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五大香蕉生產國喀麥隆

【國 名】 喀麥隆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Cameroon,La République du Cameroun)。

  【面 積】 475442平方公里。

  【人 口】 2405萬(2017年)。約有200多個民族,主要有富爾貝族、巴米累克族、赤道班圖族(包括芳族和貝蒂族)、俾格米族、西北班圖族(包括杜阿拉族)。法語和英語為官方語言。約有200種民族語言,但均無文字。40%人口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20%信奉伊斯蘭教,40%信奉傳統宗教。

  【首 都】 雅溫得(YAOUNDE),人口253.8萬。年均氣溫24.9℃,降雨量1299毫米,降雨期133天。

  【國家元首】 總統保羅·比亞(Paul BIYA)。

  【重要節日】 國慶節:5月20日;獨立紀念日:1月1日;統一紀念日:10月1日。

  【簡 況】 位於非洲中部,西南瀕幾內亞灣,西接尼日利亞,東北界乍得,東與中非共和國、剛果(布)為鄰,南與加蓬、赤道幾內亞毗連。海岸基準線長360公里。西部沿海和南部地區為赤道雨林氣候,北部屬熱帶草原氣候。年平均氣溫24-28℃。

  公元5世紀起外來部族大量遷入,並先後形成一些部落王國和部落聯盟。1884年淪為德國的“保護國”。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喀東、西部分別被法、英軍隊佔領。1922年國際聯盟將東、西喀麥隆分交法、英“委任統治”。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聯合國將東、西喀分交法、英“託管”。1960年1月1日法託管區根據聯合國決議獨立,成立喀麥隆共和國,阿赫馬杜·阿希喬出任總統。1961年2月,英託管區北部和南部分別舉行公民投票,6月1日北部併入尼日利亞,10月1日南部與喀麥隆共和國合併,組成喀麥隆聯邦共和國。1972年5月20日,喀公民投票通過新憲法,取消聯邦制,成立中央集權的喀麥隆聯合共和國。1982年11月阿希喬辭職,保羅·比亞繼任總統。1984年1月改國名為喀麥隆共和國。

【行政區劃】 全國劃分為10個大區(極北、北部、阿達馬瓦、東部、中部、南部、濱海、西部、西南、西北),58個省,360個市鎮。

世界第五大香蕉生產國喀麥隆

【經 濟】 喀地理位置和自然條件優越,資源豐富。農業和畜牧業為國民經濟主要支柱。工業有一定基礎。獨立後實行“有計劃的自由主義”、“自主自為平衡發展”和“綠色革命”等經濟政策,國民經濟發展較快,80年代初期經濟增長率曾達到兩位數,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一度達到1200美元。1985年後,由於受國際經濟危機的影響,經濟陷入困難。喀政府採取了一些措施,但收效甚微,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簽署的四期結構調整計劃均未完成。1994年非洲法郎貶值後,喀經濟形勢開始好轉,通貨膨脹得到控制,外貿結構改善,工農業增產,財政收入大幅增加。喀政府加大經濟結構調整力度,加強財政管理,推進私有化,國內生產總值連續保持增長。2000年,喀順利完成第五期結調計劃,並被批准加入“重債窮國”減債計劃。2000年至2003年,喀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資助下實施第二個“減貧促增長”計劃。2006年,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確認喀達到“重債窮國減債計劃”完成點,喀外債獲大幅減免。2008年以來,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喀財政關稅和出口產品收入驟減,外部投資和信貸收緊,失業人數增多。2009年,喀政府先後公佈《2035年遠景規劃》和經濟增長和就業戰略發展規劃(2010-2020),重點是發展農業,擴大能源生產,加大基礎設施投資,努力改善依賴原材料出口型經濟結構,爭取到2035年將喀建成“民主、統一、多樣的新興國家”。近年來,由於經濟增長未達到預期目標(年均5.5%),喀政府於2014年底出臺加快經濟增長三年緊急計劃(2015-2017),主要目標是儘快將經濟增長率提升至6%,為此要著力改善營商環境,實現生產設施現代化,推動喀國內工業崛起。 2018年主要經濟指標估算如下:

  國內生產總值:385.03億美元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1601美元

  經濟增長率:3.9%

  貨幣名稱:中非金融合作法郎(FCFA,簡稱非洲法郎)

  匯率:1美元約合587非洲法郎

  通貨膨脹率:1.1%

  (資料來源:2019年第四季度《倫敦經濟季評》)

世界第五大香蕉生產國喀麥隆


  【資 源】 礦產資源較豐富。已探明的主要礦藏有:鋁礬土(儲量為11億噸以上,礬土品位為43%,硅石品位為3.4%)、鐵礦(約50億噸)、金紅石(約300萬噸,鈦含量92%至95%)、鈾礦(約2萬噸)。此外還有錫石礦、黃金、鑽石、鈷、鎳等以及大理石、石灰石、雲母等非金屬礦產。森林面積2250多萬公頃,約佔全國總面積的46%,可供開採面積約1700萬公頃,木材蓄積總量40億立方米。水力資源豐富,可利用的水力資源達2080億立方米,佔世界水力資源的3%。水力發電量佔喀麥隆總髮電量的72%。石油儲量約1億噸,天然氣儲藏量約5000億立方米。2016年石油產量480萬噸,石油收益約佔財政收入的23%。2016年天然氣產量達到3.57億立方米。

  喀政府2001年頒佈《礦業法》,2010年7月29日修訂其中部分條款,進一步明確了礦產證類型、採礦權益保障等內容。目前,喀政府正在醞釀出臺新的《礦業法》。截至2016年,喀政府共向314家手工礦產開發商發放1248份許可證,共批准15家手工礦產開發商經營礦產開發業務,共批准設立60個礦產資源商業化辦公室,此外還登記併發放了167份勘探許可證、5份開採許可證、45份採石場開採許可證。目前,喀麥隆礦產資源每年財政收入約50億非郎。

【工 業】 獨立後工業發展較快,已有一定基礎和規模,工業水平居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前列。全國15%的勞動力從事工業。主要工業部門有食品、飲料、捲菸、紡織、服裝、造紙、建材、化工、鍊鋁、電力、石油開採與加工、木材開採與加工等。自1990年起推行企業私有化政策。近年來,為促進工業發展,增加就業,吸引投資,喀政府積極完善有關法律法規,大力鼓勵中小企業發展。但喀麥隆工業化發展仍面臨電力等能源缺乏、基礎設施建設落後、加工製造業成本高昂等困難。

世界第五大香蕉生產國喀麥隆

【農林牧漁業】 素有“中部非洲糧倉”之稱。可耕地達到720萬公頃,佔國土面積的15%,目前僅開發了180萬公頃,佔25%。喀政府重視農業發展,2005年至2010年農業投資從265億非郎增加到600億非郎,同時增加農業發展管理機構的投資,建設農村基層合作組織,加強農業機械化發展,為年輕農民就業提供幫助。2010年建立農業商會,並積極與國際組織聯絡,爭取獲得世界銀行、歐盟、聯合國糧農組織、非洲開發銀行、伊斯蘭開發銀行的資助,擴大農業合作,提高喀麥隆農業產量及競爭力。2012-2015年期間,喀農業年均增速約3.6%,佔國內生產總值比重平均為20.9%。農業為60%的勞動人口提供了崗位。主要糧食作物有小米、高粱、玉米、稻穀、薯類、芭蕉等。主要經濟作物有可可、棉花、咖啡、香蕉、油棕等,繫世界第五大香蕉生產國。2014年至2015年喀生產咖啡2.39萬噸,同比下降27%,出口2.37萬噸,同比增長8.24%,主要出口目的地國為德國、比利時和俄羅斯。2017年香蕉產量22萬噸,棉花產量35萬噸

  林業為喀國民經濟支柱產業之一,森林面積佔國土總面積的46%。喀政府重視林業發展,1999年進行林業改革,明令禁止原木出口,並對林地開採權進行公開招標。同年,針對禁止原木出口造成的出口收入下降問題,將樹種分為傳統樹種和推廣樹種,後一種原木納稅後准許出口。林業對國民生產總值貢獻率為6%,2013-2015年創造的就業崗位數由2.3萬個增至2.8萬個。

  2008年,喀漁業及相關產業從業者約20萬人。海洋捕魚主要依賴手工作業,水產養殖尚在起步階段。水產品自給不足,每年需從國外進口11萬噸左右魚品。全國牧場和草原面積1430萬公頃。北部地區畜牧業較發達,主要以傳統方式進行經營。畜牧業年產值佔農業產值的14%。2013-2015年生產肉類566716噸、牛奶385676噸、食用雞蛋135965噸、蜂蜜3341噸(其中出口蜂蜜900噸)。喀政府已著手製定旨在促進養魚業、捕魚業、養蜂業等產業多樣化發展政策,制定有效防治和減少動物流行病的機制,擬定獸醫服務業標準與國際接軌。

  【旅遊業】 旅遊資源豐富,有“微型非洲”之稱。政府重視發展旅遊業,成立了以總理為主席的國家旅遊理事會,在國外開設旅遊代表處,並鼓勵私人投資旅遊業。1975年加入國際旅遊組織。1985年建立喀麥隆旅遊公司。1989年成立旅遊部。1990年成立“全國促進旅遊委員會”。全國有381個旅遊景點,各類保護區45處。主要旅遊點有貝努埃、瓦扎和布巴恩吉達等天然動物園。截至2015年,共計擁有賓館2092家。2016年,旅遊業收入為5600億非郎,佔國內生產總值5.3%。2017年旅遊業從業人數達25.7萬。

【交通運輸】已形成陸海空立體交通網絡。公路交通佔全國運輸總量的90%以上。

  鐵路:1911年投入使用,但至今未能延伸到全國各地。喀現行鐵路總長僅1000公里,分佈在部分大城市,且使用單窄軌鐵路。2013年營業額為632.62億非郎。2017年境內鐵路運輸旅客發送量為85萬人次,同比減少近45%。喀政府於2012年推出了“國家鐵路指導計劃”。該計劃被視為投資鐵路領域的重要指南。

  公路:總長達122108公里,其中瀝青路總長約7000公里,主幹道總長21490公里,鄉村道路長為100243公里。

  水運:喀麥隆目前有4個港口:杜阿拉、林貝、克里比3個海港和加魯阿內陸河港。杜阿拉港位於距大西洋50公里的五里河港灣口,地理位置優越,是中非地區的重要港口,中非、乍得等內陸國進出口商品的轉運港。設計吞吐量1000萬噸/年,近年來實際吞吐量均超過1000萬噸,年吞吐量佔喀進出口商品的95%以上。2015年杜阿拉港貨物吞吐量達到1130萬噸,同比增長4.1%。林貝和克里比港規模較小。加魯阿港為季節港,每年8-9月份為運輸期,近幾年沒有承擔任何運量。

 空運:目前喀麥隆除雅溫得-恩西馬蘭、杜阿拉、加魯阿等三大國際機場外,還有馬魯阿-薩拉克、恩岡代雷、貝爾圖阿、巴富薩姆-巴姆古姆、巴門達-巴富特等五個二級機場。據喀民航局統計,2015年喀機場共計接送旅客約126.5萬人次。目前共有20家商業航空公司和3家貨運航空公司在喀開展業務。喀麥隆航空公司是在原喀國有航空公司的基礎上組建成立的,總部位於杜阿拉市,現有3架波音飛機、兩架新舟60飛機和一架龐巴迪飛機,經營國際和國內航線,2011年3月28日實現首航,2017年共運送乘客約23.57萬人次。主要目的地城市為巴黎、布魯塞爾、亞的斯亞貝巴、伊斯坦布爾等。此外,喀還有三家僅從事包機業務的小型航空公司。

【對外貿易】 實行貿易開放政策,強調貿易伙伴多樣化。同12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貿易往來,與30多個國家簽有貿易協定。主要出口原油、碳氫燃料和潤滑油、木材、橡膠、棉花、鋁礦、香蕉、咖啡等,主要進口原油、冷凍海魚產品、大米、藥品、化肥、旅遊車輛、貨物運輸車輛等。歐盟始終是喀第一大貿易伙伴,佔喀對外貿易總額的50%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