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卡约文化文物

卡约文化是中国西北地区的青铜时代文化。因发现于青海湟中卡约村而得名。年代约当公元前900~前600年。

主要分布在甘肃省境内黄河沿岸及其支流湟水流域。居民以从事农业为主。工具多石器,有斧、刀、锤等,但已出现铜质的镰、刀、斧、锥和镞。陶器是手制的,典型器物为双耳罐、双大耳罐、四耳罐和瓮等。聚落发现得很少。


青海卡约文化文物

卡约文化【金贝】

大通上孙家寨墓地出土。黄金制作,海贝形,捶揲而成,发现时尚有木胎。金贝轻薄,内部中空,两端圆孔,贝面以浅槽纵向相接。质地贵重,品相完美,工艺精巧,文化特色鲜明。


青海卡约文化文物

卡约文化 【金挂饰件】

化隆下班主哇墓地出土。金质,半圆形,两端相接部位形成缺口。挂件用黄金捶揲,轻薄,两端细,并穿孔,向中间逐渐变宽。材质珍贵,文化特色明显。


青海卡约文化文物

卡约文化

大通上孙家寨墓地出土。金质,近桃形,捶揲制成。挂件轻薄,两端相接处穿孔,用于穿线绳系挂,为卡约文化精品。


青海卡约文化文物

卡约文化【鹰纹骨管】


大通上孙家寨墓葬出土。骨管用动物肢骨制成。表面线刻有七只展翅飞翔的鹰纹。这种骨管有两种用途,一种为存放骨针等的存储器;另一种为用于制作骨笛的半成品。


青海卡约文化文物

卡约文化【鹿纹骨管】

大通上孙家寨墓葬出土。用动物肢骨制成。骨管表面线刻鹿纹,刀工娴熟简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