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40年死磕一件事,做出两家上市公司出口60多个国家,还读了个博

分享职场故事,交流职场经验,欢迎关注“萧毅哥”。

据研究表明,在上学的时候,只有一半的人会对自己选的专业表示满意,剩下的一半要么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思,只想通过自己的专业得到一个糊口的工作,要么心怀他想,打算毕业之后换别的行业去做。

在这些人里面,只有极少数人能够扭转自己原本的想法,逐渐喜欢上自己所学的专业。而在这些人里,只有凤毛麟角的几个人能够在自己原本的专业过得顺风顺水,甚至闯出一片广博的天地。

那么,这些人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呢?

他40年死磕一件事,做出两家上市公司出口60多个国家,还读了个博

01 40年的努力和坚持,终于修得一朝成就

在陶瓷产业中,欧神诺是不折不扣的龙头大亨,作为它的创始人,鲍杰军一开始却并不喜欢自己的这个专业。

60后的鲍杰军刚开始在景德镇陶瓷学院学习的时候,恨不得把自己肩上的校徽直接扔了。他觉得自己就读的学校不但又小又闭塞,而且自己修习的陶瓷专业又整天要跟泥巴打交道,没有一点技术含量。

所以,哪怕陶瓷机械设计有着独属于它的魅力,鲍杰军也因为过于厌恶而不愿意深究。但在大学毕业,并且留校当了教授之后,鲍杰军却慢慢从这个专业里找到了乐趣,在10年的教学生涯里,他喜欢上了这个专业,并且开始了不断地研究。还开始提升专业能力,发展起了自己的副业。

1992年,鲍杰军带着学生去佛山实习,无意间在那里发现了新的商机。那个时候,鲍杰军因为教龄和教学质量的优秀,已经要评上学校内的副教授,而且学校还为他们夫妻分配了新的房子。但鲍杰军却还是毅然决然地离开,决定在陶瓷行业去发展自己新的未来。

创业非常艰苦,中国陶瓷虽然厉害,但其实并没有成熟的制造装备,大多数的仪器都要从国外进口。鲍杰军和同伴们便从决定从这个方向入手,整天都不着家,窝在公司里研究全自动液压压砖机。

他40年死磕一件事,做出两家上市公司出口60多个国家,还读了个博

那段时间,他的妻子都抱怨道自己受了冷落,鲍杰军却兴致盎然,他觉得创业的过程就像是在精心培育自己的孩子,他们全身心投入打造出来的产业就像他们的儿子一样,比他们自己的生命还要重要。

就在这样的坚持之下,鲍杰军和伙伴们成功奠定了科达作为陶瓷行业龙头老大的基础,4年之后,柯达顺利上市,此时,鲍杰军已经为科达奉献了10年之久。科达上市之后,大股东们经过商讨,决定从庞大的科达中分出几个子公司来,其中一家,也就是欧神诺,正式归鲍杰军所有。这是鲍杰军人生的第2个重要机缘。

接手欧神诺之后,鲍杰军的压力不减反增。因为那个时候的欧神诺虽然看起来像是科达的孩子,实际上只是科达的一个小小的试验工厂而已。而鲍杰军要做的,就是再走一遍他10年前走过的路,将欧神诺变成第2个柯达,也上市了。

这是一条艰难至极的路,对鲍杰军来说,也是一条让他斗志昂然的路。因为对于那时候的他来讲,陶瓷已经不再只是一份糊口的工作,而是他认真热爱的东西。他只要按照自己从前所想的,尽自己的努力,引领行业继续发展,为陶瓷行业做出自己的贡献就可。

如今,鲍杰军已在欧神诺上花费将近20年的时间。他也像自己从前所想的那样,努力让欧神诺成为这个产业最有竞争力的企业之一,每年的产品出口60多个国家,产能超越一亿平方米。

40年的死磕,40年的努力,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非常难以坚持的。但鲍杰军心中的热爱却让他不仅坚持了下来,还取得了自己从前想都不敢想的成就。

鲍杰军说,无论是从前还是现在,他看自己都是用读书人的目光,他始终觉得自己骨子里还是个教师。所以,在做自己企业的同时,他还是继续钻研学习,将学习当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就是在这样的心态之下,鲍杰军不但成为了一个成功的企业家,还顺便拿下了管理学的博士学位,成为了普通人眼中真正的人生赢家。

02.这样的成就来源于哪些方面呢?

1.在工作中发掘兴趣

他40年死磕一件事,做出两家上市公司出口60多个国家,还读了个博

对于鲍杰军而言,一切的起源都是他对自己专业产生的兴趣,原本的鲍杰军虽然不喜欢自己的陶瓷专业,但在后来的教授过程中,他慢慢发现了这个专业的魅力,甚至寻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这才让他有了继续研究下去的决心。

我们普通人也是一样,想要在某个方面获得成就,那就必须在这其中发掘兴趣,让自己有想要继续下去的欲望。要知道,每一个行业都有这个行业的魅力,只要我们认真发掘就能够发现这个行业中吸引我们的那一点。

而一旦有了兴趣,我们就能够投入自己的工作,而且这时,这份工作还不会让我们觉得枯燥和无聊,因为现在我们的工作已经和兴趣挂钩,并且会越做越有干劲,慢慢就能够收获自己想要的东西。

2.不断提升专业知识和能力

当然,如果想要将自己的事业做大做强,光有兴趣还不够,我们没有办法只凭借兴趣就去达到一些成就,只有不断的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才能够慢慢发展。

更何况,无论我们做哪个行业,兴趣都只是基石,是我们闯到未来的脉络,要想沿着这个脉络一直往下走,并且克服重重难关,我们就必须用专业知识来武装自己,如果没有专业知识,哪怕我们冲劲再大,干劲儿再足,也没有办法走到未来。

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多钻研,多学习,不要一直在原地踏步。就像鲍杰军一样,他在刚刚开始创业的时候遭遇了很多的阻碍,陶瓷行业也没有他想象的那么顺利。那个时候的他就只能靠着自己的动手能力去制作真正属于自己的机器。

这对于刚开始的他来说非常的难,毕竟他只是一个教书育人的老师,但在不断学习,不断创新的过程中,他却凭借自己的双手制作出了真正的全自动液压压砖机。我们也应该拥有这种精神,遇到困难就学习新的技能去克服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越走越远。

他40年死磕一件事,做出两家上市公司出口60多个国家,还读了个博

3.光鲜背后的辛苦付出

所有的成就都不是一下子就能得来的,每个人起步的时候都非常艰难,就像鲍杰军一样,他在刚开始时也是一个只拥有技术,不了解任何产业技能的老师。但他却放弃原本顺遂的职业,转而全身心地投入新的创业当中,整天整夜地不着家,付出巨大的时间和精力去培养自己的产业。

普通人也是如此,所有的光鲜亮丽背后都脱离不了辛苦的付出。要想收获成就,我们也必须要付出努力。有时间就花时间去学习,有精力就将精力全部投入到自己目前的工作当中,只要有所付出,拼命努力,我们也能够收获自己想要的东西。

从一开始的时候,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去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更多的人是站在不喜欢的专业上,过着得过且过的生活。在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做的,就是从自己每天的工作里去发掘出能够让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让自己真正投入这些工作,并且为克服在这个工作上遇到的困难,而去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能力,并且为之付出自己的所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收获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你怎么看待鲍杰军的创业历程?你认为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取得像他这样的成就?欢迎在下面留下你的观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