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河北阜平七年五變奔小康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潘文靜)“阜平縣始終把高質量脫貧作為工作目標,經過7年努力,全縣貧困人口由2014年建檔立卡時的10.81萬人減少到2019年底的832人,綜合貧困發生率由54.37%下降到0.45%,順利完成脫貧摘帽任務。目前,全縣還剩444戶、832人未脫貧,我們正在強化工作舉措,逐戶逐人精準施策,確保今年上半年全部實現穩定脫貧。”在河北省政府新聞辦日前召開的“河北省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新聞發佈會上,阜平縣委副書記、縣長賈瑞生介紹,7年來,阜平的變化主要體現在5個方面。

群眾收入大幅提高。全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3262元增長到2019年的9844元,增長了3倍多;居民儲蓄存款餘額由44.4億元增長到103.7億元,增長了2倍多。

致富產業蓬勃發展。建立起了以食用菌、高效林果、中藥材、規模養殖、家庭手工業、生態旅遊為主導的“長短結合、多點支撐、綠色循環”的6大扶貧產業體系,實現了每個貧困戶兩個以上的產業就業覆蓋。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河北阜平七年五變奔小康

4月9日,來自涿州市東仙坡鎮的黨員幹部在阜平縣龍泉關鎮駱駝灣村1號院內參觀。春日裡,在山桃花的點綴下,精緻的民宿院落更讓人流連其中。河北日報記者 趙海江攝

住房條件全面改善。高標準建成了41個搬遷安置區,共搬遷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0313戶、31850人,對25個特色保留村的2322戶民居實施了提升,改造農村危房19290戶,實現了全縣農村不安全住房清零。

綜合性保障水平顯著提升。新建13所農村寄宿制學校,教育扶貧政策全面落實,義務教育階段毛入學率、鞏固率均為100%。完成縣鄉村三級醫療機構硬件升級,慢性病救助和家庭簽約醫生服務全面落實。識別確認農村低保12112戶15223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0101戶、12972人),實現了應保盡保、應助盡助。

基礎設施全面提檔升級。實施了總投資2.27億元的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建成三級以上公路455.3公里,完成通村公路及街道硬化710公里,完成總投資1.5億元的貧困村電網升級改造工程,建設通訊基站1176座,解決了群眾出行難、吃水難、用電難、通訊難等問題。

賈瑞生表示,阜平縣之所以能完成高質量脫貧的目標,主要取決於以下5個方面。

壓實了脫貧攻堅的主體責任。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政治任務,縣委書記、縣長擔任“雙組長”,堅持每週召開領導小組會或專題調度會研究推進工作。將全縣13個鄉鎮劃分為8個戰區,各由一名縣委常委分包負責。與鄉村兩級層層簽訂責任狀,逐級壓實責任,實現所有工作都向脫貧攻堅聚焦,各種資源都向脫貧攻堅聚集,各方力量都向脫貧攻堅聚合,一切圍繞脫貧攻堅轉,一切圍繞脫貧攻堅幹。

踐行了精準扶貧的基本方略。圍繞“兩不愁三保障”目標,始終聚焦“六個精準”,逐戶精準識別、摸清底數,因村、因戶、因人精準施策,精準扶貧資金的投向,把致富產業找準,把脫貧路子找對。做到了致富產業、利益聯結、基本社會保障、結對幫扶對貧困戶的全覆蓋,讓惠民政策的水流到了戶裡、洇到了地裡。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河北阜平七年五變奔小康

4月8日,阜平縣龍泉關鎮顧家臺村村委會副主任馬秀英(左)和兒子一起在給香菇菌棒脫袋。今年她再次帶頭承包兩個大棚,預計每個大棚純收入可達3萬元。截至目前,阜平縣已建成食用菌產業園區98個,建設高標準大棚4610棟,年產菇耳約5.5萬噸,帶動1.5萬戶增收2.5億元,其中貧困戶6600餘戶,戶均年增收1.7萬元,食用菌產業已經成為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產業之一。河北日報記者 趙海江攝

創新了脫貧攻堅的機制模式。立足阜平自身實際,探索出了以“企業+基地+農戶”為主要特點的產業扶貧模式、以“顧家臺、駱駝灣鄉村旅遊”為示範的旅遊扶貧模式、以“太行山農業創新驛站”為代表的科技扶貧模式、“集團化職業教育+精準扶貧+區域協同發展”職教扶貧模式、“荒山綠化”土地扶貧模式、“聯辦共保、風險共擔”金融扶貧模式等,有力助推了全縣脫貧攻堅進程。

凝聚了各方幫扶的工作合力。在脫貧攻堅進程中,阜平得到了以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為代表的中直單位、以國防動員部為代表的部隊單位、以北京市西城區為代表的東西部扶貧協作單位,以及省市各部門、兄弟市縣和社會各界的傾力幫扶。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賈瑞生表示,阜平將用更大決心、更強力度,持續鞏固提升脫貧質量,完善防貧體系建設,接續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用紮實的工作成效讓鄉親們過上好日子。

關注河北新聞網,瞭解河北最新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