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絲綢之路共興衰的極簡敦煌古代史

敦煌,位於河西走廊的西部端口,是新疆地區與中原地區交流的必經之地。在絲路興盛的漢唐時期,自敦煌向東,沿著河西走廊東進,依次有瓜州、酒泉、嘉峪關、張掖、武威等河西重鎮,通往黃河流域的華夏中原京畿之地;自敦煌向西,出漢代的陽關與玉門關,經絲綢之路新疆段的三條主要幹道(天山北麓、天山南麓、崑崙山北麓)便能通往古波斯、古阿拉伯、古印度乃至於古希臘、古羅馬,實乃絲路興盛時代的一大國際交通樞紐。

與絲綢之路共興衰的極簡敦煌古代史

敦煌在絲綢之路中的咽喉地位

兩漢時代:敦煌郡的設置

隨著張騫通西域、霍去病攻取河西的相繼開展,河西走廊地區在公元前121年成為西漢王朝的領土,並且歸入到漢帝國郡縣制的管理體系之下。公元前121年,酒泉郡、武威郡設立,公元前111年,武威郡西部被劃出,另設張掖郡,酒泉郡西部被劃出,另設敦煌郡,後世所謂“河西四郡”就此形成。敦煌、酒泉、張掖、武威四大片區也成為日後河西走廊行政區劃流變過程中,幾乎很少變化的四大板塊。“河西四郡”兩兩相距200-300公里左右,剛好也是祁連山北麓雪山融水沖積扇基礎上形成的城市,為漢唐帝國經略西北提供了“中繼站點”。

與絲綢之路共興衰的極簡敦煌古代史

在漢代,自敦煌郡城向西,出陽關向西,便是崑崙山北麓的幹道;出玉門關向西便是天山南麓的幹道——樓蘭古道;自今日的瓜州鎖陽城(敦煌郡境內)直接向西北,則是開通時間晚於前兩道的“伊吾道”,也即天山北麓通道。三條從敦煌郡境內向西的幹道,便是漢唐時期絲綢之路在今日新疆境內的主要通道,也是今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境內的主要幹道,兩千多年,幾無變遷。

與絲綢之路共興衰的極簡敦煌古代史

漢玉門關遺址之小方盤城

漢唐之際:從敦煌郡到沙州

魏晉南北朝時期,敦煌地區先後歸屬於曹魏、西晉、前涼、前秦、後涼、西涼、北涼、北魏、西魏、北周治下。前涼政權一度改“敦煌郡”為“沙州”(公元335年),是敦煌第一次改稱“沙州”;西涼政權則曾經在敦煌建都五年之久(400年-405年),是敦煌在歷史上,第一次成為“國都”。除前涼沙州、西涼國都以外,魏晉十六國的“敦煌郡”與北魏的“敦煌鎮”(相當於州級政區的地方軍事管理層級)是敦煌在魏晉南北朝其他時期的主要建制與名號。需要注意的一點是,敦煌正是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開始從“郡治所在”升格到“州治所在”的,無論是前涼所設置管理三郡三營的“沙州”,還是北魏時期在層級上相當於“州”的“敦煌鎮” ,都是敦煌地區在魏晉南北朝重要性躍升的例證。當然,“州級政區”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縮水”、“貶值”相對而言,也促成了這一趨勢。

與絲綢之路共興衰的極簡敦煌古代史

入唐以後,敦煌長期以“沙州州治”的身份存在,經過隋朝與唐初的多次“省幷州郡”,“郡級單位”徹底與“州級單位”混一,“州”開始直接管理“縣”,“郡”成為“州”的別稱或雅稱。所以,唐代的“沙州”約等於漢代的“敦煌郡”,而不是漢代的“涼州”。唐代的沙州,與東邊的瓜州(州城也即鎖陽城遺址)共同構成大唐王朝在強盛的前半期經略西北的戰略支點,長安朝廷與安西都護府、北庭都護府等西域管理機構進行溝通的關鍵節點。

與絲綢之路共興衰的極簡敦煌古代史

安史之亂髮生後,唐朝西北軍力被調往黃河流域平定東北軍力的叛亂,並且在安史之亂後的藩鎮割據中,成為唐王朝與河朔三鎮博弈的重要力量,這就造成了河西地區的軍力空虛,給青藏高原的吐蕃政權提供了佔領河西的機遇。公元781年-公元848年,敦煌地區歸吐蕃管理。

與絲綢之路共興衰的極簡敦煌古代史

公元849年,張議潮率眾擊退衰落中的吐蕃王朝,建立“歸義軍政權”,並以沙州敦煌為統治中心,從此在名義上恢復了唐王朝在敦煌地區的統治。張氏歸義軍的統治,在巔峰時期曾經一度控制整個河西走廊,在晚期則縮水到瓜沙二州。唐朝滅亡後,歸義軍節度使張承奉(張議潮之孫)稱帝,建立西漢金山國(公元906年-公元914年),建都敦煌,這是敦煌第二次成為“國都”。

與絲綢之路共興衰的極簡敦煌古代史

張承奉無後而亡,張議潮的女婿曹議金再度建立歸義軍政權,由此開始曹氏歸義軍時代,曹氏歸義軍政權自公元914年建立,採取西聯高昌、東接回鶻、遙尊中原的外交政策,一直堅持存續到公元1036年,方才被西夏攻滅。八十年代改編自井上靖同名小說的中日合拍電影《敦煌》便反映了公元1036年的這一歷史瞬間。

與絲綢之路共興衰的極簡敦煌古代史

夏元明清:沙州敦煌的衰落

公元1036年沙州歸入西夏治下,西夏先後在公元11世紀左右與北宋、遼兩國三足而立,在公元12世紀左右與南宋、金兩國三足而立,直到公元1227年,蒙古攻滅西夏,佔領沙州。蒙元統治期間,先後在敦煌地區設置“沙州路”與“沙州總管府”,隸屬於“甘肅行省”管理,此時的敦煌因為蒙元西征及絲綢之路的需要而再度成為東西交通的一大都會。

與絲綢之路共興衰的極簡敦煌古代史

公元1372年,明朝軍隊趕走了蒙元在河西走廊一帶的軍事存在,並在敦煌以東設置了嘉峪關。嘉峪關以西的明朝領土基本上歸“關西七衛”管理,“關西七衛”是明朝設置的羈縻衛所,其首領均是歸附明朝的蒙古貴族,敦煌地區由沙州衛管轄。公元1516年,割據天山山脈東部的吐魯番王國吞併敦煌,明朝也在公元1524年戰略放棄了瓜、沙二州並封閉嘉峪關。自1524年至1725年,整整二百年間,敦煌地區處於完全沒有行政建制的時期,歸天山東路、河西走廊西部的吐魯番或蒙古部落管理。

與絲綢之路共興衰的極簡敦煌古代史

明長城的西端起點——嘉峪關

直到清朝的康熙皇帝擊敗準噶爾部的葛爾丹,方才恢復了中原政權對於敦煌的治理,清朝在公元1725年重設沙州衛,並於公元1760年改沙州衛為敦煌縣。但,此時的“敦煌縣”已經遠遠比不上歷史時期的“敦煌郡”與“沙州”。15世紀大航海時代的到來,曾經作為亞歐非大陸貿易交通主幹道的絲綢之路,被成本更低的海運所取代。從此,大西洋、印度洋乃至太平洋的海上航線便成為了世界交通貿易的幹道,敦煌也便在元明之際隨著絲綢之路的衰落而不復當年榮光。

與絲綢之路共興衰的極簡敦煌古代史

歡迎關注

推薦書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