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文明VS遊牧民族千年拉鋸戰,其實取決於這條地理分界線!

我們是炎黃子孫又稱為華夏民族,五千年來,朝代更替,更有不休止的戰爭。尋根揭底戰爭與權力的爭奪有關係,更與生存資源和能源的匱乏有關。冷兵器時代人們的溫飽問題是最基本的需求,老百姓能夠吃穿暖飽往往是一個社會穩定的前提標準。而當人們生存的基本條件出現了問題,就會引來社會的動盪,戰爭,往往也就此爆發。

華夏文明VS遊牧民族千年拉鋸戰,其實取決於這條地理分界線!

古希臘的小塊平原有助於形成天然的政治單位——小國寡民的城邦一樣,古代中國廣袤的衝擊平原也有助於形成龐大的農耕帝國和專制政體。也就是說,地理環境左右著一個地區的原始文明走向。

按說,優越的地理環境足以讓中原百姓倍感優越與幸運。然而,它並未給人們帶來預想的安全感。因為,在古代中國西北部,有一條令人寢食難安的線。

華夏文明VS遊牧民族千年拉鋸戰,其實取決於這條地理分界線!

這條線,在中國地理課本上叫400毫米等降水量線,美國學者黃仁宇把它稱為“15英寸等雨線”。請打開中國地形圖:從中國東北到西南,這條降水量線沿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將中國分割為兩大區域。線的東南部是季風區,也就是受太平洋、大西洋夏季風影響的區域,年平均降雨量在400毫米以上,適宜種田;線的西北部由於大山的阻擋,是夏季風吹不到的區域,也就是非季風區,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年平均降雨量在400毫米以下,乾燥多風,只能放牧。非季風區儘管也有少量的內陸河與地下水灌溉的綠洲農業,但佔壓倒性優勢的仍然是遊牧經濟。因此,這條線就成了半溼潤與半乾旱區分界線,森林植被與草原植被分界線,種植業與畜牧業分界線,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分界線。

華夏文明VS遊牧民族千年拉鋸戰,其實取決於這條地理分界線!

或許有人會說,這條線的兩側,生態環境迥異,生活方式不同,生活資料互補,又有大山的分割,應該能做到各得其所、相安無事吧?的確,農耕區的農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種秋收,男耕女織,一年到頭忙碌而充實;遊牧區的牧民逐水草而遷徙,揚鞭放牧,彎弓狩獵,一天到晚豪邁而愜意。每到農閒季節,農民拿出多餘的糧食與布匹,牧民取出多餘的牲畜與皮貨,雙方在規定的地點進行易貨貿易,各取所需,互通有無,這是一種多麼理想、多麼祥和的農牧關係呀!但理想一向豐滿,現實往往骨感。每當遇到氣候乾旱、牧草枯萎、牛羊銳減的年份,非季風區飢腸轆轆的牧民,根本沒有多餘的生活資料向農民換取救命的糧食,只能冒著生命危險偷偷闖入季風區,前去盜竊和劫掠通常有半年積蓄的種田人。零星的襲擊漸漸擴大為戰爭,防守者則企圖報復,有時也全面出擊以圖後發制人。這一根本原因,導致牧民與農民沿400毫米等降水線開始了連亙兩千年的血腥戰爭。邊關烽煙和戰馬嘶鳴,從此成為兩側民眾無邊的噩夢。

華夏文明VS遊牧民族千年拉鋸戰,其實取決於這條地理分界線!

依照一般思維,遊牧區是無法與農耕區相抗衡的。

第一是經濟差距,發達的農耕業與絲織業使得農耕區積累了大量財富,而遊牧區能填飽肚子就不錯了。

第二是文化差距,中原地區有著先進的文化,而遊牧區還停留在原始崇拜階段,且鮮有文字。第三是體制差距,中原地區極易形成大一統的帝國,這種帝國能動員足夠的人力、物力、財力參與戰爭,而遊牧民族居無定所,來回遊走,無法進行大規模治理,只能以小部落為單位行動,儘管全民皆兵並擅長遊擊作戰,但畢竟難以與農耕區進行正面、持久的抗衡。所以,在秦統一六國之前,草原上並未出現過任何強悍的民族共同體,周幽王“烽火戲諸侯”時橫掃鎬京的犬戎,不過是申侯請來的僱傭軍。更為極端的是,趙、燕、秦三個諸侯國,在將邊境的遊牧部落趕跑後,居然沿著這條線,相繼修築了長城,切斷了遊牧民進入中原的通道。看來,東南強、西北弱的格局,一時難以打破。

華夏文明VS遊牧民族千年拉鋸戰,其實取決於這條地理分界線!

但以上說法,不過是中原人士的一廂情願罷了。事實上,遊牧區並非弱者,他們一直通過兩種方法獲取必需的生活資料,一是戰爭,二是貿易,而貿易的成本無疑更低。在春秋戰國時期,中原諸侯國競相與草原部落進行貿易,以便從草原買到戰馬用於諸侯國之間的兼併。久而久之,諸侯國之間的競爭關係使得草原與內地的貿易達到了一個大致的市場均衡價格,至於那些年久失修的諸侯國長城,就像如今農村家庭的門鎖和高牆一樣,逐漸淪落為防君子不防小人的擺設。

華夏文明VS遊牧民族千年拉鋸戰,其實取決於這條地理分界線!

然而,當中原走向統一,自認為能夠自給自足的中原王朝,為了統治區的絕對安寧,就會強制關閉原諸侯國與遊牧區的邊境貿易,繼而在邊境派駐大量的軍民屯田駐戌,甚至屢屢像秦始皇一樣不斷加高、加固古老的長城,將遊牧部落徹底隔絕在所謂的農耕文明區之外。如此一來,草原上那些可憐的小部落,通過戰爭獲取生活資料就成了唯一的選擇。要想贏得與中原王朝的戰爭,小部落必須聯合起來成為一個大的部落聯盟。於是,強大的遊牧帝國出現了。

華夏文明VS遊牧民族千年拉鋸戰,其實取決於這條地理分界線!

這樣,從秦代開始,長城兩側呈現出兩種截然不同的政治和軍事形態。前一種是在中原王朝強盛時期,中原王朝憑藉強大的軍事、經濟實力與兵強馬壯的草原帝國在長城一線形成對峙局面,雙方你來我往,時戰時和,而短暫的和平常常是由中原王朝通過付出財富和女人完成的,如漢vs匈奴,西晉vs鮮卑,隋、唐vs突厥,宋vs遼、金、西夏,明vs瓦剌、後金等;後一種是在中原政權內訌、衰退時期,遊牧帝國趁機越過長城,逐鹿中原,然後吸收中原地區的先進文化,形成了定居民族與遊牧民族統一、融合的多元帝國,如北魏、前秦、北齊、北周、元、清等。

華夏文明VS遊牧民族千年拉鋸戰,其實取決於這條地理分界線!

天長日久,由於多元帝國的持續作用,400毫米等降水線的兩側,都劃入了中國版圖;生活在兩側的人民,都已成為中華民族的一分子。多元帝國治下的長城,已經不再是一道防禦性的城牆,充其量只能算是一個國家之內的兩個鄰居間的一道籬笆,多數時間是供遠方遊人瀏覽與感悟的一道風景,更多的意義則是中國56個民族共同的人文地標和精神圖騰。

華夏文明VS遊牧民族千年拉鋸戰,其實取決於這條地理分界線!

戰馬遠去,烽煙已熄,一切都在變,不變的,似乎還是那條綿延萬里的400毫米等降水線,以及線上的蒼涼奇觀。(轉載文章,作者請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