

小Q最后回到寄养家庭,获美满晚年,然而狗狗的第一归宿并不在那

这让我想起了日版的《导盲犬小Q》,曾经是小Q的主人渡边先生,仿佛知道自己即将离世,忍着疼痛的身体来到了导盲犬训练中心。他是来见小Q的,相遇的那一刻,小Q依旧保持着导盲犬的冷静,但它内心中对主人的想念全包含在眼睛中。渡边先生最后给小Q戴上导盲鞍,走完他人生中最后与小Q的三十米,说了一句:“这就够了”。这对他们来说,这三十米是无声的告别,与《小Q》的结尾不同,朴实无华却令人回味其中。

小Q最后回到寄养家庭,获美满晚年,然而狗狗的第一归宿并不在那

小Q最后回到寄养家庭,获美满晚年,然而狗狗的第一归宿并不在那

很多时候失明的主人都会像李宝庭一样无法照顾导盲犬,他们可能需要照顾一只退休的导盲犬与一只继续陪伴他们的导盲犬,这对一个残障人士来说并不容易。而领养的第二优先级会落到失明主人的朋友或家人中,如此一来,不仅导盲犬有人照顾,主人也可以时不时看望狗狗。这算是最理想的情况!而对于小Q来说,它最后却回到了拥有第三领养优先级的寄养夫妇家中,但小Q也获得了美满的晚年。

小Q最后回到寄养家庭,获美满晚年,然而狗狗的第一归宿并不在那

事实上,拥有第三领养优先级的往往是一些与狗狗无关的家庭,训练中心的义工会严格筛选,用多个标准判定这个家庭是否合格。许多导盲犬工作一生,在面临退休之际,它们依旧会保持导盲犬的敬业,不吵不闹,也不给主人添麻烦。因此导盲犬要比其它狗狗更容易找到新的家庭,义工们也会想尽办法让它们收获一个安稳的老年生活,因为,这是它们值得拥有的。

小Q最后回到寄养家庭,获美满晚年,然而狗狗的第一归宿并不在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