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探源——甲骨中占卜和易经的联系与区别

我们前文讲过周易是由《易经》、《易传》所构成,一般称作周易,应该和周朝有着某种联系再里面,今天我们主要针从甲骨卜辞中寻找线索,其中涉及很多学者研究的观点,尤其是从甲骨的占卜中找到易经中存在的某种联系。


易经探源——甲骨中占卜和易经的联系与区别

1.甲骨文龟占与筮卜联系

易经探源——甲骨中占卜和易经的联系与区别

按照《周礼》的相关记载,当时具体负责卜筮工作的是下列六种人:大卜(龟占、筮卜、梦占都懂的官员)、卜师(龟卜兆象辨别吉凶的)、龟人(龟卜选龟)、棰氏(负责灼龟)、占人、筮人。即:

大卜:掌三兆之法,一曰玉兆,二曰瓦兆,三曰原兆。其经兆之体,皆百有二十,其颂皆千有二百。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掌三梦之法,一曰致梦,二曰觭梦,三曰咸陟。其经运十,其别九十。以邦事作龟之八命,一曰征,二曰象,三曰与,四曰谋,五曰果,六曰至,七曰雨,八曰瘳。以八命者赞三兆、三易、三梦之占,以观国家之吉凶,以诏救政。凡国大贞,卜立君,卜大封,则视高作龟。大祭祀,则视高命龟。凡小事,莅卜。国大迁、大师,则贞龟。凡旅,陈龟。凡丧事,命龟。

卜师:掌开龟之四兆,一曰方兆,二曰功兆,三曰义兆,四曰弓兆。凡卜事,视高。扬火以作龟,致其墨。凡卜,辨龟之上下、左右、阴阳,以授命龟者而诏相之。

龟人:掌六龟之属,各有名物。天龟曰灵属,地龟曰绎属,东龟曰果属,西龟曰雷属,南龟曰猎属,北龟曰若属。各以其方之色与其体辨之。凡取龟用秋时,攻龟用春时,各以其物入于龟室。上春衅龟,祭祀先卜。若有祭事,则奉龟以往;旅亦如之,丧亦如之。

菙氏:掌共燋契,以待卜事。凡卜,以明火爇燋,遂吹其焌契,以授卜师,遂役之。

占人:掌占龟,以八筮占八颂,以八卦占筮之八故,以视吉凶。凡卜筮,君占体,大夫占色,史占墨,卜人占坼。凡卜筮,既事,则系帛(币)以比其命。岁终,则计其占之中否。


易经探源——甲骨中占卜和易经的联系与区别


一般情况下,非卜筮的官员是不亲自卜筮的,也有特殊情况,在甲骨文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商王自己给自己占卜而论吉凶的(癸子(巳)王卜,鼎(貞):旬亡(忧)。才(在)四月。王※(占)曰:大吉。——补编10942)。

根据《周礼》中占人的说法:凡卜筮,既事,则系帛(币)以比其命。岁终,则计其占之中否。也就是整个占卜的过程最后会统计起来,是否准确,进行验证,我们兹列举几例:

癸子(巳)〔卜〕鼎(貞):〔旬亡(憂)〕。(合编4846)(癸巳这一天贞卜,最近十天是否有什么事情发生)

癸卯卜,〔鼎(貞):旬亡(憂)〕。(合编4846)(癸巳过了十天以后,癸卯再次贞卜,后面十天是否会有事情发生)

易经探源——甲骨中占卜和易经的联系与区别

甲骨文“鼎”上有卜的作用,所以命名为贞


易经探源——甲骨中占卜和易经的联系与区别

那易经和龟占有那些区别以及联系呢?

《周礼春宫》:簭人掌三易。以辨九筮之名,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九筮之名。一曰巫更,二曰巫咸,三曰巫式,四曰巫目,五曰巫易,六曰巫比,七曰巫祠,八曰巫参,九曰巫环,以辨吉凶。凡国之大事,先筮而后卜。上春。相筮。凡国事,共筮。

易经探源——甲骨中占卜和易经的联系与区别

易经与龟占的联系

一、吉凶论。龟占与易经(筮占)区别

易经探源——甲骨中占卜和易经的联系与区别

甲骨文“吉”字


易经探源——甲骨中占卜和易经的联系与区别

龟卜“吉”


易经探源——甲骨中占卜和易经的联系与区别

二、叙事、无吉凶论,龟占与易经联系


易经探源——甲骨中占卜和易经的联系与区别

三、先叙事,在定吉凶

龟占之辞

…王其又且(祖)辛牢又…  大吉(补编8739)

…王其田叀(惠)※(翌)日…  大吉(补编9026)

…※(翌)日乙(?)王其田…  大吉(补编9036)

易经之辞

困卦——六三:困于石,据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

大壮卦——上六: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无攸利,艰则吉。

所以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1)易经和龟占中的吉凶论,就是卜筮的本源,所以编撰易经目的当属于卜筮;(2)卦、爻辞与占辞类似的文体,而有复杂于占辞,所以,卦、爻辞是多个筮辞的合并(辞体的具体区别留在后面再论述)

甲骨文与易经的区别研究

一整套龟占分为:时间、贞辞、占辞和验辞

易经探源——甲骨中占卜和易经的联系与区别

事例1:癸巳卜,贞:旬亡祸?王占曰:有祟!其有来艰。迄至五日丁酉,允有来艰自西。沚告曰:土方征于我东鄙,二邑,方亦侵我西鄙田。

(这十天会不会发生灾祸。占辞记兆文所示的占卜结果:说有灾祸发生。验辞记兆文所示的占卜结果:过五天到丁酉这一天,确实有来自西方的灾祸。土方侵入了东方的边境,对二邑进行了掠夺;方也在西方边境抢夺田里的庄稼。)

事例2:癸未王卜,鼎(貞):旬亡(憂)。王※(占)曰:大吉。才(在)三月甲申彡上甲。 一

事例3:癸卯王卜,鼎(貞):旬亡(憂)。才(在)四月。王※(占)曰:大吉。甲辰彡大甲

事例4:癸酉王卜,鼎(貞):旬亡(憂)。王※(占)曰:吉。才(在)十月又一,甲戌妹工※(冊),其※,隹(唯)王三祀。  一

以上是有关龟占记载的几个事例,但是那么多龟卜材料上的记载很多都是时间+鼎(贞)+旬亡(10天内天气情况),有叙辞的不算太多,我们可以试图猜想,龟卜中,只有发生重大的事件才会经行叙辞的描述和记载,一般情况,是否下雨等等这种天气或者微不足道的事情,在龟卜上是简单的记述,甚至不做吉凶论断,而且占人、卜师等最后将这些龟壳会用帛(丝)统一管理起来到了年终来出来检验正确与否,就是我们现代人俗称的统计学,这个和易经是有很大的区别的,根据李镜池先生的研究,他把龟占分为七类:

1.贞旬式(10天内是否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癸卯卜,專鼎(貞):旬亡(憂)。(补编13241)

癸子(巳)卜,鼎(貞):旬亡(憂)。才(在)六月。 一(补编13367)


整体格式一般为:卜日——王——卜——在某地——贞人——贞——兆——月份——年祀

2.叙事类

□午卜:又于子戠十犬、卯牛一。(补编10470)

甲子卜,(賓)鼎(貞):翼(翌)乙丑㞢于且(祖)〔乙〕。

■■卜,□鼎(貞):翼(翌)壬寅雨。(补编3824)

3.贞旬叙事式(这个其实应该算是贞旬式里面)

癸丑王卜,鼎(貞):旬亡(憂)。王※(占)曰:吉。才(在)正月甲寅祭小甲(※)大甲(补编10943)

癸卯王卜,鼎(貞):旬亡(憂)。王※(占)曰:吉。才(在)十月二甲辰祭大甲上甲。(补编10943)

易经探源——甲骨中占卜和易经的联系与区别

(补编10943)

4.对贞式

丁丑卜,(賓)鼎(貞):爾(得)。王(占)曰:“其(得),隹(唯)庚;其隹(唯)丙,其(齒)。”四日庚辰爾允(得)。十二月。(一个叫宝的占卜史官和王共同占卜,宝说一个叫“爾”的可以得到,王却说一个叫“其”的可以得到,最后宝预测的准确)


易经探源——甲骨中占卜和易经的联系与区别

5.签署式(占卜后附上占卜人的姓名)

庚寅帚(婦)示三屯。亘。


易经探源——甲骨中占卜和易经的联系与区别

6.天干地支记法


月一正曰食麥。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子(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子(巳)。壬午。癸(“癸”下漏刻“未”字)。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子(巳)。二月父。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子(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子(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

易经探源——甲骨中占卜和易经的联系与区别

7.纯粹计数事

八 一 二 三 四 二告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八 一 二告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一 二 三 四


易经探源——甲骨中占卜和易经的联系与区别

易经中分为六种卦、爻辞:

1.纯粹吉凶式

乾卦:元亨利贞

恒六二:悔亡

大壮:贞吉

2.单叙事不表吉凶

坤初六:履霜,坚冰至

随卦六二:系小子,失丈夫

3。先叙事后吉凶

乾卦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蒙六四:困蒙,吝。

4.先吉凶后叙事

小畜卦:亨,密云不雨,自我西郊。

颐卦卦辞:颐:贞吉;观颐,自求口实。

5.叙事、吉凶、叙事、吉凶

随九四:随有获,贞凶;有孚在道,以明何咎。

6.先吉凶,在叙事,在吉凶;或者叙事、吉凶、叙事杂糅

坤卦: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我们可以把龟占和易经的东西整理下,他们之间有那些联系以及区别(今日只罗列部分)

不同点:

1.易经里面涵盖很多历史史实,也就是预测中涵盖先王的一些事迹;龟占没有,他主要依据的是太卜、卜师等观察龟的兆文论吉凶,这是两者构成上最大的区别;

2.预测的方式两者不同,龟占涉及到很多步骤,易经的预测分为很多种方式,主要有汉代的京方六壬、孔子大衍筮法、金钱摇等,越靠后越简便

3.龟占一般上来说预测的是近期(一旬)所发生的事情,大衍筮法、京方六壬、梅花易数等等一般也是对近期的事情预测,没有具体时间的要求,更加趋向于灵活

4.龟占主要是对后面发生事件进行预测,龟兆之辞我们无从查看,但是通过甲骨中对贞式的猜想,肯定就类似与今天预测师傅们的各有所长,多次预测以后推举更优更准的师傅做预测的行业一样;而易经里面有和龟占很大的不同,易经里面涉及很多象占之辞,乾为龙,坤为马之类,龟卜我们不清楚,但是龟卜没有体现,只是单纯的叙事以及吉凶。

相同点:

两者之间都是预测的一种方式,《周礼》中对龟占以及卜筮都有描述:凡国事,先筮而后卜;都归属于大卜管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