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環遊記》:當沒有人記得你,你就真的死了

"人這輩子一共有三次死亡。第一次是你的心臟停止跳動,從生物的角度來說,你死了;第二次是在葬禮上,認識你的人都來祭奠,你在社會上的地位就死了;第三次是在最後一個記得你的人死後,那你就真的死了……"

死亡不是生命的終點,被人遺忘才是

《尋夢環遊記》:當沒有人記得你,你就真的死了

《尋夢環遊記》:當沒有人記得你,你就真的死了

《尋夢環遊記》:當沒有人記得你,你就真的死了

《尋夢環遊記》:當沒有人記得你,你就真的死了

《尋夢環遊記》:當沒有人記得你,你就真的死了

《尋夢環遊記》:當沒有人記得你,你就真的死了

選擇這部電影很大一部分正是被網友的催淚評論所打動。

拋開電影所有的拍攝技法和動畫效果等,單純的從故事情節本身出發,還是有很多話想說。

電影講述了(引用豆瓣介紹):小男孩米格一心夢想成為音樂家,更希望自己能和偶像歌神德拉庫斯一樣,創造出打動人心的音樂,但他的家族卻世代禁止族人接觸音樂。米格痴迷音樂,無比渴望證明自己的音樂才能,卻因為一系列怪事,來到了五彩斑斕又光怪陸離的神秘世界。在那裡,米格遇見了魅力十足的落魄樂手埃克托,他們一起踏上了探尋米格家族不為人知往事的奇妙之旅,並開啟了一段震撼心靈、感動非凡、永生難忘的旅程。

《尋夢環遊記》:當沒有人記得你,你就真的死了

當然看完電影我們知道講述了一個關於生死的話題,一個有關“那個世界”與現實之間的故事。看完之後我並沒有哭,但是鼻尖卻酸了。

這世間沒有所謂的感同身受,沒有誰能夠理解誰的感受,你沒有經歷過,就不要妄加去評論。所以我能知道那些評論下哭成淚人的網友但是我不敢說我理解他們那一刻的心情。

我們沒有經歷親人、摯友的逝去,我們沒有辦法去體會那份生死離別的感受。在電影尾聲的時候我努力想去體會那種感受,可是我即便我情感再細膩,我只能去代入,我始終無法融入,沒有想旁邊的女生一樣泣不成聲。但是我們總會逝去些什麼,譬如友情,譬如愛情,因為逝去的那些我們曾用心愛過。有些人、有些事,我們還能再見嗎?

相比死亡,我們或許更害怕被遺忘

死,從來不是你我可以左右的;死亡,是誰也無法阻擋的現實。

未來某天,我們終將與這個世界告別。當家人開始整理遺物,將某個名字列為禁忌,而原本親密的朋友打算開始新的生活,死去的“我”是不是就失去了價值。慢慢地,我們會從所有人的生活中淡出,再也不留一絲痕跡。這樣的情景,好像只稍微想一想就覺得戳心。

《尋夢環遊記》:當沒有人記得你,你就真的死了

假如真有那麼一天,一方面我們希望悲傷的親友能放下悲傷、大步向前;另一方面又渴求他們能永遠記住自己。我們懼怕死亡,懼怕完全的消失,所以,有人發現了一種方法可以避免——學會愛。

微博上有一段戳心的話:

你問我

放棄一個深愛的人是什麼感覺

我感覺就像一把大火燒了你住了很久的房子

你一個人蹲在遠處望著殘骸土灰

你明明知道那個是家

但是再也回不去

《尋夢環遊記》:當沒有人記得你,你就真的死了

如同電影中說的一樣,我們在現實社會中也會有很多的選擇:

穩定或漂泊?和好或分手?堅持夢想或陪伴家人?

好像沒有完全正確的答案,只能是深思熟慮後,做出選擇,並承擔結果。這哪裡是動畫片,分明發出了毫不遜色於文藝片的拷問。

當然,最深刻的問題來自於電影后面,它提出的一個概念,人真正的死亡,是沒有人再記住他的時刻。所以,一個人的一生會死兩次,一次是生命的終結,一次是所有痕跡的消失。

《尋夢環遊記》:當沒有人記得你,你就真的死了

當這個世上沒有任何人記得你時,你將徹底消失。

跟死亡相比,愛要更綿長恆久,因為有人愛著,所以沒有被人遺忘的“我”,才能在那一個世界看著愛“我”的你,如果有一天被人遺忘了,那麼一切值得留戀的美好也終究逝去,“我”也將不復存在。

《尋夢環遊記》:當沒有人記得你,你就真的死了

播放

暫停

進入全屏

退出全屏

00:00

00:00

重播

刷新

試試

電影《尋夢環遊記》最後一段,米格和曾祖母COCO一起唱起了《Remember Me》,看完電影再聽這首歌,更有感觸。在愛的記憶消失前,請記住我!

人生就是一列開往墳墓的列車,路途上會有很多站,很難有人可以自始至終陪著走完。當陪你的人要下車時,即使不捨也該心存感激,然後揮手道別。

生命本就是一場“向死而生”的旅行。上車、下車,誰都阻止不了。然而不必悲傷,只要不忘卻,這些人就一直與我們同在。

就像電影主題曲提醒我們的那樣:唯有記住,所愛之人才不會真的消失。所以在愛的記憶消失前,請記住曾經的那份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