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駐村書記 為民工作不怕苦

精準扶貧到村裡,春光明媚豔陽天。

村中漫步風送爽,心曠開懷並神怡。

錦松組長來指導,工作組員羅斌他。

為民工作不怕苦,壯志興農脫貧餘。

……

“90後”駐村書記 為民工作不怕苦

雷州市烏石鎮泗寮村的駐村扶貧幹部羅斌(左)與村民交流。 記者 李忠 攝

在雷州市烏石鎮泗寮村,傳誦著幾首讚頌扶貧工作隊和扶貧幹部的雷歌,也代表了當地村民的心聲。

雷歌中提到的羅斌,是泗寮村駐村第一書記。自2016年5月新一輪精準扶貧工作啟動,他就來到這個原來只在地圖上看到的“熟悉又陌生”的地方——雷州,並且一干就是4年,讓小山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成為當地美麗新農村的一個樣板。

駐村更需“駐心”

泗寮村位於雷州烏石鎮嘉山嶺下,之前道路泥濘交通不便,村民生活比較困難,是名副其實的窮鄉僻壤,被列為省定貧困村。2016年5月,按照新時期精準扶貧工作的部署,佛山市順德區樂從鎮牽頭會同順德區供電局和湛江市供銷社等部門進駐該村進行幫扶。順德供電局容桂供電所配電業務員羅斌被委以重任,擔任該村扶貧工作隊隊長兼駐村第一書記。

作為一名“90後”,儘管自己沒有農村工作經驗,但羅斌還是自告奮勇,將駐村扶貧這份差事給領了下來。“我願意接受挑戰,希望從中得到鍛練,讓自己走向成熟!”當時,他顯得信心十足。

然而,離開長期生活的城市,來到泗寮村這個陌生的環境,面對著超乎想象的艱辛和諸多的困難,他的心中難免打起“退堂鼓”。對於這個年輕的“城市儂”,泗寮村幹部群眾給予他熱情的接待,讓他深受感動,“都說雷州是南蠻之地,但深入瞭解後,才深刻地體會到這裡的群眾是如此質樸和善良!”

緣於這份感動,羅斌咬緊牙關,在這片窮鄉僻壤紮下根來。這裡沒有外賣,只能自己學著做飯;這裡交通不便,而往返烏石鎮區與泗寮村之間,他只能騎摩托車;這裡沒有wifi,還經常停電,有些時候晚上只有書本陪他度過漫漫長夜……

“學生年代,我喜歡看地圖,雷州半島,距離這麼遠,我可能一輩子都沒有機會去的,沒想到一來就是四年,還成了我的‘第二故鄉’。”經過四年的鍛鍊,羅斌身上發生了很多變化,之前城裡的白淨小夥變成黑壯的農村大叔;之前順德駐雷州工作組最年輕的駐村幹部,如今成了“最老的隊員”,扶貧隊員換了一批又一批,他仍然選擇堅守。

與羅斌一起駐村的扶貧專員唐丈理說,羅書記平時工作非常認真,任何事都是盡心盡力,總會想方設法提高貧困戶收入,使村莊變得更好,時常都是忙到凌晨一兩點,“有時還是我催他才睡覺”。

當問及駐村這麼辛苦,是否動搖過時,他說:“駐村更需要駐心,剛剛來那幾個月,曾經動搖過。因為剛來,人生地不熟的,又完全聽不懂雷州話,況且在順德的女朋友催著我回去結婚呢!現在好了,與村民熟悉了,還會說點簡單的雷州話。因為年輕,大家都叫我小羅,村民對我非常好,總會拿一些剛摘的蔬菜瓜果給我,真的非常感謝大家的支持。”

扶貧先“扶智”

“我第一次進村,看到小孩都是灰頭土臉的,衣服都沾滿紅泥,臉上卻洋溢著天真燦爛的笑容。”羅斌回憶說,當時看到這一情景,內心一怔: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

“90後”駐村書記 為民工作不怕苦

雷州市烏石鎮泗寮村駐村扶貧幹部羅斌(左)與村民交流。 記者 李忠 攝

經過到學校走訪,發現該村小學非常簡陋。不說多媒體教室,這裡連課桌椅都是破破爛爛的,特別是滿操場的紅泥,看著讓人心酸。他立刻聯繫順德供電局和扶貧工作組,通過多方籌措,共籌集了120多萬元,用來改善學校的教育環境。

“看,這就是我們的泗寮小學,現在漂亮多了。”記者採訪當天,泗寮村黨支部書記鄧輝強指著剛剛修建好的校門和學生宿舍,開心地說,“你們看,這多虧了小羅同志,把舊房改建為知行舍,可以供孩子們寄宿、吃飯、閱讀等。如今學校越來越漂亮,越辦越好,好多以前在鄰村讀書的小孩都選擇回來讀書了,甚至鄰村的學生也想轉校過來就讀。”

“建立知行舍,是因為我經常看到,有些學生中午不回家,經常是趴在枇杷樹底下寫作業或者午休,看著令人心疼。”羅斌說,這個集閱讀、休息、飯堂於一體的多功能活動室,命名“知行舍”,就是希望學生們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在知行合一中努力學習,無愧母校培養,成為社會有用之才

據瞭解,羅斌自了解學校情況後,積極發動廣東省慈善總會、樂從鎮人民政府、順德供電局等群團力量,為泗寮小學完善硬底化操場,籌得電腦30臺,還獲贈課桌椅、籃球架等設施一批,樂從鎮人民政府團委、順德區環保協會等為該小學捐贈1000餘冊課外讀物以及文具書包等學習用品。除此之外,他還持續推進教育幫扶項目,全面落實教育補助政策,讓貧困戶適齡兒童教育有保障,並深入動員符合條件的貧困戶子女報讀“順德班”,鼓勵他們繼續接受教育,通過讀書改變命運。

“供電局小夥還真來電”

“阿嬸,你認識這個人嗎?”記者指著羅斌問。

“肯定認識,小羅同志嘛,經常在村裡走來走去,誰不認識呢?”該村村民陳阿婆笑著說,這硬底化道路,可是小羅同志等人的功勞哩。以前,泗寮村的基礎設施十分落後,全村連一條硬底化道路都沒有,只有一條坎坷的紅土路。每逢雨天,紅土路又粘又滑,走不了幾步,腳上便粘滿了紅土,甩都甩不掉,村民只能呆在家裡。汽車開不進來,農產品只能以“螞蟻搬家”的方式拉出去,增加運輸成本不說,還往往被迫“賤賣”。因而修建硬底化道路便成了全體村民的“夙願”。

面對村民一雙雙期盼的眼神,他暗暗決定,要把修路列為破解當地發展“瓶頸”的頭等大事來抓落實。為此,他將群眾這一意願向局領導及工作組彙報,引起高度重視,多方籌集了一筆資金,再加上新農村建設資金支持,該村硬底化村道終於修通。同時,針對村中主幹道路車流量大、村民夜晚出行存在安全隱患的問題,他聯合幫扶牽頭單位和協作單位的資金,幫扶該村裝了113盞太陽能路燈,實現村主幹道路亮化,保障了村民夜晚出行的安全。此外,羅斌積極與村兩委幹部、村民代表探討新農村建設規劃,結合泗寮村實際情況,發揮協作單位的資源優勢,在順德樂從鎮人民政府的牽頭下,共同完成了該村公共廁所、生活垃圾池、文化廣場、籃球場、安全飲水、老人活動中心等基礎民生設施建設,使泗寮村的村容村貌發生了很大的改變。

如今漫步泗寮村,只見村舍整齊,硬底化村道四通八達,路兩邊種滿綠樹紅花,掩映在高高的節能路燈中,頗有城市街頭的韻味。每當夜幕降臨,在該村文體廣場,忙完農活、吃過晚飯的村民們三兩聚集,或閒聊散步、或跳廣場舞,享受一日裡難得的閒暇。

“這位從供電局過來的駐村扶貧小夥子,還真來‘電’,可謂電力十足。”鄧輝強說,在推進新農村建設的同時,羅斌還認真落實好扶貧工作組實施的轉移就業、技能培訓等,動員貧困戶實現轉移就業,幫助多名貧困戶轉移到樂從鎮工廠就業,幫助1名貧困戶完成化妝師技能課程以及39名貧困戶完成電商技能培訓課程,還積極在當地尋找產業合作機會,幫助貧困戶增加收入。此外,他還積極幫助貧困戶發展生產,激發貧困戶的內生動力,培養了3戶養牛大戶;積極拓寬銷售渠道,聯繫幫扶單位等多方力量,幫助農戶銷售滯銷農產品等,“小夥的拼勁在村中有口皆碑”。

據瞭解,由於在扶貧期間表現優異,幫扶泗寮村順利通過了2016-2019年度的各級考核,羅斌先後榮獲2017年度湛江市“百名優秀扶貧幹部”稱號、“廣東省2016-2018年脫貧攻堅突出貢獻個人”、“廣東電網公司2018年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稱號等,2016-2019年在順德區扶貧工作年度個人考核中均被評為“優秀”。

羅斌扶貧工作感言——

讓農村人過上城裡人的生活

入職以來,在工作上最有成就感的事情就是受到單位的重視,外派駐村開展精準扶貧工作。脫貧攻堅戰是我們國家的三大攻堅戰之一,我為能夠參與到這一項工作中感到驕傲。

2016年5月,我第一次來到泗寮村,這裡的一切給我的感觸就是萬物待興的樣子。進村的道路是那種一米一個坑的紅泥土道路,從路口開車到村要花上半個鍾,車子時速不能超過20公里,超過這個時速車子就會非常顛簸。多方合力加大資金投入力度,終於建成了一條通暢的水泥道路,順應了這個村莊在扶貧政策下準備起步的態勢。我有幸見證了這條進村大路的變化。

我剛到這個村莊的時候,村民的飲水存在困難,水壓低,雜質多。我們聯繫了當地的水務部門,形成合力幫助該村建了一座23米高的水塔和一口180米深的水井。如今這座高高聳立在泗寮村中央的水塔成為了該村標誌性建築。

以往傍晚時分,村民早早吃飯洗澡就休息了,村莊晚上靜悄悄、黑乎乎的。為了提升村民的身體素質和生活質量,我們在荒地上開拓出了一片給村民休閒娛樂的新天地,建設起了籃球場、文化舞臺、公共廁所,還在主村道路邊上都豎起了太陽能路燈。村民晚上有了休閒活動的場所,村裡還成立了舞蹈隊、籃球隊,從此,村莊晚上也變得熱鬧起來了。

全力打贏脫貧攻堅戰,讓農村人過上城裡人的生活,我們責無旁貸,將全力以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