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首个!从化建立民政系统新时代文明实践所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袭来,在广州从化,一群亮眼的黄色身影穿梭在从化的街头,他们是宣传员、辅导员、排查员、值班员、送货员……从城区到乡村,这群黄衣志愿者成为了从化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最耀眼的一道风景线。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主体力量是志愿者,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首先要把人动员起来、聚集起来、团结起来。”从化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相关负责人说,如何集结更多的志愿者,探索出一条文明实践新路径迫在眉睫。

4月21日,在从化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指导下,从化区民政局“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揭牌仪式在从化区民政局举行,这是广州市民政系统首个挂牌成立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从化区民政局将依托这个平台,推动民政系统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深入开展,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全市首个!从化建立民政系统新时代文明实践所

同时,从化区还正式推出“如愿行动”众扶互助平台,让从化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再升级。

“‘如愿行动’是为解决群众微心愿和社区微公益而生的,是首个采用互联网专门完成心愿的平台,将汇集60万从化人民的力量,通过简便的心愿审核过程,更加便捷地帮助有需要的群体,让捐赠规范化、透明化。”从化区副区长谢青梅如是说。

汇聚新时代文明实践正能量

去年央视《新闻联播》播出《广州:融媒体中心助力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报道了从化区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融媒体中心建设,线上线下相结合,为群众提供各种特色精准服务的经验。

作为中宣部、中央文明办部署启动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试点区,自2018年6月以来,从化区共成立了352个志愿服务小组,登记在册志愿者达29030多人,开展活动3908多场,参与人数达24万多人次。

“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主体力量是志愿者,主要活动方式是志愿服务。现在,从化区民政局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建立正是从化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纵向深发展的体现。”从化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全市首个!从化建立民政系统新时代文明实践所

据从化区民政局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相关负责人肖永坚介绍,该文明实践所成立后,将会通过落实各种民政工作、宣传民政政策和党建引领开展志愿服务等形式,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早在从化区民政局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成立前,从化区民政局便组织辖区内社工、志愿者为广大群众提供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让从化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更有力度、更有温度。

疫情期间,志愿者深入从化偏远山区,给留守儿童和困难群众送上防护物资和生活用品。此外,在了解到部分湖北籍游客在从化定点酒店住下之后,志愿者就提着一袋袋防疫用品、一箱箱牛奶走进酒店,给湖北籍来穗朋友带来从化问候。“从化人民很热情!感谢你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回去后我们要把美丽的从化介绍给家乡人,让更多人来从化旅游!”70多岁的黄伯对志愿者说。

“如愿行动”众扶互助平台让志愿服务升级

“我想要一个篮球”在单亲家庭中成长的小郭说;“我想要一个电饭煲”照顾着智力残疾女儿的低保户谭先生说……这些小小的心愿都可以在“如愿行动”众扶互助平台发布,平台收到心愿后会派志愿者前往核实调查,核实后将会通过微信平台发布“微心愿”,志愿者也将协助“如愿”。除覆盖所有困难和特殊群体外,平台还覆盖从化区60万人民。

记者了解到,“如愿行动”众扶互助平台是目前广东省内首家采用信息化手段专门来完成困难群众微心愿的平台。“平台的每一步流程都是公开透明的,心愿的发布、审核、实施都能在平台上进行查看。同时,社会各界人士也可通过平台选择帮助对象和项目,且捐赠者可查询到许愿者的‘如愿进度’,让捐赠过程透明化,规范化,使受助人能真正得到帮助,维护慈善、志愿活动参与者的合法权益,弘扬慈善、志愿文化,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肖永坚表示,他还希望社会各界人士积极投身于慈善事业中,通过平台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从城区到乡村,从社区到田间,一项项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温暖着每个人的心。从化区民政局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成立、“如愿行动”众扶互助平台启动也让从化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再次升级。“只有坚持把群众的需求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方向,一切为了群众,这样才能最有效地实现共建共享,不断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在从化开花结果。”从化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何钻莹 通讯员:黄利谊、李烨威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骆昌威

广州日报全媒体视频记者:骆昌威、何钻莹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吴一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