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余家庭圆了“电梯梦”——宝鸡市45部住宅电梯已投用

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这是许多老年人的心愿,也是我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重要内容,更是提升市民幸福感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我市出台政策,鼓励未设电梯的既有住宅楼增设电梯,政府明确予以一定补助。4月23日,记者从市住建局了解到,方案出台两年来,我市多方协调努力,让上千户居民家庭圆了“电梯梦”。

政府支持 45部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已投用

“你瞧,这栋楼加装的电梯马上就能使用了,多亏政府的支持,以后我们老年人上下楼方便多了!”4月23日,在渭滨区新华巷26号院,居民李成效高兴地向记者介绍道。顺着李成效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楼梯外侧新建起的电梯,有一副全透明的“玻璃外壳”,居民出电梯后,再走几个台阶,就是自己家的大门,不仅非常方便,外形也很美观。

据悉,该楼建于2005年,共6层,居住的多是中老年人。得知我市对旧楼加装电梯有补助的消息后,他们非常激动,最终经过多次协调,这里的居民依靠政府补贴,加之自己出资,实现了“电梯梦”。

城市发展速度加快,群众渴望改善住房条件的愿望也越来越迫切,然而,老城区的旧房子通常没有电梯,每天气喘吁吁地上下楼让许多老年人非常苦恼。加装电梯则解决了居民生活的老大难问题。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18年,我市就出台了《宝鸡市城市既有住宅增设电梯的意见》,鼓励未设电梯的住宅楼增设电梯,政府予以相应补贴。

“按照这一政策,我们对符合条件的旧楼,给予每部电梯15万元的补助。”该负责人介绍,是否加装电梯,需要在不破坏原有建筑楼体结构并满足城乡规划、建筑抗震、消防安全等情况下,根据业主意愿来决定。所以,市住建部门人员多次到基层宣传这一利好政策,为使政策落到实处,工作人员就加装电梯方案、资金筹集、电梯维护管理等问题,向有需求的居民进行了宣传和讲解。对于存在困难的,市住建局还派专人进行协调处理,保证项目顺利推进。截至目前,我市加装电梯已建成交付45部,正在施工建设的有50部,此外还有20部正在办理各项手续,将尽快开始施工。

全程监管 把好增设电梯安全关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我市既有住宅楼加装电梯的政策一出台,大家普遍对加装费用和其安全性存在担忧。不少居民表示,费用问题大家相互商量着办,可在安全问题和专业性上,居民都是门外汉,谁能帮助大家把好电梯的安全关呢?

对此,市住建局承担了监管职能。记者了解到,对有加装电梯需求的小区,市住建局多次实地考察,坚持“一楼一策”原则,严把材料质量关,杜绝不合格、无认证的建筑材料。充分听取群众意见,邀请居民代表,从项目立项、实施改造到竣工验收,实现全过程监管。

据介绍,加装电梯需要经过书面申请、勘察论证、公示、办理手续以及竣工验收等环节。为了让居民安全使用电梯,在选择电梯施工单位时,市住建局会协助居民进行资格审查;对设计图纸也要进行多次审查,确保方案符合标准。在建设过程中,市、区两级住建部门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定期开展质量安全专项检查,保证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完工后,联合其他相关单位,严格按照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投入运行;对未通过验收的,督促其限期整改,确保工程质量。

同心协力 居民共享电梯便利

近日,记者在凌云社区采访时看到,该社区已有3部加装电梯竣工,正在试运行阶段,还有9部电梯正在施工中。不少居民表示,我市给既有住宅楼加装电梯是一项惠民政策,让老百姓实实在在享受到了政策红利。家住41号楼的居民王师傅告诉记者,有了政府的好政策、贴心服务,再加上居民团结一心,才能让电梯装起来。

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既有住宅楼加装电梯的政策出台后,2018年第一批加装电梯过程中,发现这一政策推进难度较大。主要原因是:是否加装电梯除了有一些硬性规定之外,取决于居民是否同意,是否能够协商一致。比如,一二楼的居民对电梯的需求小,还担心加装了电梯后有噪声,影响屋内采光等;还有一些居民认为加装电梯需要施工3到5个月,影响正常出行。此外,还有人对加装电梯的费用分摊有意见,而不少五六楼的居民较为着急。大家意见不统一,加装电梯就进行不下去。

“电梯加装费用、维护保养费用如何分摊,日后的管理谁来负责,这些由业主协商决定,市住建局给出了参考意见,但是最终还要看业主的协商结果。”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说,正因如此,不少小区加装电梯的事搁浅,使这项工作推进遇到不少障碍。为此,他们也多次协助沟通,通过讲政策、听意见等方式,帮助居民推进加装电梯事宜。

采访中,一些低层住户表示:“给既有住宅楼加装电梯,从长久来看,是个利民的好事,对大多数居民而言,都更加方便了,大家商量着来,尽可能兼顾低层和高层住户的需求,让大家能够共享电梯带来的便利。”(宝鸡日报)

(YFL)

千余家庭圆了“电梯梦”——宝鸡市45部住宅电梯已投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