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00米鎳礦井下

在600米鎳礦井下

乘坐罐籠上下班的礦工們,礦井口到地下600多米,相當於150層樓高。

4月28日,付棟川和往日一樣,早上6點多起床,7點駕車來到礦井口,在這裡他要給工人開早間排班會,強調當日生產安全,交接昨日生產完成情況。

“按標施工、按規操作,個人自律,杜絕‘三違’,確保平安”。在一系列安全宣講和宣誓後,金川集團三礦區的數百名工人們從海拔1725米的礦井口乘坐“罐籠”(類似直梯)或吉普車下到海拔1110米(距離地面垂直距離615米)和1438米的深處開始一天的採礦作業,同時替換的是已經在地下連續工作12小時的礦工。

在600米鎳礦井下

在地下615米的1110分段掌子面,50歲的史萬寶正在帶領年輕的劉文三裝炸藥。

擔任三礦區採礦七工區主任兼黨支部書記的付棟川和礦工們一起下井。在井下,作為工區負責人的付棟川就是一個大管家,要操心鑿巖、裝藥、爆破、運搬、充填等各個方面的安全和生產。

記者乘坐吉普車從斜坡道下井,一入洞口便是一個大約15%坡度的斜坡巷道,吉普車行駛在坡道中間,兩邊到牆壁大約有一米見方的距離,每隔一百多米便有一個島式的會車站,斜坡時而陡峭時而平緩盤繞而下,巷道縱橫交錯(整個金川集團礦山地下巷道共長380公里),猶如進了迷宮,好在巷道里燈光明亮。

吉普車大約行駛了十幾分鍾,來到採礦分段。現代化的採礦工藝和四通八達的巷道,讓人在井下難覓礦工蹤跡。

尋著機器的轟鳴聲來到採礦掌子面,今年22歲的重慶小夥張雲金和39歲的王樹棟駕駛鑿巖臺車正在巖壁上打眼,這是採礦的最前沿。

在600米鎳礦井下

今年22歲的重慶小夥張雲金(右)和39歲的王樹棟駕駛鑿巖臺車正在巖壁上打眼。

在地下615米的1110分段掌子面,50歲的史萬寶正在帶領年輕礦工劉文三裝炸藥,有14年裝炸藥經驗的史萬寶手腳麻利,一次裝的炸藥可以炸開200多噸礦石。

在掌子面上,9人組成一個班,礦工們都是以兩人一組相互配合工作,鑿巖兩人、裝藥兩人、出礦鏟運兩人、班長和值班長以及機動人員各一人,一個工區4個生產班倒班作業、1個輔助班維護生產動力系統,三礦區共有13個工區。

鑿巖臺車打眼、裝炸藥、起爆,鏟運機把礦石鏟運到溜井,通過溜井、平面有軌運輸、破碎後礦石集中統一由主並提升上地面——工區依照這個流程出礦,日復一日。

在600米鎳礦井下

雙臂鑿巖臺車在巖壁上打眼,用於裝炸藥爆破,這是採礦的最前沿。

三礦區是一個貧富礦兼採的礦區,一個工區每天可產1100噸礦石。今年一季度,三礦區克服疫情影響,井下出礦72.16萬噸,完成計劃的103.1% 。

在礦井下,已有12年工齡的付棟川拿起一塊剛爆破出來的原礦石讚不絕口。從蘭州大學地質專業畢業的他,對礦石質地的判斷可謂行家,指著閃閃發亮的礦石,他便能分辨出鎳和銅的含量高低。

井下工人開採出來的礦石,會被運到不遠處的選礦廠,經破碎篩分後,配合多種藥劑通過化學反應,就成為銅鎳混合精礦。然後再運送到冶煉廠,生產出鎳、銅等金屬產品。

在600米鎳礦井下

付棟川拿起一塊剛爆破出來的原礦石讚不絕口。

曾被稱為“黃金可求,鎳難求”的鎳,被運用到手機、電池、雷達、導彈、坦克、航空與航天器、原子反應堆等裝備設備中。銅的運用則更為廣泛。

位於甘肅省金昌的金川集團擁有世界第三大硫化銅鎳礦床。60年來,金川公司已成長為我國最大的鎳鈷生產基地。1966年春,鄧小平同志來這裡視察時,稱讚她為“難得的金娃娃。”

在600米鎳礦井下

每天安全回家是每個工人的最大心願。

六十年來,從露天礦爆破到300米礦井、1000米礦井的掘進,礦山開採的工作從未停止。近年來,金川的腳步已延伸到了廣西防城港、印度尼西亞、南部非洲等地。

幾十年來,鎳都礦井下的採挖只有每年大年三十晚上幾個小時的休產,其餘時間工人們倒班採礦,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將礦藏源源不斷地送往地面。

經過六十年的建設與發展,金川集團已具備年產鎳20萬噸、銅100萬噸、鈷1萬噸、鉑族金屬6000公斤、金30噸、銀600噸、硒200噸和化工產品560萬噸的生產能力。

在600米鎳礦井下

有12年鑿巖臺車駕齡的陳建鋒(左)帶領年輕司機屈亞斌操作最先進的雙臂鑿巖臺車。

在600米鎳礦井下

礦井下有食堂,每天中午由女廚師做飯,下午則是簡單的包子或油餅。

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 曹志政 趙吉仁 鎳都報記者 高嘉蔓 文/圖

來源:甘肅經濟日報

在600米鎳礦井下

編輯:焦多謙 滕先亮

責編:張積傑總編:王滿玉

在600米鎳礦井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