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中如何進行有目的的練習,提升競爭力

1

工作十年的老司機一定更厲害嗎?

最近參加一個線上課程遇到了一個讓自己很頭疼的作業。作業要求以五年為一個時間段,列出從小到現在學會的知識或者技能。這些技能可以是工作、生活、興趣或其它領域。我抓耳撓腮了半天,腦子裡一片空白。真的想不出來曾經究竟學會了什麼,有哪些能夠拿得出手的東西。

這讓我脊背冒冷汗。過去的幾十年,我究竟是怎麼過的?有什麼能力是讓我能夠引以為傲的?有什麼知識在今天或未來依然能夠發揮強大的作用?有什麼閃光點可以寫到簡歷上成為濃濃的一筆的?在做自我介紹的時候,可以給自己貼什麼樣不同尋常的標籤?

甚至問自己這樣一個也許會引發尷尬的問題:作為一個工作十年的職場老“司機”,我真的比工作三年的新手厲害嗎?

這些問題歸結下來是這樣一個根本性的問題。為什麼看上去我沒有什麼像樣的積累?那些牛人和我們的差距是如何拉開的?

《刻意練習》這本書讓我對這些問題有了更多的思考。

沒有積累的根本原因在於,雖然努力過,做過各種各樣的事情,但本質上都是天真的練習。

所謂“天真的練習”,基本上只是反覆地做某件事情,並指望只靠那種反覆重複,就能提高表現和水平。

一般而言,一旦某個人的表現達到了自認為“可接受”的水平,就會錯誤地理解為只要繼續做同樣的事情,就是一種形式的練習,最終會因為經驗的積累而更出色。而真相是,當某個技能已經可以做到自動化,不增加新的訓練內容和難度,那麼,再多“練習”幾年,也不會有什麼進步。比如在本行業幹了20年的醫生、老師或司機。

與之相對應的,就是有目的的練習。它是通往刻意練習的第一步,能讓人產生真正的進步。

故名思義,有目的的練習就是要有定義明確的特定目標,在專注的練習過程中脫離舒適區,幷包括反饋。

也就是說,它包含四個關鍵要素。理解了這些要素,就有了進行有目的練習的鑰匙。

職場中如何進行有目的的練習,提升競爭力

2

定義明確的目標是有目的練習的前提

每次練習的目標要非常明確,就像射箭時要找到靶心,這樣才能引導練習。

比如練習快速閱讀的時候,是要提高判斷並獲取關鍵信息的速度,還是提高閱讀的信息輸入速度,亦或是加強閱讀後的信息輸出能力?針對不同的目標,練習的方法自會不同。

盲目的大量閱讀在某種程度上,也許也會加快閱讀的速度,提高信息獲取的質量,但是在能力提高到一定程度之後便很難再有提高。和經過刻意練習的人相比,最終的能力不在一個數量級上。

練習的目標要可以衡量,這樣才能知道練習是否正確、成功。比如在快速閱讀過程中需要具備通過書評、簡介、目錄等評價一本書的能力。如果把練習目標定義為在半小時內做出一本書是否值得讀的評價,根據目標,就可以判斷某一次練習是否達到目標。

練習的目標要分解,以便能獲得及時的反饋。比如,一年讀一百本書的目標離當前太遠,難以對眼下的練習起到具體的指導作用。需要把它分解細化,比如說一個月八本書,每個星期兩本書。這樣可以了嗎?比之前那個目標來說已經非常的細了。可是如果想進行真正的快速閱讀訓練,就要把目標進一步細化,細化到每天看150頁,甚至每分鐘看2.5頁。目標在時間跨度上越短,意味著可以越快地得到反饋。這對於訓練來說是非常大的一個優勢。如果能立即得到反饋,就能立即修正或作出改進,而不是在一個月之後才得知自己在某個方面還做得差強人意。即時監控心率的手環可以幫助我們即時控制有氧運動的強度,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職場中如何進行有目的的練習,提升競爭力

3

在學習區的練習才是有效的練習

美國著名的科學家本傑明·富蘭克林因為對電的研究而廣為人知。他還是一位作家、發明家。但他最痴迷的愛好是國際象棋。他甚至是美國第一位國際象棋比賽的選手。他下了30多年的國際象棋,和世界著名的棋手下過棋。富蘭克林在國際象棋上面花了大量的時間,可是他成為優秀的棋手了嗎?沒有。他的棋藝從來沒有達到和歐洲優秀選手相提並論的程度。這其中的關鍵原因就是他沒有走出舒適區、不斷挑戰自己,提高水平。

就好像一個人想要練習寫作,如果已經非常熟悉一個套路,按照這個熟悉的套路,即使再重複很多次,也只能說他做得更熟練而已。但是其進步卻非常有限。

要走出舒適區,就要給自己設置挑戰。比如

  • 更快,用更快的速度完成同樣的事情;
  • 更好,把同樣的事情做得更好;
  • 更寬,拓寬自己的技能領域或範圍,嘗試不同的風格,套路;
  • 更深,加深自己在某一個細分領域的能力。
職場中如何進行有目的的練習,提升競爭力

4

專注是保持高效練習的必要條件

我們在探索訓練策略、方法、路線圖的時候,或者問題領域比較模糊的時候,以及需要擴大信息搜索範圍的時候,適合於用發散思維。但是當我們在進行刻意練習的時候就需要高度專注。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精益求精,取得最好的成效。

注意力是一種非常有限的資源。據說幼兒階段的注意力大概能維持在15分鐘。到了兒童階段可以進一步增加到三、四十分鐘。而成人可以達到50分鐘。經過訓練的人可以時間更久。很多時候,我們會高估自己的注意力持續時間和專注的程度。如果你練習過冥想或者番茄鍾工作法,可能就會有體會,頭腦中的思緒是如何容易跑出軌道。為了保護我們的專注狀態,不要一次用盡全力。要為自己的工作插入休息時間和分心時間。

專注力需要維護。我們需要找到容易進入專注狀態的時間段,創造適合專注的環境。

我發現早上上班前的那段時間是我注意力最容易集中的時候。似乎已經成為習慣,很快就能進入專注狀態。可是晚上的時候就比較疲憊。如果強行進行腦力勞動,比如寫作,效率就會比較低,總是容易走神。

可以結合番茄工作法來保持專注,也就是每25分鐘作為一個番茄鍾,專注於單個任務,避免中斷、任務切換和分心。然後休息5分鐘。這種特意安排的休息適應了大腦無法長期抗拒分心的特點。如果連續工作四個番茄鍾以後,那麼就要休息的時間更長一些。

職場中如何進行有目的的練習,提升競爭力

專注力也是可以訓練的。用正念冥想的練習方法,可以增強對思維的覺察,從而增強定力。

5

沒有反饋就沒有提高

有個同事說,她的瑜伽有很大的進步,主要原因在於教練能夠提供很多專業的反饋,幫助她糾正錯誤的動作,把每一個動作做到位。

教練的反饋是很多運動員、音樂舞蹈專業人員提高技能的重要條件,也是刻意練習區別於有目的的練習的一個重要方面。

可是對於我們日常工作與生活當中的練習來說,很難具備這樣的條件。如果沒有教練,怎麼樣才能得到反饋呢?其實對於很多訓練來說,自己就是最好的教練。

《刻意練習》這本書裡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馬戲團的小丑負責在兩個表演節目的間隙給觀眾講笑話。要知道那個時候,觀眾要麼去買爆米花,或者互相聊天,很少有人能夠注意到小丑在說什麼。所以想要通過講笑話吸引觀眾的注意力,並且把他們逗笑,實在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可是這個小丑想到了一個非常簡單而有效的辦法去做練習。他拉住街頭上的行人,嘗試跟人家聊天,並且每次都用秒錶記錄下來談話能夠持續的時間。剛開始他只能做到半分鐘、1分鐘,甚至遇到很多拒絕。後來,慢慢地通過不斷練習,他就能吸引路人的興趣,讓談話能夠持續到幾分鐘。一個簡單的秒錶就可以記錄下來每次練習的結果,起到巨大的反饋作用。

現在有很多App或者可穿戴設備可以記錄很多我們感興趣的數據。比如手環可以記錄跑步、游泳的距離、速度。如果你更想關注心肺水平和心率,某些手環也可以採集這方面的數據。如果要練習唱歌、口語發音,相應的App不僅能夠錄音,而且能夠基於人工智能提供哪些地方做得不好、哪些地方做得好這樣的反饋。

職場中如何進行有目的的練習,提升競爭力

有時候觀察對比也是一種自我反饋的方式。比如練習寫作的時候,可以先找出一篇優秀的文章,進行模仿寫作。寫完之後再進行對比,分析差異所在。進行聲音、口語表達、演講練習的時候,回聽回看自己的錄音和錄像,並和標杆做對比,就可以找到需要改進的地方。

反思覆盤是另一種自我反饋方法。它是一種從歷史經驗中學習的很好的方法,每次練習之後以及一段時間以後,回顧練習的目標,評估自己的結果,分析差異,總結經驗教訓。比如可以自問自答一些問題: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還可以改進?有哪些經驗教訓?下一步要注意什麼?

職場中如何進行有目的的練習,提升競爭力

覆盤日記

6

結束語

回顧過去是為了更好地看向未來。任何時候亡羊補牢,也不算晚。重要的是開始釆取行動。我給自己留了一個作業,列出在未來五年,甚至十年最想習得的技能。你會如何完成這個作業呢?你的願望清單裡會有什麼內容呢?不管我們想學習什麼技能,顯然不能依靠簡單地重複。有目的的練習才能幫助我們更高效的達到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