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軍事實力為何那麼弱

在我們的映象中,宋朝是一個軍事實力很弱的朝代。宋朝向來有“弱宋”之名。在歷史上的中原王朝中,宋朝以武力孱弱聞名。靖康之恥、澶淵之盟、慶曆和議等等都讓我們覺的這是漢人的恥辱。發生這些事情,說到底就是宋朝軍事實力太弱。下面讓我們來看看宋朝軍事實力孱弱的原因。

宋朝的軍事實力為何那麼弱

第一、軍事改革

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本人是通過“陳橋兵變”、“皇袍加身”建立的北宋。正因如此,在北宋建立之初,那些手握重兵的武將們成為了趙匡胤心腹大患。趙匡胤用了一招“杯酒釋兵權”成功的架空了手握重病的武將,並著手軍事制度的改革。“更戍法”是宋朝特有的軍事制度,按照“更戍法”的規定將士需常加以易置和調換,如此一來便可以做到“將不知兵,兵不知將”,藉以防範士兵和將領之間發生深厚的關係。徹底了消除唐末五代軍事將領以武力稱雄一方,威脅到朝廷的隱患。但這樣一來也造成了將領們尤其是主將並不熟悉所率領各部隊的特性與戰鬥力,對下屬部隊亦無威嚴可信,勢必影響作戰效果。

宋朝的軍事實力為何那麼弱

第二、崇文抑武

趙匡胤除了進行軍事制度改革之外,還明確提出了“興文教,抑武事”的方針,廣開科舉文選,重用文人,以至於個人科舉的成功勝過任何軍功,成為踏上仕途的最重要的途徑。文武官員所受到的待遇也是天囊之別。北宋名將狄青因出身行伍而備受歧視,當時曾與其共事的韓琦儘管官階和他相等,但根本不把他放在眼裡,無可奈何之下的狄青發出了“韓樞密功業官職與我一般,我少一進士及第耳”的感慨。在這種社會風氣下,越來越多的人棄武從文,古代漢人身上的尚武精神日漸衰弱,北宋的軍事實力也逐漸被遼、西夏、金所超越,最終導致了北宋國土淪喪,老百姓家破人亡。

宋朝的軍事實力為何那麼弱

第三、議和妥協

宋太宗曾經提出“國家若無外憂,必有內患,外憂不過邊事,皆可預防,唯奸邪無狀,若為內患,深可懼也”的觀點,在宋太宗看來“內患”遠比“外憂”更可怕、也更重要。所以有宋一朝實行的對外防禦政策都是“守內虛外”。這種防禦政策固然能夠避免國內發生重大的叛亂,但是卻造成了一旦對外防禦失敗,就只能是議和妥協,苟且偷安。宋真宗時期的“澶淵之盟”拉開了宋王朝和議的歷史,在這之後的每一次議和當中,北宋喪失的不僅是大量的歲幣和絹,還有宋王朝的尊嚴。卑躬屈膝的稱臣稱侄,雖然換來了短暫的和平,但是卻也造成了宋軍將士的怯戰、怯敵心理。一支失去自信的軍隊,自然是難以在戰爭當中取勝。

宋朝的軍事實力為何那麼弱

第四、冗兵嚴重

宋朝實行募兵制,發生天災時,擇災民、罪犯等為兵,一直到很老才退役。簡單試想一下,在部隊當30-40年兵,不說身體原因,精神狀態就可想而知了,這樣的兵能打仗嗎?當做不能,那怎麼辦,就只有不斷募兵。到仁宗時,部隊由開國之初二十萬到了一百二十萬,軍費開支佔朝庭收入幾達六分之五。這就是“冗兵”問題。

宋朝軍事孱弱的原因有很多,本文只是列舉了一些比較明顯突出的問題。讀者們如果有其他意見或者建議可以在評論區一起套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