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借數字貨幣開啟金融創新 美國還能迎頭趕上嗎?

中國借數字貨幣開啟金融創新 美國還能迎頭趕上嗎?

2019年8月6日,北京,市民從中國人民銀行前經過。(圖片來源:中新社)

【僑報訊】中國央行近期推出數字人民幣,引起美國學界廣泛關注。《洛杉磯時報》網站4日刊登題為《中國率先推出國家數字貨幣 美國還能迎頭趕上嗎?》的文章,作者是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貝爾弗科學與國際事務中心執行主任Aditi Kumar。文章摘編如下:

當全球大部分地區深陷新冠疫情危機之時,中國政府悄然啟動一項金融創新。這項創舉將重塑中國經濟,提升中國未來數十年的戰略地位。4月,中國央行在4個城市推出數字貨幣試點。中國成為全球首個發行國家型數字貨幣的主要經濟體。

數字人民幣最終將取代流通中的現金,可能會與支付寶(AliPay)、微信支付等流行的支付平臺以及現有的銀行系統對接。在一個已經有超過5億人使用移動支付的經濟體中,向國家數字貨幣的過渡應該是無縫銜接的。

從紙張到字節的轉變不僅僅是數字時代的一個標誌。中國領導者正在作出一個戰略性選擇,既要實現更高效的行政管理,又要通過設立數字貨幣體系的標準來決定21世紀經濟外交。

而在美國這邊,國會通過2萬億美元冠狀病毒救助計劃一個多月後,技術過時和計劃不周使得許多美國家庭和企業無法獲得救助。納稅人們反映出許多問題,比如款項被打到錯誤的銀行賬戶、難以在網上追蹤救助金狀態等。仍在等待救濟的2000萬家庭中,許多都沒有提交電子報稅表,和國稅局也沒有直接入賬安排。聯邦政府的一項調查估計,超過800萬美國家庭沒有任何銀行賬戶。在夏末之前,這些最容易受到經濟壓力的家庭可能無法收到紙質支票。

借鑑中國的經驗,數字美元可以幫助解決這些問題。由政府提供的“數字錢包”(政府為所有納稅人開設的免費賬戶)能夠解決普惠金融和使用問題,確保接受銀行服務不足的個人和企業參與到數字經濟中。數字刺激金可以在國會批准後幾小時或幾天內到達美國人的錢包裡,而不用等待數週甚至數個月時間。政府可以跟蹤流通中的每一美元,獲得關於經濟發展和哪裡最需要刺激的信息。在非危機時期,數字美元也可以確保政府福利更快發放,在更廣泛經濟中增加效率,降低成本。

更重要的是,如果不作為,可能會削弱美國的戰略影響力。如果沒有自己的數字貨幣,美國可能會發現自己正在打一場阻止中國技術擴散的全球運動,就像今天針對華為5G通信基礎設施一樣。

國際清算銀行的一項調查發現,全球多數央行已開始探索一種全國性的數字貨幣。隨著中國進一步完善其數字人民幣架構,尋求在數字貨幣和支付系統方面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國家可能會尋求中國而非美國的金融技術。

美國應該採取行動增強其在數字經濟中的競爭力。為減輕疫情影響而提出的眾議院刺激法案的早期版本,以及隨後由俄亥俄州民主黨參議員Sherrod Brown提出的法案,都提議建立數字美元來支付經濟刺激金。雖然這兩項提案最終都未獲通過,但這是一個令人鼓舞的開端。國會應該在擬議的基礎設施法案或其他即將出臺的刺激方案中納入數字美元。這項工作可以從定義一個由聯儲會、財政部和相關監管機構組成的工作組開始,以全面探討這種貨幣所面臨的法律、操作和政策上的挑戰。

美國的金融體系一度被認為是無可匹敵的,但新冠疫情暴露了一個過時且效率低下的技術網絡。從這場危機中得到的眾多教訓之一是,美國必須投資其金融基礎設施,以促進國內經濟增長和在海外的戰略影響力。

有了結構性的創新方法,美國想要迎頭趕上還為時不晚。(李怡編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