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發訴訟禁令遏止侵權行為

深圳:發訴訟禁令遏止侵權行為

深圳知識產權法庭已發出本年度首宗訴訟禁令。圖為深圳知識產權法庭。南方日報記者 魯力 攝

近日,深圳知識產權法庭發出本年度首宗訴訟禁令,裁定被申請人深圳市小天才電子有限公司立即停止在其展臺上突出使用“小天才”或者“小天才科技”字樣、立即停止在其展臺上或官網上使用企業名稱“深圳市小天才電子有限公司”。

啟動行為保全,發出臨時訴訟禁令要求停止侵權行為,是深圳法院提升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嚴格性和時效性的重要手段。在知識產權審判領域,深圳法院以改革思維推動知產審判改革,通過積極落地臨時禁令、探索懲罰性賠償制度、建設快審機制、繁簡分流改革等一系列創新舉措,不斷打通制約知識產權保護的“腸梗阻”,先行探索、率先示範,打造國際一流知識產權審判機構,構建最高效、最嚴格、最規範、最具創新活力的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示範區。

●南方日報記者 陳熊海 楊溢子

懲罰性賠償推行“嚴保護”

2019年5月,騰訊公司以武漢駿網公司等研發、銷售、運營的專門針對微信產品進行功能設置的俠客群控智能營銷系統構成不正當競爭為由,向深圳中院提起訴訟,並在訴中申請頒發臨時禁令。經過聽證與全面審查,同年9月,深圳中院知識產權法庭向武漢駿網公司發出臨時禁令,禁止武漢駿網公司宣傳、推廣、銷售通過群控系統操作在微信平臺發送大量營銷類垃圾信息的俠客群控智能營銷系統。

“在侵權糾紛訴訟中,一般法院判決生效後侵權方才被強制要求停止侵權行為,但是這時侵權後果可能已經比較嚴重,特別是在互聯網領域,侵權行為傳播快、危害大。頒發臨時禁令能夠及時制止侵權行為,防止損失進一步擴大”,深圳知識產權法庭法官鍾小凱表示,在該案中,微信平臺發佈用戶使用協議及使用規範,並採取封號等手段規制微信刷量行為,這只是治標之策,對製造虛假流量的俠客群控智能營銷系統頒發臨時禁令,從源頭上禁止涉案軟件刷虛假流量的功能,才是治本方案。

去年以來,針對知識產權客體不具有獨佔性,網絡知識產權侵權行為傳播快、危害大等特點,深圳法院積極、規範適用行為保全措施,著力提升司法救濟手段及時性、有效性,避免權利人“贏了官司、輸了市場”。2019年,深圳兩級法院共發出訴訟禁令8份,涉案金額超過一億元。

“頒發臨時禁令,對被申請人而言會導致產品立即停止生產銷售等經濟損失,以及商譽損失”,鍾小凱表示,“正是由於其嚴厲性,法院在頒發臨時禁令前必須經過審慎考慮,這對法官也是一個考驗。”

除了臨時禁令外,判決賠償金額也是推行“嚴保護”的另一重要方面。2019年,深圳兩級法院審結的知識產權一審案件判決賠償金額超億元,超法定賠償額判決案件1件,依照法定賠償額頂格判決4件,全額支持原告訴訟請求判決15件。在《全民槍戰》侵害《穿越火線》遊戲地圖著作權案中,判賠金額高達4500多萬。

在當前知識產權司法保護中,侵權損害賠償不足以彌補權利人損失的現象時有發生。為解決這一問題,深圳法院積極探索知識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

“雖然商標法等法律中已建立懲罰性賠償制度,但在司法實踐中,懲罰性賠償的適用條件不夠明確、具體,標準不好把握,導致司法實踐中極少用,高額判賠案例也少”,福田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庭庭長雷桂森說。

為此,福田法院在深圳率先出臺《侵害商標權案件適用懲罰性賠償責任審理指引》。該指引共二十四條,主要內容包括啟動懲罰性賠償責任的程序條件、啟動懲罰性賠償責任後需要落實的程序保障和審查的實體條件、適用懲罰性賠償責任實體要件的具體標準、賠償基數和賠償倍數的確定方法等,為懲罰性賠償提供了具體司法指引。此外,前海法院也制定了《適用知識產權懲罰性賠償的裁判指引》,對懲罰性賠償的適用予以規範和細化。

“懲罰性賠償針對知識產權惡意侵權行為加大打擊力度,能夠顯著提高違法成本,有效緩解知識產權維權舉證難、成本高、賠償低、效果差等困境,大大提升創新環境和營造良好營商環境”,鍾小凱表示。

快審繁簡分流實現“快保護”

一公司具有“潔面儀”的外觀設計專利,而深圳某貿易公司在網店中銷售與該公司潔面儀外觀相似的產品,涉嫌侵犯該公司專利權,於是深圳某貿易公司被告上法庭。

外觀設計專利侵權案件是專利案件中的一種類型,由於專利案件專業性強,部分案件複雜程度高、案件積壓、庭審冗長、一審週期長等問題容易受到外界詬病。“一些技術類案件需要技術比對和鑑定,有時一個案件的鑑定就歷經半年,造成長期未結案現象”,鍾小凱坦言。

如何提升知識產權案件辦案效率,以最快的速度保護創新主體?去年以來,深圳知識產權法庭率先開展外觀設計類專利案件快審模式改革。

“外觀設計專利和發明專利的特點有所區別,外觀設計專利並非技術性專利,而更多體現在外觀設計美感方面。在審判方面,外觀設計專利案件的審理難度比發明專利案件低,在審理方式上,更多通過視覺比對判斷外觀設計異同,較少涉及技術問題”,鍾小凱表示。

“另外,雖然外觀設計專利和發明專利在我國都被視為專利,但在英國、中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外觀設計是和專利並列的一種知識產權類型,法院將外觀設計侵權糾紛和專利侵權糾紛作為不同的知識產權案件類型進行審理”,鍾小凱表示,基於外觀設計專利案件本身屬性,深圳知識產權法庭對此類案件推廣快速審理機制。

快審機制推行後,大幅提升了司法效率。2019年,深圳知識產權法庭新收外觀設計專利糾紛案件1004件,審結1115件,快審團隊當庭宣判率超過90%,案件調撤率達64%,審理週期由改革前的平均6個月縮短至2個半月,呈現結案率高、調撤率高、當庭宣判率高的特點。此外,深圳知識產權法庭還梳理外觀設計專利糾紛案件侵權認定、舉證責任、合法來源抗辯等典型問題,選取具有代表性的19個案件推出快審案件示範判決,統一兩級法院裁判標準,提升審判效率。

探索快審模式改革是深圳法院推進知識產權案件繁簡分流改革的重要方面,深圳法院通過多種機制建設實現“繁案精審,簡案快審”。鍾小凱介紹,深圳知識產權法庭推行案件速裁機制,審理週期平均為一個月,基本可以做到當庭宣判。“對於比較複雜的發明專利案件,則成立精審組,發揮引導性作用,精雕細琢打造精品案件”。

“深圳法院的快審模式改革等繁簡分流舉措起到先行示範作用,為全國其它地區提供重要經驗。去年,深圳法院知識產權審判機制創新工作向省高院、最高院進行專題彙報得到充分肯定,不少地區的法院也紛紛學習深圳法院經驗。”鍾小凱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