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谣:钓鲫鱼并不是子线越长越好!甚至长子线是负担

前天老猫和朋友一起去钓鱼,因为资源比较差,目标鱼为鲫鱼,并且鲫鱼的个体比较小,一般是1两左右的小鲫鱼,偶尔碰到2两左右的鲫鱼,但是数量很少,一天也钓不了几条!

当天鱼情一般般,小鱼闹窝严重,只是偶尔钓一条目标鱼。这时候就缩短子线的长度,子线长度在12公分左右,用以避免小鱼的闹窝,让饵料更容易到底。做出改变后钓获的鲫鱼明显变多,虽然鲫鱼个体小,但是钓鱼不是为了鱼,是为了心情而已,没想到被朋友鄙视了!

钓鱼中途,朋友过来看钓了多少鱼,这时候看到老猫用的子线很短,朋友说:“这么短的子线诱鱼效果不好吧”?老猫说:“全是小鱼,子线短饵料到底速度快,直达水底,减少小鱼闹窝”。没想到朋友说:“听别人说,长子线在水底摆动幅度大,能够引诱鱼儿吃钩”。老猫提起鱼护,问他钓了多少鲫鱼,这时候他才相信,子线长了并非效果好。

辟谣:钓鲫鱼并不是子线越长越好!甚至长子线是负担

不管是钓鲫鱼,还是钓其他鱼类,子线的长短很重要


其实不管是钓鲫鱼还是钓其他鱼类,子线长短影响很大,虽然长子线有长子线的好处,但是在小鱼多的时候,甚至能起到反效果,并不是越长越好,也不是越短越好,而是根据鱼情选择子线长短。

首先长子线的优点

长子线的好处有很多,特别在鱼情差的时候,或者鱼类警惕心强的时候,或者在小鱼少的时候,都适合使用。

那么子线具体有多长?这个无法确定,因为不知道目标鱼的大小。比如:目标鱼为1两左右的小鲫鱼,子线对折长度为20公分左右,或者20公分以上,这么长的子线为长子线,那么长子线有哪些优点呢?

隐蔽性强、钓鱼的时候为了减少鱼类的警惕心,子线的颜色为透明色。因为鱼钩到铅皮座的距离比较远,隐蔽性比较强,所以很多钓友喜欢用长子线。

诱鱼效果好、长子线抛竿入水后,饵料到达水底的速度比较慢,子线的摆动幅度比较大,诱鱼效果比较好,尤其在鱼情差的时候,通过子线的摆幅能够起到引诱鱼儿咬钩的目的。

拉力值大、子线长的时候,拉力值确实大,中鱼后能起到缓冲的作用,相对于短子线来说,长子线的拉力要好很多,这也是很多钓友喜欢用长子线的一个原因。

辟谣:钓鲫鱼并不是子线越长越好!甚至长子线是负担

长子线虽然优点和多,但是缺点同样不少


隐蔽性强,诱鱼效果好,拉力值大,这是长子线的优点,也是很多钓友喜欢用长子线的原因,但是子线并不是越长越好,有时候子线长 是一个负担,长子线也有缺点。

其次长子线的缺点

长子线有利也有弊,有时候并不是越长越好,甚至子线过长还能起到反效果,除了钓不到鱼外,还增加了抛竿的速度,从而深受其害。长子线的缺点很明显,下降速度慢,容易打结,抛竿后偏离窝点等,都是它的缺点。

下降慢到位慢、由于鲫鱼的个体比较小,鱼钩和饵团也比较小,重量比较轻,下降速度很慢,在小鱼比较多的时候,小鱼容易接口。小鱼接口后,饵团到不了水底,也就钓不到目标鱼

容易打结、钓小鱼的子线由于比较细,柔软性很好,抛竿入水后下降过的速度比较慢,容易打结。如果小鱼比较多,小鱼在水底闹窝的时候,打结的几率更大。另外如果主线过长,抛竿的时候也会打结。

走水的地方容易偏离窝点、野外钓鱼除了要面对各种鱼情,还要面对走水的干扰,子线长的时候即使轻微走水,浮漂也会随着水流缓缓移动,造成饵料偏离窝点,从而收获差。

辟谣:钓鲫鱼并不是子线越长越好!甚至长子线是负担

长子线小鱼闹窝严重

长子线的缺点很明显,虽然它的优势有很多,但是缺点无法忽视。钓鱼的时候不是子线越长越好,也不是越短越好,而是根据鱼情选择子线长短,只能去跟着鱼情的变化而变化,才能选择合适的子线。

最后根据鱼情选子线长短

即使同一个钓位,每天的鱼情也不一样,鱼情的变化,子线的长短也要变化,根据鱼情选择子线的长短,最合适。

比如:鱼情差、钓鲫鱼的时候小鱼比较少,水底有鲫鱼泡,但是不怎么吃钩,碰到这种情况,可以子线长一点,(子线对折长度在15-20公分左右)通过子线在水底的摆动幅度,从而诱惑鲫鱼吃钩。

比如:鲫鱼大鱼情差、在黑坑、或者大水面,鲫鱼的个体比较大,但是由于其他原因造成鱼情很差。这时候也可以增加子线的长度,(子线对折长度在20-25公分左右)同时增加饵料的雾化程度,来诱鱼吃钩。

比如:小鱼少鱼情差、小鱼少的时候子线可以长一点,(子线对折长度在20公分左右)不用担心小鱼闹窝,或者是小鱼轻微闹窝也无伤大雅,长子线不管在降落过程中,还是在水底的摆幅都能吸引鱼类吃钩。

辟谣:钓鲫鱼并不是子线越长越好!甚至长子线是负担

根据鱼情选择子线的长度

比如:鲫鱼小鱼情好、野钓也有鱼情好的时候,尤其是钓鲫鱼的时候,小鲫鱼成群活动,它们进窝后会出现抢食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钓鲫鱼,子线的长度不宜过长(子线对折长度在10-15公分左右),让饵料快速到底,达到快速钓鱼的目的。

比如:鱼种多、野外水域内不单单只有鲫鱼一种鱼类,一些鲤鱼、草鱼、鳊鱼夹杂其中,即使选择目标鱼是鲫鱼,也要防止其他鱼类吃钩。在这种情况下,子线宜选择不长不短,(子线对折长度在20公分左右)即使钓获其他大型鱼类,也有一战之力。

比如、轻微走水、在走水的时候钓鱼,子线的长度不宜过长,因为子线长的时候抗水流很差,很容易被水流冲走,这时候子线的长度可以短一点(子线对折长度在10公分左右),松开铅皮太空豆钓滑铅,从而应对水流带来的影响。

比如:小鱼过多、野外钓鱼要面对来自小鱼的骚扰,小鱼闹窝的时候子线短一点,让饵料快速穿过小鱼层到达水底,从而避免小鱼接口,(子线对折长度在10-15公分左右)。

辟谣:钓鲫鱼并不是子线越长越好!甚至长子线是负担

根据目标鱼的大小选择子线的长度

只有根据鱼情才能选择合适的子线,而不是单单用长还是短,其实钓鲫鱼大部分还是短子线,因为鲫鱼的个体小,现在的资源来说钓获半斤以上的鲫鱼很少见,一般15-20公分左右的子线完全可以应对。

老猫总结:当天朋友钓鱼的时候子线的长度很长,对折后在25公分左右,用这么长的子线钓钓鲫鱼无疑是“高射炮打蚊子”!并且小鱼比较多,小白条闹窝严重,子线长,加上小鱼闹窝严重,收获寥寥无几。后来缩短子线,从新调漂后,也能稀稀拉拉钓获鲫鱼。

所以无论什么时候钓鲫鱼,并不是子线越长越好,而是根据鱼情来选择子线,鱼情的好差,直接关系到子线的长短。我们不能改变鱼情,只能去适应鱼情,只能通过改变垂钓方式,才能收获更好。

​这是老猫对于选择子线长短的理解,不对之处各位兄弟多多指出,老猫一一改正,希望对您有所启发,大家觉得有用的话可以收藏,点赞,转发了解更多关注《老猫爱钓鱼》谢谢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