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浪:所有年輕人都值得善待,請不要輕易與他們切割

B站為青年節推出的視頻《後浪》引起了很多爭論,我以為這不是壞事。起碼,還讓大家記得有“青年”這個群體,而且提到“青年節”不再只能聯想到五四運動,《後浪》促使大家意識到,在新的時代“青年”必須有新的解讀。


後浪:所有年輕人都值得善待,請不要輕易與他們切割

在寫這篇文章之前,我很認真地看了兩遍《後浪》。對,沒錯,是完整看了兩遍—— 如今這個時代,已經有太多人習慣拿著隻言片語來帶節奏,有太多人習慣見到隻言片語就義憤填膺。不過我們不應忘記自己的理智,聽到任何消息,在做判斷之前,努力去接近消息的本原,看看“原始信息到底是怎麼樣的”。如今許多人都強調“獨立思考”,完整客觀瞭解事實,是獨立思考的前提和基礎。

我必須承認,《後浪》的製作很精良。臺詞激情澎湃,聲音富含感染力,畫面極具衝擊感,光與影的飛速切換之間透射出別緻的魅力。從這個意義上講,它是相當用心,也相當成功的。

我也覺得,許多對《後浪》的攻擊,尤其是關於其動機的批判,根本站不住腳。我們周圍某些人實在是太習慣“動機論”,凡事都要找出“動機”來評判。這麼做的結果,無外乎兩種。

後浪:所有年輕人都值得善待,請不要輕易與他們切割

第一,根本不瞭解多少細節,還沒看過全貌,就一口咬定動機,繼而橫加指責。

要指責動機,你首先需要了解動機。要了解動機,你首先需要掌握足夠的信息。《後浪》是誰製作的?當時的目的是什麼?製作過程是怎麼樣的?中間經過了哪些打磨和修改?…… 這些問題不掌握就奢談動機,其實很荒謬。這個道理也適用於其它很多熱點現象,我的建議是,如果沒有細緻可信的調查,不能形成邏輯一貫的因果鏈條,普通人不要輕易去評價,因為這評價未必有價值。

第二,如果掌握了一定的信息,發現無法解釋自己的觀點,就認定“要透過現象看到本質”,相信事物背後都有一個神秘的本質。

沒錯,許多事物的確有現象和本質之分。現象是容易看見的,本質是難以捉摸的。但是,未必所有事物背後都有個“本質”。而且即便有,又因為它難以捉摸,就更難討論,更不容易分辨誰說的對誰說的不對。《後浪》的本質是在“無中生有的大造聲勢”,還是“前浪們的一廂情願”,或者“年輕一代感情的自然流露”。這種事情沒法簡單說清楚,就像強姦犯說“不是我本意要強姦,本質是千萬年來動物要想盡辦法播撒基因的本能推動我這麼做”,誰也說不清楚。

那麼,既不批判“動機”也不辯駁“本質”,如何看待《後浪》?我自己感覺,有一點遺憾之處,那就是“只見森林,不見樹木”。

《後浪》所歌頌的是一個群體,而且是集天時地利、萬千寵愛於一身的群體,似乎可以把各種溢美之詞都堆積到這個群體上。群像固然華麗壯觀,但是細緻去看,似乎很少看到其中的具體肖像。

群體是如何從個體中昇華出來的?常見的一種辦法是提取每個個體身上的閃光點,集合起來展現。

後浪:所有年輕人都值得善待,請不要輕易與他們切割

這樣的好處是光芒奪目,但是邏輯上存在一些含混的地方。要知道,群體的美德,只能來自具體個體,然而一旦群體的美德成為歌頌對象,則有可能脫離個體單獨存在。

比如,當群體被歌頌為“善良勇敢”時,它當然是指其中個體的善良和勇敢。可是,它到底指的是大家全都既善良又勇敢,還是有些人更善良有些人更勇敢呢?似乎應該不該是前者,否則它覆蓋的範圍就太小。如果是後者,那麼善良但沒那麼勇敢的人也應該被囊括在內。

但是如果“善良勇敢”成了群體的美德,善良但沒那麼勇敢的人完全有可能在某一天發現,他們被整個群體斷然拋棄——走開,我們歌頌的是善良勇敢的人,你們不屬於這個群體。

平時以為自己屬於某個人群所以激情澎湃,關鍵時刻才發現全是泡影,這樣的例子並不罕見。甚至,群像的閃光點更多,被踢出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善良勇敢,忠孝兼顧,勤勞樸實,果敢堅韌”的形象固然很耀眼,但另一面,拋棄個體的理由也明顯更多。哪怕你業已證明善良勇敢,忠貞不渝,勤勞樸實,果敢堅韌,僅憑“不孝”也可以把你打入另冊:

​對不起,不要以為我們歌頌是你,因為你不值得歌頌。

這看起來很殘酷,但也很真實。它其實有點像談戀愛,照想象去愛一個人很難,但是真正全方位愛某個人,接納某個人則很難。但我們都知道後者才是真愛,因為真愛必定對應真實的人。

所以,我真心希望《後浪》下次能做得更好。不只要有對群像的歌頌,還需要有對個體的尊重、關照、包容。不只是頌揚美好品質,讚歎天時地利,還需要說明,它真正面對的是千萬個“你”,而不是抽象的“你們”:

大膽去揮灑你的人生吧,別怕犯錯。你們趕上了好時代,所以我們羨慕你們每一個人;同時,我們也會觀照你們每一個人,無論你是大紅大紫還是默默無聞,是經濟富足還是手頭拮据,是志得意滿還是一籌莫展。只要是在法律容許的權利範圍之內,只要你相信自己做的是對的,就不應該擔心會被群體拋棄,也沒有人能把你和群體割裂開來。順境中請不要把我們的叮囑當成束縛,逆境中請記得有我們在。

最後借這個機會,與大家共享我大學畢業時老師說過的話:

一個人一輩子,重要的是對知識的好奇心,對美的追求,對世界的善意,還有對他人的同情心


以後你會發現,在時代的洪流面前,自己的聲音根本微不足道,但是請不要赤膊上陣,也不要因此沉默甚至屈服


趁年輕,一定別忘記好好享受生活,過於激憤的生活,並不適於每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