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阿哥胤禔被囚禁后,他的母亲惠妃为何请求康熙把胤禔处死?

康熙帝序齿的儿子共有24位,其中有9位参与了皇位的争夺,后称九龙夺嫡。在不少题材为清代历史的古装影视剧中我们都能看到以这个历史事件作为主线的剧情,被人们熟知的"四爷"胤禛,"八阿哥"胤襈也都参与了这场斗争;除去这两位,参与九龙夺嫡的还有大阿哥胤禔、二阿哥胤礽、三阿哥胤祉、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十三阿哥胤祥和十四阿哥胤禵。

大阿哥胤禔被囚禁后,他的母亲惠妃为何请求康熙把胤禔处死?

最后的结局大家也都很清楚,四阿哥胤禛胜出,在康熙帝去世后继承了王位,但是在看剧时大家是否会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无论是四阿哥还是八阿哥,这两位皇子既不是长,也非嫡,比他们更具竞争力前三位阿哥为何没有笑到最后呢?

在这三位皇子当中,二阿哥胤礽早在康熙十四年(1675)就被立为皇太子,那时的他才两岁。从小被宠着的胤礽变得日益骄纵,野心勃勃的他甚至还结党营私。这让他与康熙帝的父子关系逐渐紧张起来。在康熙四十七年(1708),康熙以皇太子胤礽"不法祖德,不遵朕训,惟肆恶虐众,暴戾淫乱"的理由,宣布废除皇太子。也正因为此,其余皇子才开始了对皇位的争夺。

大阿哥胤禔被囚禁后,他的母亲惠妃为何请求康熙把胤禔处死?

之后康熙曾在康熙四十八年(1709)三月恢复胤礽的太子地位,但胤礽也许是死性不改,也许是认识到权力的重要,他依然选择与大臣结党营私,康熙五十一年(1712)九月,康熙再次下诏废太子,这次之后,这位废太子再也没能等来东山再起的机会。而三阿哥胤祉看到这样的夺嫡乱局后,便主动退出了竞争。

那么大阿哥胤禔呢?身为皇长子的他又得到了什么样的结局呢?胤禔是康熙的庶长子,母亲为惠妃。当二阿哥胤礽第一次被废后,其实对胤禔挺有助益的。虽然康熙并不是多么喜欢这位庶长子,但是身为惠妃的独子,而且胤禔本人比较聪明能干,又因为他在众皇子中年龄居长,替康熙做事最多,所以康熙还是很器重他,还把监视胤礽的任务交给他。

大阿哥胤禔被囚禁后,他的母亲惠妃为何请求康熙把胤禔处死?

胤禔在夺嫡中可谓是煞费苦心,的确,在二阿哥被废后,他的优势就凸显出来。有长子身份,前朝也有助力,还得到父亲康熙的器重。但这样的优势并没有让康熙动心,在废皇太子的同时,康熙就明确说过胤禔"秉性躁急,愚顽,岂可立为皇太子?",如果听到这句话后的胤禔听懂了父亲的话语,也许不会走到那一步。

大阿哥胤禔被囚禁后,他的母亲惠妃为何请求康熙把胤禔处死?

胤禔,剧照

但是偏偏,胤禔就是康熙形容的那个样子——躁急、愚顽。胤礽被废,可胤禔却不依不饶,找到机会就向康熙进言,要求处死胤礽;在知道父亲不打算立自己为太子后,胤禔急急忙忙就想出了别的主意,那就是拉帮结派帮八阿哥胤襈参与夺嫡。八阿哥从小在胤禔母亲惠妃膝下养大,与他也是十分亲切。既然康熙不会选择自己,那有可能会选择八阿哥,那么追随、辅佐八阿哥的自己一样可以飞黄腾达。


分享到:


相關文章: