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改變自己的性格

人的性格基本上是由習慣組成的。習慣對我們的生活有很大的影響,因為它是一貫的。 在不知不覺中, 經年累月地影響著我們的性格,左右著我們的成敗。我相信習慣可以養成,也可以打破,但絕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長期的努力和無比的毅力。有專家說:21天養成一個習慣。那麼究竟什麼是習慣?怎樣培養一個好習慣?21天是否真的足夠?

我們每天有40%的行為是習慣的產物,過好每一天,就是過好一生。

習慣是我們刻意或深思後而做出的選擇,即使過了一段時間不再思考仍卻繼續、往往每天都在做的行為。這是我們神經系統的自然反應,習慣形成後,我們的大腦進入省力模式,不再全心全意地參與決策過程。

要改變自己首先要養成好的習慣。第一步,確定自己想培養的習慣後,為完成這個行為找到自己的“獎勵”。第二步,給自己設立一個觸機,要簡單易行,觸機產生,就要開始行動。。第三步,堅持在觸機和獎勵之間,建立某種行為習慣。重複、重複、重複。不僅僅要重複行為本身,還要一次一次強化自己的“渴望”感,最終讓觸機不僅觸發行動,更觸發對獎勵的渴望感。

堅持是培養習慣過程中不可獲取的要素,這種力量的獲取有很多辦法:一是向內獲取力量,去問問自己的興趣所在,問問自己的擅長所在,問問自己的信仰為何,如果能將自己的信仰與行為結合起來,那力量是非常大的,會形成極大的內驅力;二是形成某個小團體,互相加油打氣,知道在這條路上自己不是一個人,當看到別人能堅持時,也能增強自己做到的信心;三是及時給予反饋和獎勵,將想要養成的習慣細化到具體的事項,然後每天對一些你認為是好的行為給予獎勵,一些不好的行為可以適當性的給予懲罰或忽略。

要改變自己,除了養成好習慣,更要改掉陋習。那麼關於改掉陋習有什麼建議呢?第一條建議:推倒舊習慣再建立新習慣的難度,大於在原有習慣上進行調整,不如用新習慣覆蓋舊習慣。比如本來是吃膨化食品,現在是用吃水果來代替。第二條建議:保留原來的“觸機”和“獎勵”,但調整你的“慣性行為”,比如喜歡刷手機,因為想要消遣時間,現在可以嘗試在想要玩手機的時候問自己一個問題:刷手機真的可以幫助我很好消遣時間嗎?第三條建議:真正的習慣改變,不能缺少信念。在遇到比一般情況更大的困難和挑戰時,壞習慣可能一夜之間捲土重來。但別認為自己已經輸掉這場仗而自怨自艾。我們還是有辦法的,那就是獲取信念。可能需要一個團體的支持、可能需要信仰的幫助、可能自己閉門沉思也足夠。

改變並不苦難,“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決心改變並堅持下去,就可以迎接更好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