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注册城乡规划师执业资格统一考试 (国土空间规划系列)

2020年注册城乡规划师执业资格统一考试 (国土空间规划系列)

考生注意:此试卷为系列专题,请保存好,以便及时更新,文章末尾附答案及解析

1.下列关于国土空间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

B.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

C.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是相关专项规划的基础

D.相关专项规划是详细规划的依据

2.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下列属于国土空间规划支持体系的()?

A.编制审批体系

B.实施监督体系

C.法规政策体系

D.人力资源体系

3.下列关于建设用地许可证和用地批准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统一核发新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不再单独核发建设用地批准书。

B. 以划拨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单位向所在地的市、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提出建设用地规划许可申请,经、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批准后同步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国有土地划拨决定书。

C.以出让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单位在签订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后,市、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向建设单位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D.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有效期为三年

4.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下列关于国土空间规划分级分类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国土空间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

B.省级国土空间规划侧重战略性

C.需经国务院审批城市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由省级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报国务院审批

D.可以几个乡镇为单元编制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

5.下列关于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主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厦门市域内沿海海岸带专项规划由厦门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组织编制

B.长江经济带专项规划由长江航运流域管委会组织编制

C.南京市文物保护专项规划由南京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牵头编制

D.乡镇也应该编制相关专项规划

6.下列关于详细规划和实用性村庄规划的说法,错误的是()

A.实用性村庄规划不是法定规划

B.详细规划是进行各项建设等的法定依据

C.实用性村庄规划的编制主体是乡镇人民政府

D.省级层面不编制详细规划

7.关于国土空间规划的说法中,没体现国土空间规划科学性的是()

A.国土空间规划应自上而下组织编制

B.国土空间规划应坚持生态优先

C.国土空间规划应坚持山水林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

D.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应发挥不同领域专家的作用

8.关于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基础数据的说法, 错误的是()

A.统一采用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

B.统一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C.统一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D.统一采用2015年全国影像数据

9.国土空间规划中,与确定城市性质关系不大的要素是()

A.主体功能区定位

B.城市的资源禀赋

C.城市人文条件

D.城市发展阶段

10.下列不属于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重大研究问题的是()

A.国土空间基础设施建设

B.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

C.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战略

D.水资源合理利用与配置

11.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的两个层面是()

A.全域和中心城区两个层面

B.全域和城镇功能控制区两个层面

C.中心城区和乡镇两个层面

D.中心城区和城镇功能控制区两个层面

12.在编制国土空间规划的过程中,对人口和城镇化水平预测具有决定性的条件因素是()

A.水资源

B.矿业资源

C.经济资源

D.土地资源

13.”城市四线“管控体系是国土空间规划的支撑性指标,下列不是必须在城市总体规划落位的是()

A.城市重大交通控制线

B.3级以上河流岸线

C.重要文物保护控制线

D.2公顷以上的大型公共绿地

14.下列对分区管控的说法,不准确的是()

A. 城镇开发边界外不得进行城镇集中开发建设,不得设立各类开发区

B. 城镇开发边界内实行“详细规划+规划许可”的管制规则

C.城镇开发边界外不需要划定国土空间分区

D.城镇开发边界可以是多根封闭的线

15.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重要专题,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因子的是()

A.生物多样性评价

B.水土流失敏感性评价

C.防风固沙评价

D.水源涵养评价

多项选择题

16.下列属于城镇功能控制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必要图纸的是()

A.国土空间规划分区图

B.绿地与水系规划图

C.文物保护规划图

D.分期实施规划图E.通风廊道规划图

17.下列属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是()

A.山体修复

B.废弃地修复利用

C.改良土壤

D.湖泊水体和整治

E.生活垃圾的焚烧热能利用

1.D【解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是详细规划的依据、相关专项规划的基础;相关专项规划要相互协同,并与详细规划做好衔接。因此D选项错误。

2.C【解析】到2020年,基本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逐步建立“多规合一”的规划编制审批体系、实施监督体系、法规政策体系和技术标准体系。而法规政策体系和技术标准属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支持体系。故C选项符合题意。

3.B.【解析】以划拨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单位向所在地的市、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提出建设用地规划许可申请,经有建设用地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后,市、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向建设单位同步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国有土地划拨决定书。B选项中,应人民政府批准,而不是自然资源主管部门

4.D.【解析】国土空间规划包括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A选项错误;全国国土空间规划侧重战略性,省级国土空间规划侧重协调性,因此B选项错误;需经国务院审批城市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由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由市政府组织编制,经同级人大常委会审议后,由省级政府报国务院审批,故C选项错误;市县与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可以合并编制,也可以几个乡镇为单元编制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D选项正确。

5.A.【解析】海岸带、自然保护地等专项规划及跨行政区域或流域的国土空间规划,由所在区域或上一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牵头组织编制,报同级政府审批;涉及空间利用的某一领域专项规划,如交通、能源、水利、农业、信息、市政等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军事设施,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文物保护、林业草原等专项规划,由相关主管部门组织编制。相关专项规划可在国家、省和市县层级编制,不同层级、不同地区的专项规划可结合实际选择编制的类型和精度。因此A选项正确。

6.A.【解析】实用性村庄规划具有法定效力,是法定规划

7.A.【解析】国土空间规划应自上而下组织编制体现的是战略性。

8.D.【解析】《自然资源部关于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的通知》明确,本次规划编制统一采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作为规划现状底数和底图基础,统一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和1985国家高程基准作为空间定位基础,各地要按此要求尽快形成现状底数和底图础。因此D选项符合题意。

9.C.【解析】《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明确,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和城市的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地方特色和发展阶段,综合确定城市性质。

10.A.【解析】《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明确,市县规划应结合实际,开展以下重大问题研究。主要包括: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战略、产业布局、公共服务保障、自然资源保护利用、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资源合理利用与配置、生态保护修复、区域协调发展、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振兴、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国土综合整治、地方治理与规划运行保障等

11.B.【解析】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按照全域、城镇功能控制区两个层次。故B选项符合题意。

12.A.【解析】《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明确,坚持“以水定城”等原则,明确全域总人口和城镇化水平,确定各下级行政单元的发展定位、职能分工、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因此A选项符合题意。

13.B.【解析】城市重大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安全设施控制线,结构性水域(4 级及以上河流、其他具有历史文化等特殊价值的重要水体)岸线,结构性防护绿地和大型公共绿地(面积>=2 公顷)控制线,历史文化街区及大型遗址、重要文物的保护控制线等应纳入线控范围。对于不能进行空间落位的“城市四线”,应因地制宜地提出定性、定策、定量、定构等方面的管控要求。因此B选项符合题意。

14.C.【解析】城镇开发边界外,落实上位规划和主体功能区定位要求,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的基础上,划定国土空间规划基本分区,并分别明确各分区的核心管控目标、政策导向与管制规则。因此,城镇开发边界外也需要划定国土空间分区。C选项错误。

15.B.【解析】评价生物多样性维护、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和海岸防护等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重要性评价的因子,而水土流敏感性评价为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的因子,因此B选项符合题意。

16.ABCE【解析】根据《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 国土空间规划分区图(必备);国土空间规划结构图;绿地系统与水系规划图(必备);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图(必备);廊道规划图(必备);城镇开发强度分区规划图(必备);景观风貌规划图;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图(必备);市政基础设施体系规划图(必备);公共服务设施体系规划图(必备);综合防灾减灾体系规划图(必备);分期实施规划图17.ABCD【解析】根据就《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具体包括:加快山体修复,在保障安全和生态功能的基础上,探索多种山体修复利用模式;开展水体治理和修复,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系统开展江河、湖泊、湿地等水体生态修复;修复利用废弃地,科学分析废弃地和污染土地的成因、受损程度、场地现状及其周边环境,综合运用多种适宜技术改良土壤,消除场地安全隐患;提出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土地整治工程指引,提高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质量。生活垃圾的焚烧热能利用不属于生态修复的范畴,因此E选项不正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