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百里将军在张作霖枪口下逃过一劫

蒋百里将军在张作霖枪口下逃过一劫


蒋百里将军在张作霖枪口下逃过一劫

钱学森岳父、蒋英女士的父亲蒋百里将军,名方震,字百里,是中国近代军事史上的传奇人物。

出身名门

藏书世家走出军事少年

清光绪八年(1882年),蒋百里出生于浙北硖石镇的大家族,他祖父蒋光煦是藏书家。蒋百里原名蒋方震,百里是他的字。

蒋光煦晚年得子,这个孩子就是蒋百里的父亲蒋学烺。后来他娶了浙江海盐秀才、名医杨笛舟的独生女杨镇和为妻。蒋百里的母亲是个知书识字的女人,小蒋咿呀学语时,母亲就开始教他识字,等他年纪渐长,又给他讲《封神榜》《西游记》。

年幼的蒋百里有过耳不忘的本领,有时他溜到镇上小茶馆,就爬上茶客喝茶的桌子,大声讲述姜子牙登台拜将、孙行者大闹天宫,把茶博士和茶客逗得哈哈大笑。

有时候,他还召集邻家小伙伴玩行军打仗的游戏,把大家分为两队,对阵演习,他则举着指挥棍,俨然是个发号施令的大将军。一次,他的指挥棍失手打伤一个小孩,人家的父母跑来问罪,“全军”哗然而散,“大将军”也悄然不知去向。

11岁那年,父亲让蒋百里回原籍蒋氏家塾读书。两年后,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割地赔款,年幼的蒋百里深受刺激。

19岁,蒋百里入读杭州求是书院,书院的监院就是他的恩师陈仲恕。陈先生很看重蒋百里,不仅在当时,后来蒋百里学成入奉天任总参议,陈仲恕都给了他莫大的帮助。

1901年,蒋百里得人资助,留学日本,进入陆军士官学校学习军事。当时浙江留日学生共35人,蒋百里建议组织旅日同乡会,还发行了一本叫做《浙江潮》的刊物,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第一届主编即由他担当。

蒋百里的老朋友钱均夫1902年到了东京,学的是教育学,他对那时的蒋百里印象也很深。“一天,到陆士访问百里,远远看见一位体态清癯的汉子在操场上翻铁杠子,走近前一看,才知道就是出国前弱不禁风的老窗友。”蒋百里自负地说:“我每天早上在这锻炼身体,你看,我的身子不是比以前结实多了吗?”

两次入奉

把先进军事技术传到东北

蒋百里在日本呆了6年回国。那时留日士官生回国挺吃香,蒋百里的同学蔡锷被广西巡抚张鸣岐聘去。他的老师陈仲恕归国后入当时盛京将军赵尔巽的幕府,正是他将蒋百里推荐给赵尔巽。赵尔巽破格用人,委任他为“督练公所总参议”。

20世纪初期,清政府开始推行“新政”,主要举措包括发展工商业,开办新式学堂等,而军事上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在各省设立督练公所,编练新军。督练公所是一省督练新军的最高枢纽,督办由将军或督抚兼任,其总参议相当于总参谋长。不到30岁的蒋百里能够一跃而居高位,就算在当时也堪称异数。

但蒋百里刚到盛京(今沈阳)参与组建新军,就发现这里新旧军之间的关系水火不容,旧军的气焰咄咄逼人。像行伍出身的将领张勋、绿林就抚的巡防营统领张作霖,都是露骨反对建立新军的,而主持新军事务的蒋百里也被此二人迁怒。

蒋百里那次到奉天只呆了3个月。当时,他的老师陈仲恕听到一些风声,害怕对蒋百里不利,便劝他及早离开这个是非场。因为当时德国的陆军最强,蒋百里直接找到赵尔巽要求到德国实习陆军,以求深造。虽然蒋百里这次到奉天的时间很短,但他给这里带来了在日本学习的最先进的军事理论和军事技术,这些先进的东西,多少影响了当时在奉天训练的新军和年轻将领。

在德国,蒋百里曾拜他的德文老师阿司特夫人为干娘。阿司特夫人回忆,当年在德国的蒋百里年轻英俊,善于跳舞。有一次参加舞会时,他的华尔兹舞得了第一名。

3年赴德实习期满,蒋百里先回了北京,受邀住在光明殿胡同良弼的家中。良弼看中了蒋百里,再三请他担任禁卫军标统 (相当于团长)。

蒋百里说:“在日本,我当过排长级尉官,在德国升任见习连长。如果按级升迁,也应该是管带(营长)。担任军职也是求学的过程,应当一级一级地往上升,以免经验脱节。”

于是,蒋百里被任命为禁卫军管带。

1911年初,赵尔巽在转任两湖、四川总督后,调回奉天任东三省总督。他上任后向朝廷奏请,调蒋百里回督练公所仍任原职。不过,这次调任却在程序上出现了问题:蒋百里那时官衔只是管带,属中下级军官,而总参议则是上中级军官,差了好几级,官场上说不过去。

赵尔巽特意想个变通法子:在奏折上避去管带官衔,改称“留德学生蒋方震”,“以二品顶戴任用”。

蒋百里在禁军管带任上,很受官兵拥戴。他辞卸当日,全营官兵围在他住所的门前,不让走,还是良弼用梯子从后楼把他偷偷接下来。当天,蒋百里就离开北京,二入奉天。

在日本老一辈人中提起蒋方震将军,他的名气比在中国还大。“一个蒋百里就两次打败了整个日本陆军。”这位陆军上将同时还是徐志摩的密友,西方美术史专家。蒋百里有位日本籍夫人左梅,共为他生育了5个女儿,世称蒋氏“五朵金花”。

阴差阳错

在张作霖枪口下逃过一劫

蒋百里生平一大愿望就是建立东北国防。东北国防的两个假想敌就是日本和沙俄,早在留学日本期间,蒋百里就对日本军事发展动向和国家政策非常关注,并做过很深入的研究。但对俄,蒋百里自感缺乏认识。因此,他再到东北的第一件事,就是介绍李华英担任东三省军事参议,准备派他到沙俄以留学为名考察该国国情。

《蒋百里先生传》记载,蒋百里重回东北,奉天的军事虽说仍是新旧对立,却和几年前有了很大变化。

那时,沈阳驻有第二混成协协统蓝天蔚,第二十镇统制张绍曾两部,还有办理延吉边务的吴禄贞。吴禄贞、蓝天蔚都是同盟会的秘密会员,也是蒋百里在士官学校的老同学,张绍曾也有同情革命的倾向。省城附近,驻有旧军张作霖、冯德麟两部。奉天城里,是既有新旧军的矛盾,又有两部旧军间的互相倾轧,形势更加混乱。

1911年年末,奉天城内局势相当紧张。武昌起义的消息传进奉天,蓝天蔚等革命人士秘密策动新军,准备奉天独立。但这时候,东三省新军大多已被清廷调入关内,关外成了旧军的天下。为稳定军中形势,保守派赵尔巽急调张作霖率领所部由郑家屯急行军开抵省城,用以自卫。

张作霖拥兵进城后,欲对蒋百里不利的风声越传越紧。他在日本的老师,赵尔巽的幕僚陈仲恕又一次救了他。有一天,陈仲恕密告蒋百里:“此时此地,该是你离开东北的时候了。”

蒋百里知情况不佳,立即登车南下。上车后,蒋百里一时内急,抓着列车员找厕所。按理说车未开动,厕所不得使用,因为他来头大,列车员破例开了间厕所。因怕其他乘客发现,他随手将厕所门锁了起来。这时,得知蒋百里离开的张作霖已经率卫队追上了列车。可他们在车厢找了个遍,没发现蒋百里的影子。张作霖随手抓过一个列车员,问:“蒋总参议在哪儿呢?我要给他送行!”

这位列车员根本不知道蒋百里在车上,回答:“没看见他上车。”

这时,火车汽笛大作,张作霖悻然下车而去,蒋百里逃过一劫。

他和女儿们感情很深

蒋百里有位日本籍夫人左梅,共为他生育了5个女儿,世称蒋氏“五朵金花”。其中,除了大女儿蒋昭因病早逝外,其余4女的身世都颇有传奇色彩。关于蒋英与钱学森的故事,已有许多引述,但蒋百里和女儿间的故事,却很少有人了解。

蒋百里和女儿们的感情很深,每到一地都有用当地明信片寄给家人的习惯。就算在西安事变时那最紧要的两星期,他每天都把一张以西安风景为背景的明信片寄给在德国的两个女儿蒋英、蒋和。

蒋百里的家庭跟大多数人家正好相反,父慈而母严,4个女儿都把父亲看作万能的神。

1938年,蒋百里逝世时,蒋英还在柏林。一天晚上,她梦到在交际场中有人替她戴上了一顶纯白花冠,等悠然醒来时,蒋英陡然想起戴白花为不祥之兆。不久后,她就接到父亲的噩耗,茶饭不思,梦中常常哭醒过来。一天,一位德国教官到学校来找她吊唁,恳切地说:“我见过你的父亲,拿破仑有句话:‘若干年后,东方将产生一位天才军事家。’此言应验在了你父亲身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