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驻村书记 为民工作不怕苦

精准扶贫到村里,春光明媚艳阳天。

村中漫步风送爽,心旷开怀并神怡。

锦松组长来指导,工作组员罗斌他。

为民工作不怕苦,壮志兴农脱贫余。

……

“90后”驻村书记 为民工作不怕苦

雷州市乌石镇泗寮村的驻村扶贫干部罗斌(左)与村民交流。 记者 李忠 摄

在雷州市乌石镇泗寮村,传诵着几首赞颂扶贫工作队和扶贫干部的雷歌,也代表了当地村民的心声。

雷歌中提到的罗斌,是泗寮村驻村第一书记。自2016年5月新一轮精准扶贫工作启动,他就来到这个原来只在地图上看到的“熟悉又陌生”的地方——雷州,并且一干就是4年,让小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当地美丽新农村的一个样板。

驻村更需“驻心”

泗寮村位于雷州乌石镇嘉山岭下,之前道路泥泞交通不便,村民生活比较困难,是名副其实的穷乡僻壤,被列为省定贫困村。2016年5月,按照新时期精准扶贫工作的部署,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牵头会同顺德区供电局和湛江市供销社等部门进驻该村进行帮扶。顺德供电局容桂供电所配电业务员罗斌被委以重任,担任该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兼驻村第一书记。

作为一名“90后”,尽管自己没有农村工作经验,但罗斌还是自告奋勇,将驻村扶贫这份差事给领了下来。“我愿意接受挑战,希望从中得到锻练,让自己走向成熟!”当时,他显得信心十足。

然而,离开长期生活的城市,来到泗寮村这个陌生的环境,面对着超乎想象的艰辛和诸多的困难,他的心中难免打起“退堂鼓”。对于这个年轻的“城市侬”,泗寮村干部群众给予他热情的接待,让他深受感动,“都说雷州是南蛮之地,但深入了解后,才深刻地体会到这里的群众是如此质朴和善良!”

缘于这份感动,罗斌咬紧牙关,在这片穷乡僻壤扎下根来。这里没有外卖,只能自己学着做饭;这里交通不便,而往返乌石镇区与泗寮村之间,他只能骑摩托车;这里没有wifi,还经常停电,有些时候晚上只有书本陪他度过漫漫长夜……

“学生年代,我喜欢看地图,雷州半岛,距离这么远,我可能一辈子都没有机会去的,没想到一来就是四年,还成了我的‘第二故乡’。”经过四年的锻炼,罗斌身上发生了很多变化,之前城里的白净小伙变成黑壮的农村大叔;之前顺德驻雷州工作组最年轻的驻村干部,如今成了“最老的队员”,扶贫队员换了一批又一批,他仍然选择坚守。

与罗斌一起驻村的扶贫专员唐丈理说,罗书记平时工作非常认真,任何事都是尽心尽力,总会想方设法提高贫困户收入,使村庄变得更好,时常都是忙到凌晨一两点,“有时还是我催他才睡觉”。

当问及驻村这么辛苦,是否动摇过时,他说:“驻村更需要驻心,刚刚来那几个月,曾经动摇过。因为刚来,人生地不熟的,又完全听不懂雷州话,况且在顺德的女朋友催着我回去结婚呢!现在好了,与村民熟悉了,还会说点简单的雷州话。因为年轻,大家都叫我小罗,村民对我非常好,总会拿一些刚摘的蔬菜瓜果给我,真的非常感谢大家的支持。”

扶贫先“扶智”

“我第一次进村,看到小孩都是灰头土脸的,衣服都沾满红泥,脸上却洋溢着天真灿烂的笑容。”罗斌回忆说,当时看到这一情景,内心一怔: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

“90后”驻村书记 为民工作不怕苦

雷州市乌石镇泗寮村驻村扶贫干部罗斌(左)与村民交流。 记者 李忠 摄

经过到学校走访,发现该村小学非常简陋。不说多媒体教室,这里连课桌椅都是破破烂烂的,特别是满操场的红泥,看着让人心酸。他立刻联系顺德供电局和扶贫工作组,通过多方筹措,共筹集了120多万元,用来改善学校的教育环境。

“看,这就是我们的泗寮小学,现在漂亮多了。”记者采访当天,泗寮村党支部书记邓辉强指着刚刚修建好的校门和学生宿舍,开心地说,“你们看,这多亏了小罗同志,把旧房改建为知行舍,可以供孩子们寄宿、吃饭、阅读等。如今学校越来越漂亮,越办越好,好多以前在邻村读书的小孩都选择回来读书了,甚至邻村的学生也想转校过来就读。”

“建立知行舍,是因为我经常看到,有些学生中午不回家,经常是趴在枇杷树底下写作业或者午休,看着令人心疼。”罗斌说,这个集阅读、休息、饭堂于一体的多功能活动室,命名“知行舍”,就是希望学生们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在知行合一中努力学习,无愧母校培养,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据了解,罗斌自了解学校情况后,积极发动广东省慈善总会、乐从镇人民政府、顺德供电局等群团力量,为泗寮小学完善硬底化操场,筹得电脑30台,还获赠课桌椅、篮球架等设施一批,乐从镇人民政府团委、顺德区环保协会等为该小学捐赠1000余册课外读物以及文具书包等学习用品。除此之外,他还持续推进教育帮扶项目,全面落实教育补助政策,让贫困户适龄儿童教育有保障,并深入动员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子女报读“顺德班”,鼓励他们继续接受教育,通过读书改变命运。

“供电局小伙还真来电”

“阿婶,你认识这个人吗?”记者指着罗斌问。

“肯定认识,小罗同志嘛,经常在村里走来走去,谁不认识呢?”该村村民陈阿婆笑着说,这硬底化道路,可是小罗同志等人的功劳哩。以前,泗寮村的基础设施十分落后,全村连一条硬底化道路都没有,只有一条坎坷的红土路。每逢雨天,红土路又粘又滑,走不了几步,脚上便粘满了红土,甩都甩不掉,村民只能呆在家里。汽车开不进来,农产品只能以“蚂蚁搬家”的方式拉出去,增加运输成本不说,还往往被迫“贱卖”。因而修建硬底化道路便成了全体村民的“夙愿”。

面对村民一双双期盼的眼神,他暗暗决定,要把修路列为破解当地发展“瓶颈”的头等大事来抓落实。为此,他将群众这一意愿向局领导及工作组汇报,引起高度重视,多方筹集了一笔资金,再加上新农村建设资金支持,该村硬底化村道终于修通。同时,针对村中主干道路车流量大、村民夜晚出行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他联合帮扶牵头单位和协作单位的资金,帮扶该村装了113盏太阳能路灯,实现村主干道路亮化,保障了村民夜晚出行的安全。此外,罗斌积极与村两委干部、村民代表探讨新农村建设规划,结合泗寮村实际情况,发挥协作单位的资源优势,在顺德乐从镇人民政府的牵头下,共同完成了该村公共厕所、生活垃圾池、文化广场、篮球场、安全饮水、老人活动中心等基础民生设施建设,使泗寮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如今漫步泗寮村,只见村舍整齐,硬底化村道四通八达,路两边种满绿树红花,掩映在高高的节能路灯中,颇有城市街头的韵味。每当夜幕降临,在该村文体广场,忙完农活、吃过晚饭的村民们三两聚集,或闲聊散步、或跳广场舞,享受一日里难得的闲暇。

“这位从供电局过来的驻村扶贫小伙子,还真来‘电’,可谓电力十足。”邓辉强说,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同时,罗斌还认真落实好扶贫工作组实施的转移就业、技能培训等,动员贫困户实现转移就业,帮助多名贫困户转移到乐从镇工厂就业,帮助1名贫困户完成化妆师技能课程以及39名贫困户完成电商技能培训课程,还积极在当地寻找产业合作机会,帮助贫困户增加收入。此外,他还积极帮助贫困户发展生产,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培养了3户养牛大户;积极拓宽销售渠道,联系帮扶单位等多方力量,帮助农户销售滞销农产品等,“小伙的拼劲在村中有口皆碑”。

据了解,由于在扶贫期间表现优异,帮扶泗寮村顺利通过了2016-2019年度的各级考核,罗斌先后荣获2017年度湛江市“百名优秀扶贫干部”称号、“广东省2016-2018年脱贫攻坚突出贡献个人”、“广东电网公司2018年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等,2016-2019年在顺德区扶贫工作年度个人考核中均被评为“优秀”。

罗斌扶贫工作感言——

让农村人过上城里人的生活

入职以来,在工作上最有成就感的事情就是受到单位的重视,外派驻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脱贫攻坚战是我们国家的三大攻坚战之一,我为能够参与到这一项工作中感到骄傲。

2016年5月,我第一次来到泗寮村,这里的一切给我的感触就是万物待兴的样子。进村的道路是那种一米一个坑的红泥土道路,从路口开车到村要花上半个钟,车子时速不能超过20公里,超过这个时速车子就会非常颠簸。多方合力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终于建成了一条通畅的水泥道路,顺应了这个村庄在扶贫政策下准备起步的态势。我有幸见证了这条进村大路的变化。

我刚到这个村庄的时候,村民的饮水存在困难,水压低,杂质多。我们联系了当地的水务部门,形成合力帮助该村建了一座23米高的水塔和一口180米深的水井。如今这座高高耸立在泗寮村中央的水塔成为了该村标志性建筑。

以往傍晚时分,村民早早吃饭洗澡就休息了,村庄晚上静悄悄、黑乎乎的。为了提升村民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我们在荒地上开拓出了一片给村民休闲娱乐的新天地,建设起了篮球场、文化舞台、公共厕所,还在主村道路边上都竖起了太阳能路灯。村民晚上有了休闲活动的场所,村里还成立了舞蹈队、篮球队,从此,村庄晚上也变得热闹起来了。

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让农村人过上城里人的生活,我们责无旁贷,将全力以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