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诗:人生何处不故乡,即便分离又何妨?

每日一诗:人生何处不故乡,即便分离又何妨?

送梓州李使君

[唐] 王维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每日一诗:人生何处不故乡,即便分离又何妨?

【译文】

万壑古树高耸云天,千山深处杜鹃啼啭。

山中春雨一夜未停,树丛梢头流淌百泉。

汉女辛劳织布纳税,巴人地少诉讼争田。

望你发扬文翁政绩,奋发有为不负先贤。

每日一诗:人生何处不故乡,即便分离又何妨?

【简析】

赠别之作,多从眼前景物写起,即景生情,抒发惜别之意。王维此诗,立意则不在惜别,而在劝勉,因而一上来就从悬想着笔,遥写李使君赴任之地梓州(州治在今四川三台县)的自然风光,形象逼真,气韵生动,令人神往。

开头两句互文见义,起得极有气势:万壑千山,到处是参天的大树,到处是杜鹃的啼声。既有视觉形象,又有听觉感受,读来使人恍如置身其间,大有耳目应接不暇之感。这两句气象阔大,神韵俊迈,被后世诗评家引为律诗工于发端的范例。

每日一诗:人生何处不故乡,即便分离又何妨?

其后,诗人以欣羡的笔调描绘蜀地山水景物,展现了一幅绝妙的奇景:一夜透雨过后,山间飞泉百道,远远望去,好似悬挂在树梢上一般,充分表现出山势的高峻突兀和山泉的雄奇秀美。

之后,诗的后半首转写蜀中民情和使君政事。梓州是少数民族聚居之地,王维勉励李使君,希望他效法文翁,翻新教化,而不要倚仗文翁等先贤原有的政绩,泰然无为。联系上文来看,既然蜀地环境如此之美,民情风士又如此之淳,到那里去当刺史,自然更应当克尽职事,有所作为。寓劝勉于用典之中,寄厚望于送别之时,委婉而得体。

该诗虽为一首送别诗,但所表现的情绪积极开朗,格调高远,是唐代送别佳篇。

每日一诗:人生何处不故乡,即便分离又何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