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思維:單個要素優化組合實現1+1>2的效果──系統思維

機關幹工作需要科學周密的態度和作風,也需要一定的效率,這就離不開系統思維。

職場思維:單個要素優化組合實現1+1>2的效果──系統思維

系統思想也稱整體思維,是指以系統論為思維基本模式的思維形態,著眼於事物的整體與部分、部分與部分、整體與環境之間的相互聯繫,多側面、多角度、多層次、多變量地考察事物,追求最佳處理效果。

系統思維要求人們用系統眼光從結構與功能的角度重新審視多樣化的世界,把被形而上學地分割了的現象世界重新整合,將單個元素和切片放在系統中進行“新的綜合”,以實現“整體大於部分的簡單總和”的效應

系統思維運用了單一和多樣、縱向和橫向、靜態與動態、時間和空間、正向和逆向、求同和查異、反饋和超前、維序和超常等多種思維技巧的精華部分,是思維方法中綜合性最強,也是最高級的模式。

這種思維,本質上是一種全局性思維,注重從事物的整體出發,思維程序是整體→部分→整體,通過相互割裂的諸要素進行有機鏈接,從而在最佳的協調機制下,達到部分與部分之間的最合理組合,產生最大的整體效應。

比如,張軍和王倩夫婦需要做三件家務:

(1)用吸塵器打掃地板。他們只有一個吸塵器。這項活需要30分鐘。

(2)用割草機修整草坪。他們只有一架割草機。這項活也需要30分鐘。

(3)給嬰兒餵食和洗澡。這項活也需要30分鐘。

請問,張軍和王情如何合作,才能儘快完成家務?

職場思維:單個要素優化組合實現1+1>2的效果──系統思維

上述家務問題的答案,通常的結論應當是60分鐘。但對一個善於動腦的智者而言,似乎還有更大的統籌優化空間,訣竅是讓張軍和王倩兩人在整個過程中都一直在做家務,只要運用系統性思維對全過程進行協同配置,就會找出這一似乎不存在的空間:

讓王倩先用吸塵器完成一半的地板清掃任務(15分鐘),接著讓她完成照顧要嬰兒的任務(30分鐘)。而張軍一開始用割草機修整草坪(30分鐘),然後接著用吸塵器清掃地板(15分鐘),這樣總時間為45分鐘,比常規思維和分工節省了四分之一時間。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奧斯維辛集中營中一位猶太人對兒子說:“現在我有唯一的財富就是我們的智慧。當別人說一加一等於二的時候,你應該想到大於二。”

1946年他們來到美國,在休斯敦做銅器生意。

一天,父親問兒子一磅銅的價格是多少?兒子答35美分。

父親說:“對,整個得克薩斯州都知道這個價格,但作為猶太人的兒子應該說3.5美元。你試著把一磅銅做成門把柄看看!”

20年後,父親死了,兒子獨自經營銅器店。他做過銅鼓、瑞士表上的簧片、奧運會的獎牌。他曾將一磅銅賣到3500美元,不過,這時他已是麥考爾公司的董事長。

職場思維:單個要素優化組合實現1+1>2的效果──系統思維

1974年,美國政府為清理給自由女神像翻新扔下的廢料,向社會招標,正在法國旅行的這位董事長得到信息後立即飛往紐約。

他看過自由女神像下面堆積如山的銅塊、水泥塊和木料等,馬上投標籤約攬了下來,紐約許多公司都為他的愚蠢舉動暗自笑,因為該州對垃圾的處理有嚴格的規定,弄不好就要受到環保組織的起訴。

他不為所動、執意孤行,讓人把廢銅熔化,鑄成小自由女神像,把水泥塊和木頭加工成女神像底座;把廢鉛、廢鋁做成紐約廣場的鑰匙,這些都標明源自自由女神像,成了搶手貨一售面空。最後,他甚至把從女神像身上掃下的灰塵都包裝起來,出售給花店。

最終,他讓這堆廢料變成了350萬美元的現金,其中每磅銅的價格比按廢銅處理整整翻了1萬倍!

這位猶太人在處理自由女神像廢料過程中,充分展示了其熟的系統性思維方法。他先整體看待這堆廢料,它們都直接聯繫著自由女神像;再分門別類地處理垃圾,根據其質地不同做成不同的東西;最後又打著“自由女神”旗號賣掉,就獲得了驚人的整體收益。其思維模式就是經典的“整體→部分(分類)→整體。

職場思維:單個要素優化組合實現1+1>2的效果──系統思維

這些思維方法對於我們做好工作是很有意義的。有些同志常常抱怨自己的工作多而雜,兩眼一睜,忙到熄燈!可問他究竟在忙些什麼?往往說不太清楚。

其實,作為領導或機關幹部,不一定非成天忙不可,因為有時在瞎忙、亂忙、白忙,實際成效並不好。要改變這種被動局面,就要學會用科學的、辯證的、系統的思維去分析問題,善於用全新的視角觀察、思考新情況,勇於用新的思路辦法解決新問題,尤其要從結構與功能的角度審視自己的工作任務,通過將單個元素放在系統中實現“新的綜合”,實現“整體大於部分的簡單總和”的目標,成功就會緊緊地擁抱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