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 | 新物流時代,第三方物流能否跳出“舒適區”?

觀察 | 新物流時代,第三方物流能否跳出“舒適區”?

編者按:

對於第三方物流企業尤其是家族式的小型三方物流企業來說,2019年是比較難的,進入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暴發,對各行各業的生產生活帶來巨大的衝擊,尤其是第三方物流企業更是難上加難,面臨多方挑戰。

長期以來,第三方物流以輕資產的“方案輸出型”著稱,當互聯網的到來打破了信息不透明的壁壘之後,專線物流離貨主越來越近,第三方物流如果不想成為整個生意鏈條上可有可無的中間環節,就必定要從“方案輸出型”向“產品塑造型”轉變,否則早晚都會被專線物流企業給革了老命後再去了中間化,或將逐步走上競爭淘汰期,如果不想被競爭所淘汰,就必須有所轉型。

近日,深圳逗號互聯科技有限公司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逗號科技主要為第三方物流企業提供數字化轉型服務,據瞭解,國內第三方物流行業現階段雖體量巨大但服務同質化嚴重,貨主關心的成本控制和全程可視化管理等問題無法得到解決,問題癥結一定程度來源於市面上的數字化轉型產品多為孤立產品,導致三方物流企業通常採用割裂的TMS(運輸管理系統)、WMS(倉儲管理系統)、GPS工具加上財務軟件等來進行業務管理,進而企業內部數據成割裂孤島狀,難以挖掘數據間的連接和價值,從而在整體上降本增效。逗號科技表示,將通過輕量級覆蓋業務全生命週期的管理系統來解決這一問題。

逗號科技聯合創始人羅浩指出:“目前幾乎所有第三方物流企業都傾向於改名為‘供應鏈管理公司’,但很少有企業能夠以供應鏈的視角去理解第三方物流的‘產品’是什麼,以及如何管理這些產品的‘加工’、‘裝配’和‘交付’”。

多年以來,很多三方物流企業已經被“溫水煮了青蛙”,還有沒有這個勇氣和能力跳出舒適區?

租賃向左 運營向右

代叔倉配不只能省33%

物流行業輸出的服務雖然是無形的,但是圍繞著倉、運、配這三個模塊可以打磨的差異化產品還真不少。當然,物流產品未必就一定是重資產,有形資產與無形資產的“軟硬兼施”才是好產品。

代叔倉配的小微精品倉就在書寫這個故事!

和大多數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一樣,曾經的代叔倉配也僅是個收房租、水電的二房東,過著衣食無憂的小資生活。互聯網大潮來襲,倉儲業只有從單純租賃向高效運營才能保持不斷增長。代叔精品倉主要面向中小型企業,為企業提供常溫倉和恆溫倉的出租、託管、配送等業務,其特色在於把倉庫做小、做精,把倉儲環節的效率提上去,把倉儲的成本降下來。小到一托盤起租、一天起租,按使用的托盤位及時長計費!

五年來,代叔精品倉已經逐漸由探索實踐走向成熟,為近1300家貿易公司解決了倉儲管理難、費用高的問題。

觀察 | 新物流時代,第三方物流能否跳出“舒適區”?

2020年代叔科技依然會致力於“為更多的中小微客戶,提供更加優質的‘新基礎設施’”。

當“裸租”逐漸不能滿足貨主們需求的時候,具有新時代特色的“代叔小微精品倉”應運而生,並且在行業內引領精品倉的潮流,這又何嘗不是“新三方”們的有益探索呢?

多式聯運 公鐵並行

佳仕達為汽配保駕護航

佳仕達是一家成立了有15年的中型物流企業,業務主要以汽配零部件調達物流為主,目前有汽配、鐵路、綜合三大事業部、20個分公司及16萬餘平方米倉庫。

佳仕達公司向廣鐵集團申辦鐵路班列的時間是2015年12月,距離交通運輸部2016年9月21日頒佈GB1589—2016文件提前了9個月,事後覆盤,這是一次相當成功的戰略轉型!憑藉其自身的優秀表現,佳仕達公司入選了運聯研究院2019年度合同物流研究報告中民營企業第50強。

佳仕達公司敢於放棄公路超載的利益、直面鐵路運營中各種困難的原因何在?一方面是對於運營品質的苛求,另一方面則是超前的戰略意識,既然早晚都要合規,那麼一定要提前入局才能把握先機。

據佳仕達公司系統數據統計,2019年在保有60餘條公路卡班線路的前提下,該公司全年共開行鐵路班列4條線,共計750列左右,累計發運汽配及其他貨物共計60萬噸。其難能可貴之處在於,不僅僅完成了本企業汽配合約物流的履行,同時還給同行業的專線物流企業創造了福利。佳仕達公司開展多式聯運符合多方利益,在解決自身運營難點的同時也在向平臺化方向發展,這就是“新三方”!

新老三方們的終極歸宿

如何轉型突圍?

專家建議,第三方物流突圍路線如下:第一步,轉型升級為4PL,能否華麗轉身看自身企業的基因;第二步,細分供應鏈領域的延伸服務,汽配可以,家電也可以;第三步,統倉共配做強終端,服務好用戶,才能贏得客戶芳心;第四步,向商流邁進,做製造業的前端、後端,也可叫全程供應鏈;第五步,再高深一點,技術驅動智能製造,可以做到全球供應鏈。

觀察 | 新物流時代,第三方物流能否跳出“舒適區”?

可以預見的是,在信息高度透明的當下,純粹的第三方物流如果純粹為合同差價而活則註定無法存活,如果僅是靠翻譯客戶需求、搗買搗賣貨物,而對於物流生意中的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並沒有任何效率上的改善,那麼這樣的中間環節還真的就沒有存在的必要。

從給貨主提供服務的全鏈條來看,第三方物流公司更多的是“大管家“服務職能,理應掙到的是服務費,而並非成為壓榨下游供應商的二傳手。

專業人做專業事,從下級供應商的尋源、簽約、合作、評價、退出等等方面均是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優勢,要讓貨主對下級供應商的管理完全交給第三方物流公司來打理,第三方物流公司就必須從賺取合同差價向收取服務費用轉型。

“新三方”的業務模式和盈利模式相輔相承,穿新鞋走老路註定沒有出路,最終的歸宿就是大家在一個共同的生態裡各取所需。每個人對於物流生態的理解都不盡相同,但這並不影響每個功能模塊對於業務單元的定位。在這個大的業務生態裡面一定要找準自身的定位,在細分業務領域將能力做到足夠精細,擁抱變化和順應趨勢成為整個鏈條裡即插即用的功能模塊才能活下來。

作者:張海岐

來源:中國水運報

監製:志軍

文字:王茜

版式:老李

權威行業全媒體

010-63452041

13701074918


聲明

現代物流報微信公眾平臺所發佈的文章,除本報記者原創外,亦含有各大媒體、互聯網平臺推薦作品。如圖文侵權,請告知,我們會妥善處理!歡迎廣大朋友及作者直接投稿給我們!

電話:4000565698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