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为皇室烧造,在《宣德鼎彝谱》所记载的龙泉哥窑

哥窑,一直是中国陶瓷史上既神秘难解又十分有趣的课题。哥窑之所以神秘,在于其至今仍有很多关键信息没有得到揭示。

陈生(福羲拍卖)

龙泉哥窑指古代龙泉哥窑产的名贵瓷器。哥窑的文献记载最早可见于明代《宣德鼎彝[yí]谱》。由于柴窑被传为五代所烧,故后世只列五大名窑,即官、哥、汝、定、钧。作为五大名窑之一的哥窑,历来受到收藏家、鉴赏家、考古学家等专家学者的重视和关注。考古发掘和民间收藏说明龙泉哥窑确实存在。传世哥窑与龙泉哥窑相比较,各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是后世仿制的类哥窑型产品,不能与真正的哥窑混为一谈。

现在能见到的哥窑传世作品均为宫中藏品,最主要的三处博物馆分别是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馆。下面带大家欣赏一下存世罕见的哥窑。

1、

只为皇室烧造,在《宣德鼎彝谱》所记载的龙泉哥窑

南宋 哥窑米黄釉葵花式洗 故宫博物院藏

龙泉黑胎青瓷的特征与文献记载的哥窑相符。

特征一:多断纹,明代陆深《春风堂随笔》:“哥窑,浅白断纹,号百圾碎。”

特征二:紫口铁足日人所著中国美术史称:“哥窑------亦紫口铁足为多” 史类编载:“其足皆铁色,亦浓淡不一”.

特征三:色青,浓淡不一。史类编载:“章生一、生二之窑,皆青,浓淡不一”格古要论载:“旧哥窑色青,浓淡不一”。

特征四:宋代器型《遵生八笺》中的“官窑品格大率与哥窑相同”。

2、

只为皇室烧造,在《宣德鼎彝谱》所记载的龙泉哥窑

南宋 哥窑青釉双鱼耳炉 故宫博物院藏

《七修类稿续编》一书,内中有这样的记载:“哥窑与龙泉窑皆出处州龙泉县,南宋时有章生一、生二弟兄各主一窑,生一所陶者为哥窑,以兄故也,生二所陶者为龙泉,以地名也;其色皆青,浓淡不一;其足皆铁色,亦浓淡不一。旧闻紫足,今少见焉,惟土派细薄,釉色纯粹者最贵;哥窑则多断纹,号曰百圾碎。

3、

只为皇室烧造,在《宣德鼎彝谱》所记载的龙泉哥窑

宋 哥窑灰青釉胆瓶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4、

只为皇室烧造,在《宣德鼎彝谱》所记载的龙泉哥窑

宋 哥窑灰青釉高足碗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据了解,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传世哥窑瓷器约有一百五十件,从已发表的资料看,器型有盘、碗、碟、洗、瓶、炉等,以碗、盘、碟最多,包括七件鱼耳炉和两件贯耳瓶。胎色赭黑。如你手上有藏品困于出手,可与陈生(福羲拍卖)洽谈壹肆柒、柒陆零贰、贰贰肆贰。釉灰青色和米黄色。釉面开片有一色开片和「金丝铁线」者。

5、

只为皇室烧造,在《宣德鼎彝谱》所记载的龙泉哥窑

宋 哥窑灰青釉花盆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正史记载哥窑的地点在龙泉。

《龙泉县志》记 :“章生一窑,其器皆浅白断纹,号百圾碎”。又说:“圾与炭通,危也”。则以称“圾”称谓其危而成难也。“圾数愈增,则愈难成型烧出。”所谓百圾碎,即其适中其。
6、

只为皇室烧造,在《宣德鼎彝谱》所记载的龙泉哥窑

宋 哥窑葵花盘 上海博物馆藏

龙泉哥窑窑工的祀师活动,表明哥窑在龙泉。

陈万里在考察龙泉窑后曾说到:“大窑村里有窑神庙,我曾去朝拜过,龙泉地区的烧窑人都奉章家兄弟为窑神,开窑必须拜祭。每年正月,当地的木偶戏团还会走乡串户演出章家兄弟的故事”。
7、

只为皇室烧造,在《宣德鼎彝谱》所记载的龙泉哥窑

宋 哥窑圆口盘 上海博物馆藏

8、

只为皇室烧造,在《宣德鼎彝谱》所记载的龙泉哥窑

宋 哥窑葵口洗 上海博物馆藏


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传世哥窑瓷器有十五件,分别是五足洗一件、葵花盘一件、葵口盘四件、圆口盘两件、葵口碗一件、贯耳瓶三件、葵口洗一件、海棠式洗一件和莲瓣洗一件。均为赭黑色胎。釉色主要是灰青色,米黄色较少。釉面开片有一色开片,也有「金丝铁线」。

哥窑的迷案:一是“传世哥窑”惹的祸:1932年的事说起。清王朝退位后,民国政府接收故宫文物。当时接收是很忙乱的,从社会上抽调一批文人,组成临时的接收团队,分组进行。当时故宫里的一位研究员在整理登记故宫瓷器的时候,发现了一批从未见过也没有任何宫中记录的瓷器。它浑身奇异的花纹,他不知这是什么瓷器,只是想起文献中描述过,有点象哥窑。又不敢肯定,所以就在登记册上写上“传世哥窑”。从此这批东西成了哥窑。

二是就是对哥窑器的认定惹的祸,古人从未说过哥窑有“金丝铁线”,是后人根据景德镇仿哥窑产品中用颜料做成了金丝铁线,强加给哥窑的。金丝铁线不是哥窑的特点。

收藏家购藏的信心是建立在诚信的市场机制上,未来只要你手中有好藏品的,都会得到应有的机会,真正的好藏品好东西,一定会被更多人关注和收藏,学会理智收藏。

感谢您的浏览、点赞和转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