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不穩定性讓生命獲得了更多可能

你讀沙龍2.5線下活動文字版回顧 |思考不穩定性讓生命獲得了更多可能

思考不穩定性讓生命獲得了更多可能

分享本期主題

《末日松茸》這本書的標題和副標題引發的“?”

看見這本書的標題之後,會好奇地發問:這本書究竟講得是什麼呢?它應該被歸類到哪一個類別的圖書呢?“松茸的屬性?”“松茸的商品化?”副標題:“資本主義廢墟上生活的可能”又讓人覺得這是一本和學術有關的書。

個人閱讀之旅上的人類學書籍小徑

思考不穩定性讓生命獲得了更多可能

《尋路中國》、《我的涼山兄弟》、《末日松茸》。當我們每到一個階段,做一些小的回顧和反思,會發現很有意思。前兩本書的作者都有媒體從業經驗,特別是《尋路中國》更是一部非虛構小說類型的經典之作,《我的涼山兄弟》作者是一位臺灣的人類學學者,這本書給予我的印象並不深刻了,但是確實是一部很棒的作品。直到今天的此時此刻,當我閱讀完《末日松茸》這部作品之後,我才又意識到為何自己對這部作品有了這種私人化的高關注度,難道僅僅因為它是一部近期媒體熱評推薦的暢銷書作品嗎?我想絕非如此膚淺,深感本書還是與作為普通讀者的我們的現實生活有交集和關聯。

《末日松茸》的相關介紹(本書的特點)

這本書英文版原著於2015年首版、2018年臺灣中文版、2020年中國大陸中文版。本書是作者羅安清面向普通人文社科類讀者的一本看似通俗類作品,事實上這是一本攜帶有作者研究領域階段性成果的一本書。

跨學科整合:人類學、生態學、博物學、政治經濟學、社會學、文學。本書傳遞了一個很強烈的感覺即作者以第一人稱“我”在寫作的時候,特別是每一章之後的“插曲”部分(強烈個人化散文寫法),讓人會覺得很親切自然,不是那麼學術,但同時這本書時刻在強調一種學術的嚴謹與理性分析態度:是態度而不是理念概念的知識點羅列闡釋。

思考不穩定性讓生命獲得了更多可能

三篇本書書評的比較閱讀帶來的啟發與反思

碎片化閱讀時代的“書評”的力量(對讀者購買書籍心理導向的影響力),三篇不同的書評:特別是其中一篇《一本沒有參考文獻的民族誌》,這是本書的中文版責編介紹評論。

在編輯這本與眾不同的民族誌的過程中,我也感受到了這種相互纏繞和時有驚喜的生命軌跡。《末日松茸》的法文版譯者是一位散文家、歷史學者,同時也是一個成立了自己的出版社的編輯,在人類學、精神病學、認識論方向引薦了不少英文作品至法語世界。而他邀請的法文版序言作者Isabelle Stengers,是一位來自比利時的哲學家,她從化學轉向科技哲學,將德勒茲視為重要的哲學淵源;她也是哈拉維的法語譯者,思考不可逆性和宇宙作為一個開放系統的問題。他們經手的其他作品為我勾勒出一幅令人津津有味的“絃樂之網”。日本版譯者是一位地球社會學家,關注海洋生物,也關注“流動”和“再生”如何作為包括人類在內的多物種能夠可持續存在的動力。去年在北京舉辦的“追蹤末日松茸”展覽,也讓我聽到了藝術家群體對於“脆弱的平衡”和“有溫度的流動”的生動詮釋。我們希望“末日”兩字帶有的某種情緒可以讓它見到更多陌生的人文社科的讀者。

本書的中文標題“末日”的翻譯很棒,書中作者強調了一個觀點“不確定性”為我們所借鑑:把“不確定性”給人造成的恐懼感轉化成動力。我們究竟要從哪裡去獲取一本真正適合個人目前階段的書籍?一本書的“可讀性”由多重元素構成,如果是一本紙質書,我可能還需要考慮到它的收藏價值,不僅是裝幀,更是它的書寫特殊性以及它背後的某些階段性成就,這個成就是能給予普通個人在現階段以比較大的啟迪的。我們可以看見,碎片化閱讀時代的優質書評本身就具備極佳的閱讀價值。個人認為,憑藉自己的直覺與分析,如果覺得值,還是買回來自己讀一讀最佳。

互動與交流

讀友之一:

關於“復調”這段

{ 復調是一種多條獨立的旋律交織在一起的音樂。西方音樂中,牧歌和賦格是復調的代表,在20世紀的搖滾樂中,這種一致性表現為一種強烈的節奏形式,令聽眾的心臟難以承受,我們習慣於從單一的角度來傾聽音樂。當我第一次瞭解復調時,那是一種對傾聽的啟示;我被迫挑選出獨立的、同時出現的旋律,並聆聽它們共同創造的和諧與不和諧的時刻。欣賞集合體中多重時間節奏和軌跡正需要如此。對於那些沒有音樂喜好的人來說,將復調式的集合體往農業方向想象,可能會有幫助。})

我覺得作者的思路可能是把“慣性認知”與對音樂(藝術)的感覺結合起來。

回應:我們的思維模式最初本身是多元的,在長期的經驗之中,我們慣性於某一個區域。\人生經歷越多就越有智慧嗎?(也許恰好相反,會變得越來越固化與僵化)\可否定期給予自己一次安靜的獨處,做一個“生命回顧”?之後再次以愚者之心啟程?

景觀”這段我比較好奇,讀來有些意識模糊:作者是站在一個上帝視角來看嗎?作者這裡提到的景觀讓我聯想到商品和物化,然而換一個角度來看,就是自然形成的景觀。

一位日本科學家解釋說,松茸是“無心插柳”的結果,因為人類的干擾使得松茸更有可能出現,雖然人類無法自行培育松茸。事實上,人們會說松樹、松茸和人類都在無意中相互培育。他們讓彼此的世界創造計劃成為可能。景觀更普遍是無心設計的產物,是由許多的能動者,包括人類和非人類,從事的相互重疊的世界創造活動。這個設計在景觀生態系統中相當明顯,但沒有一個能動者能夠策劃出這種效果。人類和他者一同創造了

無心(unintentional design)設計景觀。)

回應:我自己直譯是“無意圖設計”即沒有意圖和目的導向的意思。作者在書中的“景觀”概念,是其專業領域的術語。如果聯想到上帝視角這麼一說,我想起今天偶爾看到的兩個詞“上帝意志”和“自由意志”。人類的自由意志帶有強烈自我傾向,但是神性意志,比如松茸這個物種,它不被馴服又能與周圍環境協作,甚至能給人類、動物提供自己的價值。這是一種自然至高無上的神性意志。

讀友之一:

這本書究竟講述了什麼?為何它的副標題要這麼書寫?為何要聚焦到“松茸”這個物種?

回應:選擇松茸,因為其不受人工馴化的特性,並又因奇貨可居這種特質成為資本主義商品供應鏈上的一個環節。

總結:

如果只有征服的私慾,而沒有合作的意識,最終的局面就是人類被自己的人性所擊垮並沉淪反覆。自然永遠天道循環,以萬物為芻狗。

思考不穩定性讓生命獲得了更多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