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喇昆仑山口实际为拉达克印军威慑我新疆的前沿

近段时间以来,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我国西南边疆又起风云。印度响应美国在太平洋对我国展开的咄咄逼人的战略攻势,也在拉达克地区屯兵近20万,极大地威胁了我国西部国家安全。分析印度在拉达克的兵力分布,我们会发现,自列城沿西约克河谷往北到德普桑平原沿线,尤其为印军兵力部署的重中之重。这其实和一条重要的交通动脉息息相关,这条大动脉,即塔里木盆地到列城的古商道。其路线为由皮山县往南经桑株或者克里阳等山谷翻越昆仑山而到赛图拉、三十里营房一带,然后往南经喀喇昆仑山口、德普桑平原,接西约克河谷(Shyok river),经羌山口(Chang la pass)或者瓦力山口(Wari la pass)等而达列城盆地。

喀喇昆仑山口实际为拉达克印军威慑我新疆的前沿

喀喇昆仑山古商道

这条古商道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价值。自古以来,由我国的南疆地区南下印度次大陆常走两条路线,其一为由我国的塔什库尔干往南经明铁盖或者红其拉甫山口,沿罕萨河谷、印度河谷南下至巴基斯坦的首都伊斯兰堡,从而进入印度次大陆,这条路线即现代的中巴国际公路;其二则是由塔里木盆地的皮山县往南经喀喇昆仑山口到列城,再经克什米尔谷底到印度的路线。两条路线中,前者较平易,但常发生动乱而不安全;后者虽艰险,但比较安全。故人们在承平时期,则常走前道,而在动荡时期,则改走后道。这条路线不仅为商贸大道,更为重要的用兵路线,在明代时期,处于塔里木盆地的叶尔羌汗国曾由此道征伐拉达克;在清代时,此线为清帝国防御大小和卓南逃的重要方向;而在晚清、民国时期,英殖民者又沿此道往我南疆地区扩张。

喀喇昆仑山口实际为拉达克印军威慑我新疆的前沿

南疆地区南下印度次大陆的两道

这条路线中,可以喀喇昆仑山口分为中、印两段。清代时,喀喇昆仑山口又叫卡拉胡鲁木达坂,为阻止英殖民者往北扩张,晚清政府遂于1892年派李源鈵在卡拉胡鲁木达坂立一界石,和英殖民者划清国界,此后喀喇昆仑山口便成了中印两国的分界线。喀喇昆仑山口海拔达5500米,为德普桑盆地北上进入喀喇昆仑河谷的咽喉,在民国时期,为防御英殖民者北上扩张,民国政府在喀喇昆仑山口筑有堡垒。

喀喇昆仑山口实际为拉达克印军威慑我新疆的前沿

喀喇昆仑山口通往赛图拉的古道

由喀喇昆仑山口北上,就可转入叶尔羌河支流阿克塔河的上游喀喇昆仑河峡谷,从而北上到马林克下,然后沿阿克塔河河谷北上转入苏盖特库如勒谷道,经苏盖特库如勒达坂就可到喀拉喀什河谷的三十里营房,这条路线为民国以前的大道。由于三十里营房为国道G219和这条喀喇昆仑山口古商道的交汇之处,故其向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在清代时,清帝国曾在此设素盖提卡伦,在民国时期,民国政府在此驻有重兵,设苏盖提卡,现代,则为赛图拉镇所在地,也是重要的兵营。

喀喇昆仑山口实际为拉达克印军威慑我新疆的前沿

边防公路

不过现在通往喀喇昆仑山口的边防公路(哈神公路)不是走苏盖特库如勒达坂,而是走哈瓦克达坂而到喀拉喀什河谷的喀巴克。这条路线虽比古道迂远,但更好走,大部分为平原地带。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又在喀喇昆仑山口北约7公里的喀喇昆仑河谷中一个叫神仙湾的地方设哨所,以扼守扼守这条古商道。神仙湾具有非常重要的军事价值,为我国抵御德普桑盆地印军南下的前沿。近段时间以来,印军驻重兵于德普桑盆地,我国甚至在此布置的兵力多达千余人。

喀喇昆仑山口实际为拉达克印军威慑我新疆的前沿

神仙湾附近地形

神仙湾哨所虽名神仙,但条件却极其艰苦,一点也不和神仙搭边。该哨所海拔达5200米,为全军海拔最高的常驻哨卡。在这里,为生命禁区,举目四望,连一颗草都没有,就像在月球表面一样。并且,此处有严重的高原反应,身体各器官常处在超负荷运转中,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对身体的损害非常大。同时,由于有高海拔,这里水也烧不开,食物煮不熟,驻守官兵长期只能食用压缩食物,条件非常的艰苦。随着我国的综合国力的提高,我国也竭力改善神仙湾哨所的生活条件,陆续在哨所安装有暖气系统、卫星电视系统、娱乐设施以及医疗系统等,又在三十里营房建起了副食品生产基地,确保官兵们一年四季都能吃上新鲜菜。但即便如此,其条件也是非常艰苦的。

除了喀喇昆仑河谷,阿克塔河还有另外一条河谷即沙特巴克兰沙河,也是德普桑盆地北上的重要路线,两条河谷在爬浪山汇合,故爬浪山为喀喇昆仑山口北部的咽喉。在清代时,爬浪山也叫八浪沙,是重要的节点,商队常在此处驻足。但此处的条件也非常差,如清宣统《新疆图志》记载:八浪沙“沿途柴草全无”。

喀喇昆仑山口实际为拉达克印军威慑我新疆的前沿

德普桑平原

在喀喇昆仑山口以南,则为著名的德普桑平原(Depsang Plains)。德普桑盆地为喀喇昆仑山脉东麓的一块盆地,海拔为5200米左右,实际上为一片高海拔荒漠,在冬季的时候,这里寒风凛冽,气温能达到-30度。德普桑平原的自然环境虽然非常严酷,但却具有重要的军事价值,为列城北到塔里木盆地的必经之地。由于其地势较为平坦开阔,适合大规模装甲兵团作战,能容纳大量人员,是大规模会战的优良战场。在近段时间以来,随着中印冲突的恶化,印军甚至将驻守兵力由一个旅猛增加到1个机械化师的规模,由此可见其战略价值。

喀喇昆仑山口实际为拉达克印军威慑我新疆的前沿

斗拉特别奥里地

德普桑盆地尤以“斗拉特别奥里地”(Daulat beg oldi,简称DBO)最为冲要。其处于德普桑盆地北部,为我国喀喇昆仑山口南下之口,印度在此屯驻重兵,并建有空军基地,为拉达克地区为数不多的空军基地之一。通过此机场,印度即可以通过空运进行补给,又可对我南疆形成威胁。

喀喇昆仑山口实际为拉达克印军威慑我新疆的前沿

德普桑盆地四周山河破碎,在其东部有很多路线,可以深入到阿克赛钦地区,切断新藏公路G219国道。这些路线大都沿河谷而行,其中最为重要为经天文点的这条路线。天文点地处德普桑盆地东部,其四周空旷,没有人烟,本为无名之地。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时,我国家天文气象勘察工作者在一座无名山头上装置了测定天文气象的标志,于是便称该点位为天文点。由天文点往东沿西约克河上游奇普恰普河谷往东,经奇普恰普山口接喀喇喀什河支流胜利河谷,再转入喀喇喀什河谷而到岔路口,再继续往东经红山湖就可在盐湖附近接入G219国道。由于天文点地当德普桑盆地东入奇普恰普河谷的入口,故为冲要之地。在上个世纪的中印战争期间,印军驻重兵于红山头,大有往东沿奇普恰普河谷东进截断我G219国道之势,而我军为防御印军,则驻兵于天文点,和印军隔奇普恰普河相望。在中印战争期间,天文点方向是我军反击印军的重要方向。

喀喇昆仑山口实际为拉达克印军威慑我新疆的前沿

喀喇昆仑山口实际为拉达克印军威慑我新疆的前沿

德普桑平原通往G219的路线

德普桑盆地还可以到达巴控克什米尔罕萨河谷的帕苏(Passu)一带,从而切断中巴国际走廊。这条通道即由德普桑盆地沿锡亚琴冰川北麓西北行进入克里青河谷(又叫克勒青河谷,Shaksgam Valley),再接星峡尔(Shimshal)河谷,就可到帕苏。克里青河谷北为阿吉里山脉,南为喀喇昆仑山脉,为两列山脉中天然的通道,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有“克里青走廊”之称。在这条路线中,沿途为冰川,人迹罕至,风景十分的壮丽,为探险家、登山家的天堂。但在古代时,却是一条重要的商道。在清代时,罕萨河谷叫坎巨提,这条路线就已经是坎巨提东出的路线,如《新疆图志》云,皮山县“南一千七十五里至卡拉胡鲁达坂(喀喇昆仑山口),逾大山接坎巨堤”。在现代,锡亚琴冰川为印巴两国争议地区,巴基斯坦在星峡尔(Shimshal)河谷中修有公路,以通克里青走廊。

喀喇昆仑山口实际为拉达克印军威慑我新疆的前沿

德普桑平原经克里青河谷通往罕萨河谷的路线

由德普桑盆地往南通往列城的主干道,即希约克河谷(Shyok river)。其路线为由德桑普盆地往南,经摩尔多(Murgo)而入希约克河谷(Shyok river),然后沿希约克河谷(Shyok river)而到希约克(Shyok),经羌山口(chang la pass)或者瓦力山口(Wari pass)等而抵达列城。这条路线穿行于喀喇昆仑山中,在冬季时,常被大雪封路,夏季时,又经常由于雪水融化而爆发洪水将道路冲毁,但仍然为列城通往德普桑盆地最为便捷的通道,在古代时,由塔里木盆地通往列城,多走希约克河谷(Shyok river)。印军为保证这条交通动脉的安全,在沿途也是设有众多的堡垒并驻有大量的兵力。

喀喇昆仑山口实际为拉达克印军威慑我新疆的前沿

德普桑平原南下列城的路线

由德普桑盆地往南通往列城,除了走希约克河谷(Shyok river)外,还有一条重要的支线努布拉河谷(Nubra river),即希约克河的支流。其路线为由德普桑盆地往南,在摩尔多(Murgo)和希约克河谷(Shyok river)通道分开,往西翻越塞撒儿山口(saser pass)而入努布拉河谷(Nubra river),然后沿河谷往南,翻越克尔东山口(khardung pass)而达列城。这条路线比希约克河谷(Shyok river)更为艰难,一年之中通行的时间很短,尤其在塞撒儿山口(saser pass)最为难走。在明代时,在塔里木盆地的叶尔羌汗国南征拉达克时,就曾通过此道。但由于正值冬季,大雪封山,出师不利,大军被迫返回。在经过塞撒儿山口(saser pass)时,叶尔羌国王复发高原病很快就死亡了。因此,由列城北上多走希约克河谷(Shyok river)。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