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城閉》改為《清平樂》引爭議,新劇名的妙處藏得很深

最近熱度最高的一部劇應該就是由王凱、江疏影等人主演的《清平樂》。《清平樂》也是一部由熱門網絡文學作品改編的影視劇,原著是米蘭lady所寫的長篇小說《孤城閉》,一部以真實歷史人物為根據所寫作的歷史傳奇小說。小說中的主線是宋仁宗的長女福康公主與內侍梁懷吉的愛情故事,在影視化以後明顯對於感情部分進行了更多的削減,而加入了更多真實的歷史細節,這也是這部劇真正能夠被評為上乘的原因。

《孤城閉》改為《清平樂》引爭議,新劇名的妙處藏得很深

那麼這部劇究竟為什麼能在豆瓣獲得9.1的高分呢,我認為首先,和這部劇整體的文化氛圍是無法分割開來的,原著以《孤城閉》為名字,意在書中的每個人物都究其一生被困在這皇城之中,無處可逃,或被愛情困住,或被慾望困住,或生在帝王之家,被無法擺脫的權力困住。一切的一切像極了《圍城》、也像極了《雷雨》,方寸之間,誰也無法逃離的就是這四方城牆。這一點也極其還原歷史,歷史上的宋仁宗也是究其一生都沒有離開過皇城,但是真實原因和其身體不慎強健、偏好文墨勝於騎射是有很大關係的。

而在《孤城閉》被影視化以後,卻改名為《清平樂》,有很多人可能會覺得不能理解,甚至覺得不太合適,其實《清平樂》也很符合這部劇的基調,而且相比起《孤城閉》而言要更加富有雅緻一點。

《孤城閉》改為《清平樂》引爭議,新劇名的妙處藏得很深

《清平樂》這一詞牌的正確讀法是將"樂"念做yue,最早出現於唐朝的教坊之間,是歌女們奏弦而歌之的一種小調,到了宋代逐漸演化成十分流行的詞牌名,也常被人寫作《醉東風》,也就是說其實這部劇也可以叫做《醉東風》。但其實還是《清平樂》最為合適,為什麼呢?因為清平樂可以說是由清樂和平樂兩種小調構成的,而清樂和平樂都是漢樂府時期流傳下來的曲式,看名字就知道是屬於正統的曲調傳承。而這部劇的整體基調也偏向歷史劇而非充斥著男女情愛的爛俗網劇,就更為合適。

而且從另一個角度引入《清平樂》這一名字就更為合適,剛剛已經講過《清平樂》是宋代較為流行的詞牌名,宋詞呢是分為兩種流派的,婉約派和豪放派,婉約派其實自南唐的李後主就一直有所延續。而《清平樂》則是偏向於婉約派,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詞人就是晏幾道。那這位晏幾道大家就比較熟悉了,他也正是文學家兼政治家晏殊的第七個兒子。

《孤城閉》改為《清平樂》引爭議,新劇名的妙處藏得很深

講到這裡就提到了晏殊,這部劇也被大家戲稱為背誦天團,不僅僅是和北宋朝代諧音,更是因為劇中出現了眾多大家在學生時代背到爛熟於心的人物,如范仲淹、晏殊、歐陽修等人的出場率簡直不能再高了。而劇中的許多配角也是文學史上有名有姓的人物,比如直言進諫的蘇子美,就與梅堯臣並稱為"梅蘇",在北宋文學史上是著名的人物。

《孤城閉》改為《清平樂》引爭議,新劇名的妙處藏得很深

而另一位出場率也很高的文人歐陽修,在劇中(也是真實的歷史中),因為曾在坊間流連而寫下許多所謂的輕浮詞曲而丟失狀元這一名號,大家或許都在學習的時候曾記得這一段,好像文人都是經歷了科舉制度的失意才得以成為文學大家,其實不然,能夠在那個時代成為狀元的人也一樣具有相當的才氣。例如歐陽修以第十三名入朝為官那一年的新科狀元王拱辰,就是一代文學大家。說王拱辰大家可能會覺得不認識,但如果提到他的外孫女,一定沒有人不認識,他的外孫女就是著名的女詞人李清照了。

這樣看來宋朝確實也是一個出了很多文學大家的朝代,文化繁盛的根本一定是物質基礎的富足和社會氛圍的開明,不敢說整個宋朝都是如此,但起碼在《清平樂》的主人公宋仁宗趙禎當朝期間,北宋社會都是一片祥和之氣。而《清平樂》這部電視劇最突出的部分也就在於很好的將這種政治清明的氛圍表現了出來。

《孤城閉》改為《清平樂》引爭議,新劇名的妙處藏得很深

《清平樂》在當下的歷史劇中能夠脫穎而出、成為一股清流,劇中較多的朝堂戲和文學功底深厚的臺詞是功不可沒的。我們知道皇帝的權力在古代可謂是萬人之上的,很多朝代都有因言獲罪的先例,位高權重,人手中握有巨大權力時確實更容易迷失自我,但是宋仁宗確實是一個在真實歷史中也算得上是不錯的好皇帝,這一部分我們在之後單獨講宋仁宗的時候再細說。現在就只從宏觀角度來講一講《清平樂》,現在更新到第二十集,劇情還沒有發展到高潮部分,但已經出現了許多場朝堂戲,在這部劇中我們可以看到文人直言進諫,以文為指,因為臺詞穿插了很多文言,甚至出現了許多初中高中語文試卷上的文言文考題,學生看後驚呼"這個場景我好像見過的",其實就是因為文言文的試題大多數也就是從史料史書中摘抄有意義的段落讓大家學習翻譯,而能當朝為官的清明士大夫已經是那個時代文化水平的最高代表,選取士大夫之間的對話或是士大夫與皇帝的對話是最為合適的。

《孤城閉》改為《清平樂》引爭議,新劇名的妙處藏得很深

這也是為什麼我說《清平樂》是全年齡向的一部歷史傳奇劇,尤其適合現在放假在家、有許多空閒時間學生觀看,說不定哪一段場景就是下一張試卷中出現的考題,而如果你看過《清平樂》,就相當於提前瞭解了這一段發生的背景材料和白話文翻譯,那麼做起文言文考題來也就會更加得心應手啦。

當然,我不是說給大家找投機取巧的方法,只是從一個側面的角度來給大家介紹《清平樂》這部劇有多麼出眾,其花費在臺詞、還原歷史細節等方面的心思實在是值得這部劇成為不停回播的經典之作,在觀看《清平樂》的過程中,觀眾就像是回到了一片繁榮、政和景明的北宋一樣,可以說這是一部超越了原作的影視化作品,對於史實的追求也讓觀眾更能身臨其境的進入那個自由自在的年代,《清平樂》中還有更多細節等待著觀眾朋友自己去發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