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同性戀去病化30年:還有人認為這是一種病嗎?

設立於5月17日的“國際不再恐同日”成為了LGBT群體(男女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者)爭取權益的重要節點。這個節日起源於世界衛生組織在1990年的5月17日將“同性戀”從精神病名冊中剔除。各地圍繞著這一天開展系列教育、宣傳和倡導活動,希望喚醒人們關注因為恐懼同性戀、歧視性傾向而產生的一切生理和精神暴力以及不公平對待,進一步消除他們對LGBT群體的偏見。

互聯網使用越頻繁的人,包容程度越高

近年來,伴隨著LGBT活動的推廣和網絡媒介的興起,有關同性戀的信息得到了廣泛傳播,也讓公眾更加理解和包容同性戀群體。

圖解|同性戀去病化30年:還有人認為這是一種病嗎?

根據《2015年中國綜合社會調查》,在“同性戀是個人的事,他人不應該指責”這一看法上,人們選擇完全不同意和不太同意的比例合計達到了58.4%,僅有兩成持較同意和完全同意態度。大眾對同性戀的態度還是比較保守。

不過,相較於2005年的調查數據,十年間公眾對同性戀的包容度有所提升。公眾持同意看法的比例增長了7.9%。

圖解|同性戀去病化30年:還有人認為這是一種病嗎?

另外,2015年統計數據指出,相比報紙、雜誌、廣播等傳統媒介而言,以互聯網為主要信息來源的人對同性戀人群的包容程度最高。同時,互聯網使用頻率越高的人們,包容程度也就越高。

同性戀去病化30年:工作尚未真正完成

自從1990年的5月17日世界衛生組織將“同性戀”從精神病名冊中剔除,30年過去了,這個旨在讓同性戀群體不必再蒙受醫學上汙名的決定,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疾病和有關健康問題的國際統計分類》與《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早已不再認為性傾向是任何形式的疾病。2001年,我國CCMD-3(中國精神疾病診斷標準第三版)頒佈。它將同性戀從精神障礙診斷標準中去除,但仍保留了性指向障礙這一診斷。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同性戀的完全去病理化。

圖解|同性戀去病化30年:還有人認為這是一種病嗎?

2016年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發佈了《中國性少數群體生存狀況 – 基於性傾向、性別認同及性別表達的社會態度調查報告》。報告指出,目前竟還有2.3%的受訪者認可“同性戀不正常;同性戀傾向需要被矯正”的看法。甚至連LGBT群體中也有人認為這是一種病,需要去治療。

值得注意是,由於該問卷採用滾雪球線上調查的形式發放,以至於最終的調查對象可能更多集中在對LGBT議題至少不排斥的群體,現實生活中持同意“同性戀不正常;同性戀傾向需要被矯正”看法的比例也許會更高。

圖解|同性戀去病化30年:還有人認為這是一種病嗎?

除此之外,以把同性戀改為異性戀為目標的扭轉治療,依舊在各類精神衛生醫院和心理機構使用。《中國性科學》發表的關於精神醫師和心理諮詢師對同性戀群體態度的研究發現,有361名調查對象支持扭轉治療,佔了樣本全體的36.2%。不僅如此,調查還發現73位精神醫師和心理諮詢師曾對LGBT群體進行過扭轉治療,治療方法還涉及厭惡想象、電擊、催吐藥物和厭惡氣味等手段。

這除了受診斷/評估的影響外,追求經濟利益可能是進行扭轉治療的原因之一。2019年澎湃新聞記者曾暗訪多地醫院和心理診所,發現不少機構和醫生會宣稱同性戀不是病,但他們仍以“治療同性戀”為名收取檢查費和治療費。在暗訪視頻中,醫生稱半小時治療收費為580元,至少要接受三至六次諮詢才會有所好轉。

正因為目前社會上仍存留一些對LGBT群體的病理化認識,其中還有的是專業人士,造成大眾對該群體還存在著一些錯誤認知。這也導致了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會面臨著排斥和歧視。

上述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發表的報告還指出,超過一半的LGBT群體表示他們曾因為性傾向問題受到家人的歧視。他們在家庭、學校、職場生活中遭遇的不公平對待在形式上具有一定的共性,主要是被提醒注意言行或形象,被要求改變衣著打扮和行為舉止,以及遭遇語言攻擊。當然,除了這幾種比較常見的歧視形式之外,肢體暴力也時有發生在他們的日常生活環境中。

圖解|同性戀去病化30年:還有人認為這是一種病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