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是这漫长岁月中的时间旅行者

每个人都是这漫长岁月中的时间旅行者

慢慢地,我发现,成人生活给我的约束越多,我就越没有自己的时间。

我越长大,感觉时间过得越快。

——维克多·于斯诺《时间旅行者》

最近,当我骑行在北京的街道,我总是想起这几句话。于是记忆被拉扯到遥远的小时候。前方模糊的背影,身旁清晰的侧脸,每一处细节,每一个要素,拼贴成过去的画面。十字路口,红灯变绿灯。记忆的碎片被丢在了身后。而我被人潮推涌着向前,来不及回头。

但如果,如果岁月可回头?

每个人都是这漫长岁月中的时间旅行者

点击进入时间旅程

1

时间回到一年前。

我第一次看到原版漫画的时候,就被封底的这几句话戳中。维克多·于斯诺(Victor Hussenot)的笔触不同于马克-安托万·马修(Marc-Antoine Mathieu)的黑白,抑或克里斯多夫·夏布特(Christophe Chabouté)的冷峻,他的画风非常温柔细腻,融合了诗意与哲思。这一次,他想要探讨的主题是“时间”。

每个人都是这漫长岁月中的时间旅行者

书中的主人公从孩童时代来到成人世界,意识到时间是随机的、神秘的、不断流动的,还发现每个人对时间都有一个准确的概念,比如哲学家圣奥古斯丁认为回忆、期望和直觉是度过时间的三种方式。对于主人公而言,他也拥有自己的时间三分法:历史时间、个体时间、日常时间。

每个人都是这漫长岁月中的时间旅行者

但是,面对“什么是时间”的发问,他依然感到无能为力:“如果没有人问我,我便知道答案;如果要我试着向提问的人解释,我反而说不清了。”

主人公先后做了两个梦。第一次他置身于一张陌生的地图中,这张地图由“过去之洲”“遗迹群岛”“归档之地”等一系列新颖独特的名称组合而成,汇集了他生命中最难忘的时刻,遗憾的是有些区域已经封闭,无法进入。

每个人都是这漫长岁月中的时间旅行者

他从地图的一面来到了另一面,意识到时间的一大本质就是不可见性。所谓的“地图”,只是时间众多幻影中的一个,而诸如人类发明的测量仪器为代表的所有想要抓住时间的尝试,不过是图像而已,它们都不是时间。

在想象的指引下,第二次主人公来到了时间地铁。他被郑重告知,在时间地铁里,数字是国王,是神圣的符号,没有数字,就没有时间!

时间地铁提供了三条时间线路:年代线、年龄线、小时线,每条线路都构建在一种社会生活的时间计算方式上。穿梭在“小时线”上,主人公发现,自己的时间三分法“历史时间,个体时间,日常时间”对应了时间地铁上的三种数字时间“年代时间,年龄时间,小时时间”。

每个人都是这漫长岁月中的时间旅行者

第一种三分法是心理上感知到的时间,第二种三分法虽然表示的时间相同,却是以数字的方式计算。这两种三分法,既相互对立,又互为补充,它们是同一现实的两个面。这意味着,时间以两种不同的形式存在于我们的精神世界和日常现实中。那么,心理时间和数字时间,究竟哪一种更重要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主人公踏上了“年代线”,回望悠久璀璨的人类文明史以求寻找答案:

公元前4000年,人类学会用手指计数。

公元前2100年,计数和天体的移动合二为一,发明了月晷。

公元前1500年,发明了最初的古埃及历法。

古罗马时代(公元1400年),出现了用来测量时间的机械钟。

1600年到1700年,伽利略、牛顿先后在物理学中引入时间概念,牛顿提出了绝对时间。

过了很久,爱因斯坦证明了牛顿的理论是不准确的。

每个人都是这漫长岁月中的时间旅行者

看起来,数字时间比心理时间更加真实。最后,主人公来到了“年龄线”,在这条线路上,每经过一站,时间就前进一年,所有乘客就会变老一岁,在毫无意识的情况下朝着未来驶去。好在有人及时拉住了他,否则他将一直坐到死亡尽头。主人公立刻乘坐了反方向的地铁,慢慢变得年轻,直到恢复正常年纪。

就在这一刻,他突然意识到:再也不去追逐这个既看不见又捉不着的时间了。唯一真实的时间,是从我们鼻息间流过的“生命时间”

合上书页的瞬间,我们仿佛和主人公一起顿悟:与其沉浸在对过去的怀念或者对未来的憧憬中,不如珍惜每一个当下时刻。就像法版SKAM第六季的最后说的那样:La vie, c’est maintenant.

每个人都是这漫长岁月中的时间旅行者

2

维克多·于斯诺,出生于1985年,2010年毕业于法国南希美术学院,两次提名安古兰国际漫画节青年奖。

每个人都是这漫长岁月中的时间旅行者

维克多·于斯诺

这位年轻的漫画家坦言,自己从小就对漫画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和其他漫画家一样,他也受到诸如丁丁系列、斯皮鲁系列、《阿基拉》经典漫画作品的影响。但是,那时的于斯诺并没有真正地画过漫画,而是转向学习绘画技巧。

同一时期,他也对电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埃里克·侯麦、弗朗索瓦·特吕弗、佩德罗·阿莫多瓦、斯坦利·库布里克等人的作品都触动了他,帮助他更好地去理解如何谈论深刻而复杂的感情。此外,在哲学方面,加缪和萨特也在他身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毫无疑问,20世纪末的“乌巴波”流派对于斯诺的影响至深。早在1960年,雷蒙·格诺创建了“乌力波”,即“潜在文学工坊”,弗朗索瓦·勒昂奈立即宣布,这种趋势不能仅仅停留在文学上,而应该围绕着一个更大的“OU-X-PO”,涵盖人类知识的所有领域。直到1992年,“乌巴波”,即“潜在漫画工坊”终于出现了。

起初,“乌巴波”由Thierry Groensteen、Lewis Trondheim、JC Menu等人发起,其标志性作品《活着的四分之一秒》(Moins d’un quart de seconde pour vivre)由Jean-Christophe Menu绘制,Lewis Trondheim撰写而成,于1990年在L'Association首次出版,收录在Éperluette系列中。

2011年,于斯诺出版了第一本漫画《方块》(La Casa),书里方块内的区域代表了现实世界,方块外的空白代表了想象世界,这本漫画延续了他早前的“华夫饼机”(le gaufrier)的概念与内涵,从中还能辨识出某种“乌巴波”式的特征,即标志性迭代(l’itération iconique)。

每个人都是这漫长岁月中的时间旅行者

《方块》

于斯诺通过描绘一个个方块里的日常生活和群居图景,探讨人类生存的本质。在2014年的《线条王国》(Au pays des lignes)和2016年《回忆之路》(Chemin des souvenirs)中,他抛开传统叙事模式,又一次玩起了“代码”(codes)游戏。到了《彩色的小灰人》(Les gris colorés,2016),色彩代替了文字,用来表达人物的感觉和思想。

而在《时间旅行者》(Les Étoiles du temps,2017),他更是将水彩的运用发挥到极致。不仅如此,这一次的分镜也千变万化,令人出其不意:有时是挡在面前的一座高墙,有时是时间手中的工具,有时是一朵云、一本书、一只手或者一节车厢……《时间旅行者》如同一辆关于徐徐行驶的图像列车,带领读者在斑斓的水彩中破译时间的密码。

每个人都是这漫长岁月中的时间旅行者

3

说起时间,我们每个人都不会陌生。在东西方文化中,时间始终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中国自古便有“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名言,劝诫人们珍惜时间。

西方文学中亦不乏围绕时间徐徐展开的叙事,在《太古和其他的时间》中,新晋诺奖得主、波兰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用碎片和杂糅的方式刻画了八十四块时间的裂片,拼贴出一副斑斓的历史图景。

又或者,时间是莫奈画作中鲁昂大教堂的光影变幻,是敦煌莫高窟一点一滴的精心修复,是《十年》《岁月神偷》《你曾是少年》那些脍炙人口的旋律背后所夹杂的内心悸动。抽象的时间可以变的如此具象。岁岁年年,我们被时间拉扯纠缠,又和时间紧密相依。

正如书中提到的,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一个对时间的私人定义。无论是作为读者还是译者的我也一样。

《时间旅行者》总会让我想起2019年的夏天。当时,我离开学校开始工作还不到一年。很多个瞬间,成人世界带给我的约束让我几乎喘不过气。好在,我遇到了一些善良的大人。我常常会记起那个夏天,午后穿过阳光的缝隙去咖啡吧要一杯冰美式,傍晚踩着树影在西单商圈打卡美食,夜晚空荡荡的护国寺,我们走向平安里搭乘最后一班4号线。我们去798看荒木经惟花展,到天桥看《奥涅金》《巴黎圣母院》,在二七剧场做快乐的“梅溪湖girl”,还有丰汇园一次又一次的家宴。是它们,构成了我那个夏天最难忘的时间坐标。

我们喜欢的那家日料店挺过了2020年最艰难的日子。前几天我又去了一次,布景的那句话还在:相比起结局,初遇实在是太美好了。你们用日语念给我听的那个晚上,我哭到泣不成声。如果岁月可回头,当时我来不及说出口的感谢,就请这次一并签收吧。

在去年夏天遇见这本书我感觉很幸运,能够成为它的译者我真的很开心。它陪伴我度过了那段不同寻常的时光,而我也在它身上倾注了当时非常多的心血。或许你也是在某一个盛夏遇见它,又或者是隆冬,是初春,是深秋。任由光阴流转四季交替,希望它都能带给你些许慰藉,希望你也可以和我一样喜欢它。

每个人都是这漫长岁月中的时间旅行者

4

出版前,编辑和我一起商量中文书名。法文书名是L’ Étoile du temps,直译为《时间之星》。

我们想了很久,最后定下来《时间旅行者》。

或许,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漫长岁月中的时间旅行者吧。

每个人都是这漫长岁月中的时间旅行者

李琦

2020年夏于北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